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域外动态】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综合研究中心(IRCS)介绍

已有 3244 次阅读 2019-3-11 16:2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域外动态】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综合研究中心(IRCS)介绍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TUM)是欧洲最早明确提出创业型大学转型策略的高校之一,于2006年凭借名为“TUM-创业型大学”的未来构想入选德国精英大学倡议计划,成为首批三所精英大学之一,着力打造高端跨学科研究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TUM高等研究院的运行和管理,并在2012年开展了“未来构想”第二阶段中进一步聚焦跨学科研究工作,增设两个整合型研究中心,慕尼黑社会科技中心(Munich Center for Technology in Society,MCTS)和慕尼黑工程学院(Munich School of Engineering,MSE)。


为了满足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发了新型的综合研究中心(Integrative Research Centers,IRCs),将来自不同科学文化的科学家聚集在主题教育和研究中心,努力突破并超越各学科的传统界限,利用慕尼黑工业大学独特的学科范围,通过与13个院系的联动、提供跨学科的平台,专注于应对能源、气候、自然资源、健康和营养等领域的社会挑战。


1.jpg

■Integrative Research Centers at TUM


与传统学院架构一致,综合研究中心由研究和教学两大支柱组成,但不等同于额外的、精简的部门版本,也不与独立存在的各部门形成竞争。相反,综合研究中心提供了一种互补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方法,为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所有合作伙伴创造协同效应和附加值。综合研究中心是针对特定研究和教学问题的灵活平台和网络中心。例如,MSE将来自10个部门的大约100名教授整合到能源相关主题上。


因此,综合研究中心必须具有灵活的结构,以便能够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解决难以用传统的部门架构来解决的问题。这种综合的、注重结果的举措使慕尼黑工业大学能够充分协同其庞大的学术组合,并且在欧洲学术界脱颖而出,成功地将自然科学和工程、医学、生命科学和商业研究结合起来。



慕尼黑社会科技中心概况



慕尼黑社会技术中心(MCTS)是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另一个综合研究中心,也是德国最著名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致力于理解和反思性地塑造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通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之间的协同研究应对科技发展的紧迫挑战。其在研究、教学、推广和咨询方面的所有活动都遵循主题的技术社会性(technosocial),并遵循以下四个指导原则:1)实证性:研究内容(社会机器人学、城市流动性和可再生能源等)和活动(教学、推广和咨询等)都基于实证研究,即包括统计、模型、以及对文件和观察的定性分析;2)跨学科性:以促进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工程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智力交流为目标,在探索生物技术、社会媒体和纳米材料等的研究过程中广泛采取跨学科的方法;3)反思性:从创造新知识或开发新技术的社会条件(如文化特性或政治冲突)、以及积极或消极的潜在后果等方面探讨可持续水管理、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其他有争议的技术领域的成果;4)对话性:在公民科学、社会神经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制定专门战略,把研究成果带给公众、决策者和商业利益相关者,并且提供基于研究的咨询。


慕尼黑社会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分析技术科学在完全技术化的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技术科学知识生产的新模式探讨;理工科大学的技术科学治理体系构建;以及政治战略中的资助、工业应用和民间社会的期望的获取。


目前已完成了“技术、协作和学习:模拟复杂的科学、技术和创新伙伴关系”、“创新的旅行想象——实践转向及其跨国实施”和“ASHAD-高度自动化驾驶的案例”等5个项目。



慕尼黑工程学院概况



慕尼黑工程学院(MSE)于2010年成立,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研究中心,旨在汇集研究和教学方面的资源,将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学相结合,为未来的顶尖工程师服务。其中,能源研究项目将能源研究和“绿色”技术的各个方面捆绑在一起,旨在为未来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为了保护慕尼黑工程学院的独特结构,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德国专利和商标局注册“慕尼黑工程学院”商标(编号302010041142)。


慕尼黑工程学院提供三个全新的跨学科工程学位课程:工程科学理学士和两个硕士课程(工业生物技术和人为因素工程)。同时,慕尼黑工程学院于2014年研究生中心,招收博士研究生,并且吸引年轻的研究人员,以开展独立的研究。


