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肥胖基因的前世今生 精选

已有 12183 次阅读 2015-9-19 23:10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基因, 肥胖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健康生活管理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曾庆平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肥胖不是单基因决定的质量遗传性状,而是多基因决定的数量遗传性状。从ob到db再到FTO,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任何一个肥胖基因都不是最后的发现,而每发现一个肥胖基因,都可能为药物减肥提供新的分子靶点。这些肥胖基因的发现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本文将带你进入肥胖基因的奇异世界,让你顿时脑洞大开。

 

肥胖的生理基础是脂肪的分解代谢率低于其合成代谢率,而脂肪分解与合成涉及一系列酶类的催化作用,脂肪合成前体甘油和脂肪酸的摄取、转运和分布状态也影响脂肪的分解与合成,脂肪的积累与消耗还受神经-激素分泌等因素调节。因此,肥胖必定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数量遗传),而不是一个由单基因控制的性状(质量遗传)。截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肥胖相关基因已经多达41个。

既然肥胖性状受基因控制,那么肥胖必定有明显的家族性遗传倾向。遗传对体重指数的影响因不同种族而异,份额从6%到85%不等。胖父母生下胖子女的机会高达80%,而瘦父母生下胖子女的机会只有10%。若父母一胖一瘦,子女肥胖的机会似乎很高,比如香港已故女演员“肥肥”(沈殿霞)很胖,她丈夫“秋官”(郑少秋)却较瘦,但他们的独生女儿郑欣宜的体重已达180斤。据统计,携带双拷贝FTO基因的人,平均体重可增加3~4公斤,肥胖风险提高1.67倍。

最早发现的肥胖基因——obdb

早在1950年代就发现非肥胖小鼠品系能产下肥胖后代的现象,而且证明肥鼠是携带两个突变等位基因的纯合子(ob/ob),该基因以obesity(肥胖)的前两个字母命名。直到1990年代,ob基因才被定位在染色体的精确位置上,并最终鉴定出OB基因的编码产物是瘦素。瘦素在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通过结合下丘脑的瘦素受体传达胃肠饱胀信号,继而减少进食。这就意味着,携带OB/OB基因的显性纯合子或Ob/ob基因的杂合子都能自主控制进食量而保持正常体重,而携带ob/ob基因的隐性纯合子不能感受饱胀信号会不停进食,导致营养过剩,体重增加。

人类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单拷贝OB基因,但也能发生突变。第一个ob突变基因发现于1997年,到2015年1月为止,总共已发现8个不同的ob突变基因,其携带者在婴儿期就被诊断为食欲过旺的极度肥胖症。美国已于2014年批准将瘦素用于改善先天性瘦素缺乏症及一般性脂肪代谢障碍。作为降血脂药的瘦素类似物美曲普汀(商品名Myalept),已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日本和美国被批准上市。

1960年代又发现了与ob/ob小鼠同样肥胖并且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但其所携带的双拷贝突变基因不同,于是以diabetes(糖尿病)一词中的两个字母命名该基因(db/db)。随着瘦素基因的发现,终于在1995年确认DB基因为瘦素受体编码基因。携带db/db基因的隐性纯合子已被用作肥胖、糖尿病和异常脂质血症动物模型,其下丘脑虽有瘦素受体,但却无活性,不能感应瘦素传达的饱胀信号,结果也像瘦素突变一样引起遗传性肥胖。有趣的是,这种肥胖小鼠通过游泳可激活解偶联蛋白表达,促进脂肪燃烧,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

最复杂的肥胖基因——FTO

据说FTO基因的名称源于“大块头肥仔”(fatso)一词的缩略,因为该基因是1999年从小鼠“融合脚趾”(fused toes)突变体中克隆的一个长达数十万个碱基对的区段。不过,FTO也被认为是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脂质与肥胖相关蛋白)的缩写。这个肥胖基因功能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是在人体而不是动物中开展肥胖关联研究,而且它也是目前机理最复杂但不断有新发现的肥胖基因。

