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盘点了一下中国古代自己最喜爱的诗人,陶渊明应该算是其中一个。研究生毕业刚留校那阵子,因为需要变换了一下原来的专业方向,教过几年汉魏六朝文学课程。现在想来那时候便很有一些定位意识,感到教研室里学唐宋诗词和元明清的不少,不如自己索性就盯住魏晋南北朝做点文章吧。果然不出几年便实实在在的做出了一些东西,除了洋洋洒洒关于阮籍和陶渊明的论文外,还有一些和陶渊明有关的考辨文章。现在回过头来,自己也觉得那些都属于我早年古典文学论文里写得最好的文章。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深深的爱上了陶渊明。尽管后来改换专业路数,没有继续在这个领域走下去,但陶渊明无疑成了人格精神中最向往的摹本。可惜的是,我们却总也达不到那个境界,越是达不到也就越是向往。这就如同我早年写阮籍的论文讲的:彼岸之所以是彼岸,就在于它只可向往而不可抵达。惟其如此,这才成就了一种崇高,钟嵘《诗品》所谓“忘其鄙近,自致远大”,其所谓之乎?于是每当我们在世俗的劳碌中沉溺挣扎之际,常常不忘内心还有一些卓然超俗的神圣;于是在久疏诗情画意的季节,忍不住还要来涂抹几笔。
上面提到陶渊明,是因了此番两首诗词里面,多少都沾了一些陶潜的味道。下面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昨晚在一个微信诗词群里随手写的。三年前写过一首,用的是李清照格,此番却是用的晁补之格。晁体在先,当比易安更切近当时风格一些吧。这也说明一点早先的诗词原本主要是和乐,南宋末期乐谱佚失,后来遂有词谱出现,平仄之间,往往难以毕尽声律。后面另一首律诗,则是半个月前的12月1日看湘君仙都照片的感叹,并有出尘之思,因以附之于后。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世事云烟,相逢如梦,只今都是因缘。
见说道、惊风雨后,月下花前。
却把丹青一抹,尽付与、万里湖山。
风流处,兰章雅韵,逸兴溪园。
红尘怎堪羁绊,几回首、流年无奈悲欢
夜色冷、寒灯寂寞,鬓发微斑。
感叹萍踪邂逅,幸约定、从此休闲。
随心愿、携手翠袖欢颜。
《仙都奇境》
闻道湘君语仙都,烟波浩渺有还无。
巉岩峭立如天柱,奇石龙蟠似地庐。
造物神功呈异彩,世情人事也扶苏。
折腰五斗休长叹,总向江山悬玉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