慕尼黑工程学院于2017年春季开放能源和信息中心(ZEI)大楼,成为其实用和象征意义上的新家。从实际意义上讲,它将承担慕尼黑工程学院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主办慕尼黑工程学院研究小组活动,并且协调参与慕尼黑工程学院能源研究的科学家。从象征意义上讲,它将展示能量场跨学科研究的力量,建筑物本身就是研究灵活能源需求的一部分,包含混凝土芯激活、光伏组件和智能电网系统,将促进能源供需领域小型实验的开展。在这种背景下,跨学科不仅仅意味着工程学院和自然科学学院之间的合作,而且还包括与社会科学的合作,以最大限度推动能源转换在世界各地实现。


在教学方面,MSE提供以研究为导向的研究项目,以有针对性的跨学科方法专注于工程科学。具有数学和科学天赋的学生有机会详细检查基础研究的结果,并评估新技术的创业可行性。这在未来的跨学科领域开辟了有竞争力的职业机会。


自2010/2011冬季学期以来,慕尼黑工程学院提供学士学位课程工程科学和硕士学位课程工业生物技术。2014年暑期,设立了面向数学、工程学和自然科学的定向培训计划。各类学习项目吸引了大批申请者,帮助他们在早期达到既定的入学目标。2013年,来自工业生物技术硕士课程的第一批毕业生获得了学位。2014年,第一届工程科学学士课程毕业。 


慕尼黑工程学院在暑期开展的定向培训计划中,最值得一提的是Studium Mint定向课程。该课程联合了土木、地质和环境工程,化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信息学,机械工程,数学,物理学等七个院系,共同为参与者提供了解慕尼黑工业大学各类学习课程的计划,引导对数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学习课程的见解,使他们能够在注册学士课程前了解更多关于个人兴趣和优势的信息。Studium MINT由讲师、学生和经验丰富的学生指导共同参与,包含五个模块:基本模块(Basic Module),讲授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成功进入MINT科目;导航模块(Navigation Module),提供不同学习课程的讲座和练习,参观实验室并参加短途旅行;软技能模块(Softskill Module),教授学习策略、基本工艺,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项目模块(Project Module),在特定项目中跨学科运用其他模块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结合、使用各种学科的专业知识;观点模块(Perspective Module),毕业生和行业代表根据各种学习计划提供专业领域和研究领域的展望。该培训计划还提供额外的辅导和个别辅导服务,以帮助参与者顺利完成课程所需的其他支持,此外,还会在后续学士课程申请过程中提供帮助。


学士学位课程阶段,工程科学在前四个学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方法基础和基础科学培训。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数学和科学。四个学期的课程包括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工艺工程、化学、物理、农业科学、机器人和信息技术。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课程概念允许学生根据设想的硕士课程,在工程领域内单独创建他们的个性化专业;硕士课程工业生物技术使不同理工科学士课程的毕业生有资格进入工业生物技术的跨学科领域,以满足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家不断增长的新需求的应对;硕士课程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旨在培养本科毕业生创造、实施和评估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以满足未来各个应用领域的需求。课程完成后,学生将能够设计和评估各种技术领域的人机界面,从而加强从工业生产到飞机驾驶舱等工作场所的人体测量设计。



我国高校可借鉴的经验



企业化思路完善治理结构。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综合研究中心通过设置管理办公室来协调和管理研究、教学和跨学科论坛等。比如,慕尼黑社会技术中心具有独立的学术管理权,在研究中心主任职位下另行设置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同时,得益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灵活的人才引进制度,此类综合研究中心采用公开招聘和猎头招聘并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招收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管理模式。


跨领域研究奠定创业基础。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综合研究中心积极吸引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访问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和教学活动,同时,通过教授互访与其他高校的相关机构加强合作和交流。比如,通过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科学与技术研究所(the NT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Humanity,NISTH)的互访活动,建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治理和领导、不同的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个性化医学和机器人等)的合作研究。


作者 | 钱圣凡,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166966.html

上一篇:【大学排名】大学排名公约——“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
下一篇:【规划参考】国家法律法规中的院系治理
收藏 IP: 112.65.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