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清明改火制度考

已有 9214 次阅读 2012-5-30 22:0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制度, 消防, 寒食, 改火

昨日邻家乞新火  -- 清明改火制度考

 

根据对马王堆帛书的释读,裘锡奎认为,古代在仲春、季春之交改火焚田的习俗才是寒食节产生的原因。在《礼记·郊特牲》中就说:“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郡旅。” 后来,随着生产工具的改善,对焚田的依赖减少,仍然作为一种仪式保留在农事祭祀中,称作“社田”,即祭社时的田猎活动。直到解放前,农村每年二月二“龙抬头”时祭祀土地神,是古老的“出火”活动的变异。

为什么古人需要改火?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点古代的点火方式和维持方法。在燧人氏发明点火工具之前,希腊神话有普罗米修斯用丝质材料(热薄型燃料)缓燃的方式盗取天火,中国虽然没有这一传说,但有束蕴请火之说,其取火方法与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一致。据人类学家考证(法国电影《火种》),束蕴请火是古代原始部落保存火种的唯一方式。其火源从何而来,可以是野火(自燃),可以是天火(雷电),甚至是陨石撞击引发的火灾。当原始部落品尝了烧烤的美味之后,就再也离不开火种了,于是有取火的必要性。

1.人类面对自然火灾的态度,从逃避到接受。

人类最早的引火方式,大抵都是通过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点燃引火材料。 这里引火材料必然干燥(水分吸热大,升温慢),必须是纤维状(热薄型材料,吸热快,放热慢,升温快),通过引火材料(火绒)的放大作用,引燃主要的燃料。大自然主要的燃料(木材或煤炭)是块状固体。凡是块状固体都有深度导热(即预热)问题,即表面接受的热量向深度传热(相当于热损失),因此很难点燃,需要长时间的预热,无法快速升火。而钻木取火的过程,其实也是产生碎屑的过程,摩擦的热量被碎屑所吸收,先发生缓燃,然后通过吹风等助氧气混合措施,把缓燃(阴燃)改成明火,就是典型的点火过程。

 

《辇下岁时记》记载了唐代宫中钻燧取火的具体情形:“至清明,尚食(内膳习)内园官小儿(供奉禁苑者)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这说明钻燧取火是相当繁琐,耗时,并需要技巧的。《笑林》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某甲夜暴疾,门人钻火,其夜阴暗,未得火,催之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人太不以道,今暗若漆,何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得火。”这则笑话,说明古人取火是相当不容易的,今人已经很难想象古人取火的困境和技巧了。

   

2. 古代人类的取火方式(澳洲的火锯、太平洋岛国的火槽、非洲的火钻、埃及的弓钻)[1]

 既然点火不易,那么点火者就拥有一定的权威,可以给众人施派火源。这一点,对于刀耕火种的社会显得相当重要。所以,周代的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2]。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或“变火”)。" 竺可桢发现的西周王朝早期的气候变冷是全球性的,不但西周王庭需要严格控火(因为全球变冷导致干旱连连,火灾容易失控),希腊文明也因为控火不力而进入黑暗时代Dark Ages,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就是诞生于那个寒冷干燥,火灾多发的年代。罗马文明干脆因为控不了火(以及相应的严寒酷冬)而无法成长(罗马建城于公元前753年,完全避开了那一次全球变冷)。所以,是否严格执行防火措施,是保证人民正常生产活动的关键措施。按季节使用火源并派发火源,是中央政府是否具有权威的标志之一。

清明作为节日广泛进行,并不是因为农时,而是改火观念的结果。前引晋孙楚《祭介子推文》说“三月清明断火寒食”,可知晋时寒食在距冬至一百零五日的清明。一直沿袭到隋唐宋时代。决定作为再点火的一百零七日是隋初王劭的建议,复活了古代的改火仪礼。古代改火之意复活,其钻火日相当于寒食终了的出火,不仅表示这一出火,而且具有奉火的重要意义。

隋代王劭首先提出恢复商周时代的改火制度的建议[3],也是基于对中央威权的影响力增加这一点来认识的。唐代,继承了隋代的改火和派火制度,并配合寒食,由清明当日赐新火。谢观《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说:“国有禁火,应当清明,万室而寒灰寂灭……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 于时宰执俱瞻,高卑毕赐。”新火仍是平明而钻燧献入。唐诗中咏清明出火的作品很多,表现出寒食终了的喜悦心情,最著名的是韩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中表达的气候信息(暖和),和社会的平和喜乐的心情,让唐德宗都记住了诗的作者(当时有两个韩栩,唐德宗记住的是能写春城飞花的韩栩),可见赐火制度在当时是深得人心的,中央政府在赐火仪式中的地位也是稳定的,把出火作为改火的奉新火之义已经巩固。宋朝钻火之仪完全承袭唐代,元以后见不到钻火之仪了。从取火技术上判断,宋代已经有火镰取火(用火镰敲击燧石,打出的火星,点着了蓬松的火绒。 再用嘴吹燃出火苗,就得到了火种),还有“引火奴”等助燃材料,因此取火工作方便多了,令中央政府的取火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不过,宋代以后,刀耕火种的畲民制度基本消亡,作为刀耕火种时代的典型节日,寒食节的消亡也是在宋代发生的。

另外,隋文帝同意恢复古代的改火制度,也有五行思辨制度的贡献。邹衍把五行制度与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历史循环观,加入阴阳五行的内容,提出的“五德终始说”给朝代的更替增加了一层宿命的色彩,因此历代开国皇帝都需要考察德运,以证明自己的轮替是正当的行动。陈朝是土德,那么灭陈的隋朝就应当是火德了,于是,火的重要性就突然增加了,这是隋代突出改火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拥有火德的朝代有:周、汉(东汉)、隋、宋。德运之说止于元代,明清都没有继承下来。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是为了对付洪水的需要,可是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对比中,严格控制火源的防火措施,也是导致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黄帝的“节用水火”制度,就有统一管理,加强刀耕火种的管理控制,因此是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来源之一。改火制度的存在,具有宣示威权,昭告天下的作用,因此得到隋唐的维持和提倡。

 


[1] 辛格等主编,王前等主译,《技术史》,第一卷,2004

[2] 《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贾公彦疏:"火虽是一,四时以木为变,所以禳去时气之疾也"。孙诒让正义:"谓五时各以其木为燧,钻以取火。《庄子.外物篇》云'木与木相摩则然'是也。

[3]劭以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在晋时,有以洛阳火渡江者,代代事之,相续不灭,火色变青。昔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久,未能顿同,尚食内厨及东宫诸主食厨,不可不依古法。”上从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576790.html

上一篇:大盗偷思想,小盗窃文字 -- 有感于对我的打假
下一篇:普天灭焰为防火 -- 说说古代作为消防节的寒食节
收藏 IP: 68.33.168.*| 热度|

3 陆俊茜 张冠阳 crossludo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1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