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太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sun 大学教师的那点事。

博文

已有 3015 次阅读 2010-2-23 01:01 |个人分类:有思有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学术圈, 同行

   说到科研,大多数人都想到发论文,说到论文的质量。这几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大部分人搞科研的一个技巧:进入某个圈。所谓圈就是自己导师及同门可以发论文的一些研究领域以及会议;同时也发现一个现象:通常很多人出了自己所谓的圈,什么论文也发不了或者说发的论文都在圈内的会议或期刊上。

   上述做法或现象大家可能都知道,也在遵守着。不在圈内的,一方面因为科研水平不高进不了圈,另一方面可能是圈特点让圈外之人无法进入。这样一来,哪个圈都进不入的,就发所谓的低水平论文,形成一个大圈,垃圾会议和期刊就成了支持这个圈维系的基础。而进圈规则是科研水平高,而进不了圈科研水平很难提高,结果就出现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效应。一线希望就是有人带你能进圈,这样一来,也就是出身决定成败。当然,什么事都没绝对的,若能力超强或运气很好,在科研水平不差的情况下,还是有人能进了圈的,但毕竟是少数。

   显然,一个很大疑问: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这种圈效应很不好,为什么还有努力维护或拼命进入呢?

   圈就是一个圈,几乎封闭的圈,圈内人说了哪些论文能发,哪些要拒绝,圈也圈主了圈内之人,也圈住了圈外之人,圈内之人唬圈外之人,如果哪个人想进入另一个圈,就会有外行与内行斗的感觉,简直找死。

   圈外之人该如何走科研之路?欢迎各位博主讨论与指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3829-296852.html

上一篇:我不是教授
下一篇:导师的科研观决定学生的毕业与否及发展
收藏 IP: .*| 热度|

2 吴飞鹏 waumo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