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俄国的林火 精选

已有 5033 次阅读 2010-8-6 21:54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消防, 林火

说说俄国的林火

 

严格说来,林火不属于消防工程。在美国,林火是农业部林业局所管辖的范围,消防是商务部标准局(NIST)的研究对象,后者关注于民用建筑火灾,所以以室内火灾为研究内容。当然不能严格区分,所以最近NIST也开始关注城乡结合部的火灾问题(WUI Wildland-Urban Interface),这是人类居住环境向野外大肆扩张的结果。

林火是一个典型的气候并环境问题,或者说一个哲学问题。燃料累积了,必然要烧掉,不是纵火,就是自燃,两种点火方式,在点火理论上,也没有严格区分(有研究者试图统一这两种方式)。不是有存活上千年的古树么?往往是孤立的,对环境没有影响,也不受环境影响的特例。埋到地下作煤炭?还需要有另外的地质条件才可以产煤,几乎不可能。一般情况下,森林产生的木材蓄积量,到一定时候一定要烧掉,这是林火历史学家Stephen Pyne的研究成果,其著名的历史科普《Fire In America》就是比较了古人的控火实践,结论是,对付林火的唯一途径是以火控火。在北美殖民者到达之前,美洲印第安人是执行季节性烧荒政策的(烧尽了地表灌木,就可以深入森林去打猎)。美国中部大草原,就是烧出来的。美国野牛,也是被印第安人通过烧荒驱赶到美洲东部的,被殖民者屠戮殆尽,关键是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存在了。

此次俄罗斯大火,原始着火点有589处,有人类的失火,也有自燃或天火的可能性。俄罗斯地处寒冷地带,其长期保存的物种必然是抗火型的。南方林木移居北方,除了温度不适应,对于寒冷带来的干燥也不适应,因此容易虫灾和火灾(如我国1987年大兴安岭大火之后移植的外来林木,一直水土不服,主要是虫灾,如果气候适宜,则还会导致火灾,等着瞧吧)。一方水土养一方物种,都是上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随便改变大自然的生态。

由于俄罗斯树种的内在抗火性,以及当地人口不足,导致火灾问题没有美国西部那么严重,因此在火灾来临时,手忙脚乱。当美国配备波音747执行灭火任务的时候,俄国只好动用最大直升机来灭火,这种方式是很不经济的,因为太耗能,也太危险(不能高飞),不是常规的选择。 虽然美国林业部有很多先进灭火手段,但对于大面积的火灾,还得靠人,所以有一种危险的职业,就是被飞机投放到原始森林去灭火的空降灭火队员(我国叫做森林警察,不过没有飞机)。同样,消防是一种奢侈行业,只有温饱问题解决了,才会想到安全问题。

大规模火灾问题,都是全球或局部气候走极端的结果。而且,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更容易发生火灾,原因么?干燥带来的物性改变导致火灾蔓延无法控制。气候适宜,燃料堆积,和应对不当是导致大型火灾的三个根本原因。1987年大兴安岭大火(133万公顷),包括春寒干燥,长期燃料堆积,人口管制放松导致盲流很多(有户籍可查的死者210人,那些没有户籍的呢?),长期忽视导致准备不足等,都可以从这三点来解释。舆论总是关注于灾难的人祸性,或偶然性,消防工作者总是看到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天灾性,区别在于对火灾动力学中的物性的认识有差别而已。一年以后,美国黄石公园发生林火,规模也不小(32万公顷)。现在俄国过火面积不过是20万公顷,还算不上大火。

通常林业部门有林火30年周期的说法(见Stephen Pyne的名著),不过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其周期性不是很明显。如果上述周期性成立,那么俄罗斯大火不过是局部性的灾难,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的注意,还有7到10年才会是下一个火灾频发的时段。但是,现在是全球变暖的政治和氛围,谁知道呢?那些气候专家随便忽悠,我们总能找到正面的或反面的证据的,气候问题,暂时无解。我对长期气候预报和特殊的火灾气候把握不好,因此在这里不敢预报结果。

顺便提一下,人类对于气候的影响,导致全球变暖,主要靠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冷,主要要烟尘微粒子。所以,俄国大火的长期影响是给大气层贡献阳光的屏蔽物,有可能加速全球变冷的进程。和年复一年的排烟囱相比,一次大火的环境污染很快恢复,但对气候的影响就很难说了。这是气候复杂性造成的结果。

有道是,春寒夏热易成灾,燃料蓄积终不免,人口散漫多失火,应对失当难控制。

 

图1。200年来,世界林火分布(主要来源于Wiki,不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350613.html

上一篇:经典踩踏之回顾(4)
下一篇:消防领域新职业
收藏 IP: .*| 热度|

10 刘洋 赵明 吉宗祥 吕喆 王启云 李学宽 侯成亚 尤明庆 唐常杰 蒋迅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