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人老脚先老”,现在它还成了沐足行业的广告语。我不能说这句话不对,但我认为它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还没有上升到科学研究结论的高度。
昨天,陈惊海医师给我留言,告诉我刚看到一篇最新文章,该文得出老龄果蝇肠道菌群生态紊乱并导致短命的结论。我仔细读过后,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衰老“肠”先老。
这篇文章对曾教授关于肠菌平衡和肠渗透理论又是一个很好的支持。不知曾教授最近有何新发现?http://www.cell.com/cell-reports/abstract/S2211-1247(15)00860-8?_returnURL=http%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2211124715008608%3Fshowall%3Dtrue
在此特别感谢陈医师的无私分享,并对他如此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真相的精神表达敬意!陈医师比我年长十岁,想必已经退休,希望您以后多多投笔科学网,无私分享您的健康经验和知识。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特借用作者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发表论文(Distinct Shifts in Microbiota Composition during Drosophila Aging Impair Intestinal Function and Drive Mortality)的示意图。
先看这张图的上半部分,左边代表年轻果蝇,右边代表年老果蝇。年轻果蝇肠道菌群表现多样性特征,而年老果蝇肠道菌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肠菌生态平衡(以Fly A代表),其健康状况随年龄增长慢慢变差直至死亡;另一种是肠菌生态失调(以Fly B代表),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并加快死亡。
我把Fly A认定为“生理死亡”,代表正常衰老进程,而把Fly B认定为“病理死亡”,代表异常疾病过程。两者的肠菌差别在于前者的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和杆菌(Bacilli)的比例基本持平,而后者的γ-变形菌占有明显优势。
再来看看这张图的下半部分,以Fly B果蝇为例,左边是年轻的Fly B果蝇,肠菌生态平衡,中间是中老年Fly B果蝇,肠菌生态开始出现失调,右边是老年Fly B果蝇,肠菌总量大增,肠菌生态失控。
在年轻果蝇中,肠道免疫处于稳定状态,中老年果蝇的肠道免疫被激活,分泌活动受到影响,老年果蝇的全身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这种结局的“毒药”是肠道屏障随年龄增长而丧失,而改变这种结局的“解药”竟然是抗生素!
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是把年龄、肠菌和寿命联系起来,并得出短寿源于肠菌失控,这无异于是细菌把年老的果蝇给“吃掉”了。我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人与病原体斗争的历史,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人把病原体打败,必定健康长寿,病原体把人打败,必然多病短命。
不过,这篇文章还是没有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是什么因素使肠道屏障受到破坏呢?其次,为什么γ-变形菌增加会导致短命呢?另外,从正文提供的细菌丰度来看,拟杆菌(Bacteriodetes)比例很低,而且前后变化不大。这与人体肠菌组成完全不同,人体内拟杆菌与厚壁菌(Firmicutes)几乎平分秋色。因此,在果蝇中得出的结论不能直接套用在人体上。
有一点是清楚的,年轻人免疫力强大,足以控制肠菌总量,可以保持健康。相反,中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免疫力低下,无法控制肠菌总量,健康情形每况愈下。因此,中老年人必须借助“外力”控制肠菌总量,否则生命易被肠菌“吞噬”。
由于抗生素只能抑杀特定微生物,易造成肠菌生态失衡,不提倡大量使用抗生素降低肠菌总量。喝醋或饮酒即使能杀灭口腔及上消化道的部分细菌,但基本上不会对小肠和大肠的细菌产生影响。大蒜对细菌和真菌杀伤力大,且“蒜臭味”持续时间长,从口腔直到肛门畅通无阻,应该是物美价廉、老少皆宜的抑菌良品。
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的健康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保持肠菌多态性及降低细菌总量则是健康长寿的关键。千万不能迷信所谓肠菌“原生态”,因为吃下一颗带菌的葡萄就足以改变你的肠菌组成,服用几粒抗生素已经把你的肠菌重新筛选了一遍,哪有什么原生态呢?那种“不能以人为因素改变肠菌”的保守观点可以休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