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英雄美人:从斯德哥尔摩到井冈山的穿越

已有 5014 次阅读 2015-8-28 13:37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可以从社交媒体的变化上得到说明。随着微信运用越来越频繁,社交媒体的大本营就从网络PC端转到了手机的移动互联终端,于是微信就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功能。我对朋友说,也许过去我们还单纯把微信看作一种ICQ式互动工具,现在看来它是一种全新的移动互联生存状态。我对网络状态下的价值归纳“长短群”三个字,在微信状态下包容体现的最为充分。用微信不仅沟通传播,分享一些零碎和不零碎的思想,而且以“群”的形态建立各种关系节点,以互动方式实现营销与传播价值,以手机绑定方式完成交换支付。未来肯定还会延展出很多功能。这个八月有大约20天时间是在外面度过的,随手在微信上写一些小游记,涂抹一些诗词竟也疏于再搬到这个博客空间。回头想来,这似乎也是一种演进,正如我们仍旧保持着把纸质媒体当作正式发表那样,相对于微信的自媒体状态,也许更公开的博客社交媒体又多了一些相对的正式性。

DSC03107.JPG

情怀回放:2015年8月8日

〖旷古战船虽沉,英雄之名并未湮没〗

斯德哥尔摩。瓦萨沉船博物馆,可以管窥瑞典历史最为辉煌的篇章,这是因为建造这艘战船的古斯塔夫二世,不仅是瑞典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而且也是欧洲历史和军事史上可以和亚历山大大帝、凯撒以及拿破仑等人并称的战神。法国著名占星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曾预言:16世纪末17世纪初,北欧将出现一头狮王,傲视欧洲大陆,作出惊天动地事业,可惜英年早逝,将命断德意志。这位英雄就是瓦萨王朝被称为大帝的一代君主古斯塔夫二世,38岁那年在出征德意志的战争中,他虽然丧命却依然赢得了战争。正是由于他,才使得瑞典这个贫穷的北欧小国,在当时成为波罗的海沿岸的霸主。适逢同行友人激发,遂以中国长短句咏叹之,依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韵:

IMG_20150808_154420.jpg

 

  《念奴娇》(瑞典狮王)

 

雄魂剑指,更长烟如幕,铁骑残迹。

瓦萨英风飘荡处,横扫云天寒碧。

直下波兰,受降罗马,壮气吞俄国。

蒙羞丹麦,莫提年少经历。

 

且看百尺楼船,叠行火炮,气势惊来客。

樯橹一朝沉海底,金甲岂知今夕。

犹是狮王,向德意志,舒展凭鹰翼。

波罗的海,至今听取舷笛。

IMG_20150824_130038.jpg

情怀回放:2015年8月24日

【绿林红颜,无愧红军第一美女】

大概如今说起井岗山的红军,曾志可称是堪与朱毛齐名的人物吧。井岗山根据地前后不到两年红军死了48000多人,曾志是幸存者当年虽然没有死在这里,后来却把骨灰埋在这里,这可能是她比其湖南毛老乡更受关注的一个原因。曾志16岁嫁给了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夏明翰就是小学课本里都知道的那个“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不到一年因当时党组织的极左错误夏明震被愤怒的农民们杀死,17岁的她又嫁给另一个年轻革命家蔡协民并上了井岗山。再后来她与蔡协民分手爱上了陶铸,革命一生浪漫追求,无限风光在险峰。她无疑是井岗山第一美女,有一次毛正在看书,一旁是号称“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毛叫过来她打趣说:“曾志,我说你漂亮。子珍说我喜欢你,爱你。”可见当时老毛眼里的曾志确实更漂亮。我在想敌军围攻小井红军医院时候,医院里还留下了130多个伤病员,最后全部惨遭杀害。原本作为医院总支书记的曾志是和伤病员一起的,最后关头毛一个纸条要她撤离,这才幸免于难。不知其间可有怜香惜玉之意?感慨曾志老人,特用当年毛“重上井岗山”原韵,作《水调歌头》,以咏曾志。

$KY[IHU)KC4E81UWX`O~E[D.jpg

《水调歌头》(咏曾志)


罗霄郁湘赣,小井问苍山。

绿林千里荒莽,万马一红颜。

正是年华豆蔻,莫道柔情婉转,生死两无端。

漫卷杜鹃泪,啼血与谁看?

 

爱与恨,都消散,尽风寰。

当时明月,依旧寂寞水云间。

记取青丝如故,犹向今宵白发,销骨梦魂还。

岭上花如灿,绚烂任从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916637.html

上一篇:词三首:七夕及其他
下一篇:月与石。远古的荒原渺小的人类
收藏 IP: 58.101.44.*| 热度|

17 赵燕 钟炳 李笑月 武夷山 周健 陆俊茜 陈筝 蔡庆华 柏舟 李土荣 杨正瓴 李颖业 周明明 罗帆 anran123 biofans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6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