2007年,FTO基因首次在欧洲人群中被鉴定为肥胖风险基因。携带单拷贝FTO基因者平均增重1.2公斤,携带双拷贝FTO基因者平均增重3公斤,而且肥胖风险提高1.67倍。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证明,FTO基因第一段非编码序列(内含子)中有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肥胖风险有关,其中一个被称为rs993960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序列在西欧及中欧人群中所占比例为45%,在西非约鲁巴土著人中的比例高达52%,东亚地区的中国人及日本人的比例也有14%。

2014年《自然》杂志报道,FTO基因的非编码序列可以与控制发育的同源异形盒基因IRX3的启动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IRX3基因在大脑表达,使消耗脂肪的褐色脂肪组织转变为贮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组织。IRX3缺失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又重新转变成褐色脂肪组织,其体重可降低25%~30%。前不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最新论文指出,FTO基因非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序列rs1421085中一个碱基的不同,就能决定小鼠是胖还是瘦,其机理是通过影响ARID5B阻遏物对增强子的结合程度,使IRX3和IRX5在脂肪细胞早期分化中表达或不表达。

具体来说,若FTO的该区段中的胸腺嘧啶变成胞嘧啶,则ARID5B阻遏物不能结合增强子,IRX3和IRX5表达,FTO就是“胖”基因,线粒体产热效应降低1/5。相反,当胞嘧啶被胸腺嘧啶取代时,ARID5B阻遏物可以结合增强子,IRX3和IRX5不表达,FTO变成“瘦”基因,线粒体产热效应升高1/7。若抑制小鼠脂肪细胞中IRX3的表达,既不增加运动量也不改变食欲就能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

根据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FTO与烷基化蛋白B同源,而后者的功能是DNA脱甲基化。最新研究表明,FTO可以使RNA中的6-甲基腺嘌呤氧化脱甲基,但还不清楚FTO是否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修饰状态影响脂肪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

最相关的肥胖基因

前促黑激素切除信号肽后产生前促黑激素原,它又在前激素转化酶1作用下被切割,分别产生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β-内啡肽和甲硫氨酸脑啡肽,其中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对食欲有重要调节作用。促黑激素4受体结合前促黑激素衍生的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后,可发挥食欲调节等生理效应。2008年首次报道了促黑激素4受体基因突变与人类遗传性肥胖有关,发现它使体质指数达到30以上的流行率为1.0%~1.5%。前激素转化酶1基因的肥胖相关性在2009年已被阐明,而前促黑激素基因的肥胖相关性直到2012年才被确定下来。

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肥胖相关基因,但它们只是提高了肥胖易感性,并不代表肥胖基因携带者必然发胖,因为肥胖的形成还有赖环境因素的作用。当然,携带肥胖基因的人,其控制体重的难度更大,对减肥药物的期盼也最迫切。但是,即使FTO基因的作用机理被阐明,也不会像媒体吹嘘的那样,今后只要注射一针“基因药”,就能彻底治愈肥胖症了。

首先,人们不可能同意接受精卵细胞基因编辑,将“肥基因”改造成“瘦基因”,由此生下一个“瘦娃娃”。其次,科学家也不可能对肥胖婴儿或成人的每个脂肪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从而实现真正的“基因减肥”。最现实的可能是,针对缺陷型肥胖基因如ob或db,可以经由注射补充人造瘦素或瘦素受体缓解病情。至于各种高表达的肥胖基因,今后致力于寻找靶向抑制剂并开发出新型减肥药还是大有希望的。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出品,转载请与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项目办公室联系(mobile@cnic.cn)。


注:本文已由中国科协和中科院举办的《科普中国——移动融合创作》正式发表由于篇幅所限,原文已做多处删节。为了再现无删节原版本博特此全文发表,敬请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921966.html

上一篇:衰老“肠”先老
下一篇:屠呦呦为何能获诺贝尔奖?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14 李土荣 牛登科 马兆武 陈惊海 蔡小宁 郑睿智 李颖业 王春艳 张成岗 doctor5 abang biofans zhyzh kxd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