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精选

已有 15040 次阅读 2018-1-11 12:03 |个人分类:科学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比例是个元模式。
* * *
.
《几何原本》中专门讨论过“比例”。此概念可能出现在更早以前。到了牛顿的时代,出现了以“坐标系”为特征的解析几何,于是就有可能在这个框架里重新考察比例。当然,“坐标系”也是个元模式,这是笛卡尔的“元贡献”。但笛卡尔不会孤零零地拿出坐标系的概念,他肯定要用它来做一些事情,把这个贡献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我相信他藉此解决了前人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展示出坐标系的威力,并获得了广泛的赏识。从现代的观点来看,笛卡尔坐标系就是个(向量)空间,相当于给数理界的房地产大佬们准备了全部的“地皮”。
.
牛顿要用数学来研究和表达天体的运动,就不得不面对弯曲的线,最简单的就是圆了。我推测彼时笛卡尔已经写出了圆的方程,但他有没有写出圆上的切线方程呢?这个事情值得考察。但有一点我敢肯定,笛卡尔没有用坐标系去计算pi值(否则就没有牛顿的事儿了)。在《天才引导的历程》这本书中展示过一副“截图”(牛顿的《论分析》),内中显示牛顿考察过幂函数,还给出了求积法则。推测“流数法”也包含在其中。
.
牛顿熟读过《几何原本》,又读过笛卡尔、韦达等人的著作,因而把其中的内容结合起来考虑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为了计算天体在轨道上的精确速度,就得计算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它是个比例的形式。牛顿曾说过“画直线、画圆是问题,但不是几何问题”(见《原理》自序),可以看出他对于问题的归属有着清晰的划分。因按此,速度是物理概念,但“计算速度”这个事情则是(新)几何学的问题了。
.
刚才想拿出《原理》翻看,里外找了三遍,不见了。这是个奇怪的事情,印象中它就在我的手边。。。噢,找到了——就在我左臂伸展的范围之内——压在另外两本书下面了(费恩曼的前两卷讲义)。“初量与终量的比值方法,由此可以证明下述命题”,这是《原理》第一编“物体的运动”里第一章的标题——到目前为止,我还压根没读过这里的内容。回头得仔细看看了。
.
不难推测,牛顿所说的“初量与终量的比值方法”就是“导数”的概念和方法,里面也蕴含着“极限”的思想。可以看出,导数是个元模式,它建立在两个量的比例上 (d-c)/(b-a),其中a、b是自变量的两个值,c、d是应变量的两个值。这种形式的比例只能在解析几何的框架下出现,也称作“差分”。导数的另一个基础是“极限”,它也是个元模式。但对于极限的准确严格刻画要到很久之后,其实就是关于“初量”和“终量”的两个不等式。也许是去年,我买了一本厚厚的书《建立不等式的方法》,里面有一句quotation (Ch 3.8) —— “有时我有这样的感觉,数学(特别是分析学)就是不等式” (M. Hazewinkel)。这本书也收录了一些数学名言,比如“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毕达哥拉斯)” —— 深刻。很多时候,现代的大学老师赶不上古代人的思想水平...
.
据我所知,函数、自变量、变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欧拉给出的,好像是好久以后的事情了,但牛顿的《论分析》中已经有了ax^(m/n)=y 这种表达式,甚至给出了该曲线所围成面积的计算公式:an/(m+n)x^[(m+n)/n]。从体例上看,牛顿写的《原理》和《光学》,风格上有点模仿《几何原本》的痕迹,体现出一种“对接”(或“承接”)的意识和倾向。这个事情值得引起注意。古代人对于著书立说相当重视,出版著作更是很“隆重”的事情。不管什么人,都不轻易出书,于是一旦有人拿出著作,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因为人们知道里面肯定有些什么(应该是类似于“元模式”的内容)。
.
其实,压住自己的学问不发表,这也是一种元模式。比如,牛顿的《光学》推迟了二十年才出版,而他的有些研究甚至推迟了四十年之久—— 当一众人阅读这类著作时,心里可能会生出些许的庆幸——这可是那些死去的人看不到的啊!可能,作者也会有一种快感 —— 我看到了你们的,你们却看不着我的。

.

注:上文首发于群邮件[Graduate Gate],“论比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094306.html

上一篇:分析的起点在哪里?
下一篇:一元二次方程难住数学博士?!
收藏 IP: 223.11.185.*| 热度|

35 徐令予 王庆浩 尤明庆 张云 张操 张忆文 曾新林 文克玲 蔡宁 陆泽橼 李颖业 吕洪波 王安良 宁利中 杨正瓴 李维纲 彭真明 蒋继平 姬扬 黄永义 张骥 蒋迅 张叔勇 徐耀 晏成和 李学宽 朱林 刘钢 王林平 刘全生 李宏翰 谢钢 zjzhaokeqin hmaoi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