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唐宋诗词中的混沌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0

已有 3791 次阅读 2014-3-14 11:05 |个人分类:科研科普|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混沌, 宋诗

宋诗中的混沌

 

   宋代的诗虽然总体上被认为成就不如唐诗,但也有自身特色,并且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宋人写诗的时候喜欢发议论,讲道理,因此有些宋诗颇有“理趣”。宋诗有不少作品有“混沌”。下面选的是都是宋诗大家的律诗,而且比较有宋诗特色。除所选的诗外,大诗人陆游、杨万里等的作品中也有用“混沌”一词,大诗人欧阳修、王安石、晁补之等诗作中用了“浑沌”。

 

   梅尧臣写了首“水轮咏”与《庄子·天地》里的汉阴丈人唱反调,歌咏了水利机械: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利才畎浍间,功欲霖雨并。

   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罂。

最后两句是说,不模仿那些修习混沌之术的人,他们不采用机械装置而抱着陶制容器灌田。梅尧臣是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者通常都是技术乐观论的信奉者,因为技术的发展改进往往能解决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梅尧臣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诗作有些平淡朴素,有些含蓄深刻。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和“苏梅”,被刘克庄称为宋诗“开山祖师”。

 

   苏轼“饮酒四首”之三中用了庄子“浑沌之死”的故事: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

   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

   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第三联前句典出《庄子·应帝王》,后句典出《列子·黄帝》。意思是说,既然浑沌被凿出了窍,就不能进入无利无害、无亲无疏、无奢无欲、无喜无悲的自然境界了。苏轼其它诗作也用了这个典故,如“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有“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与正辅游香积寺”有“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苏轼是著名文学家,作品代表宋代文学最高成就。诗作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作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文章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也工书画,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他还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黄庭坚在十首“次韵高子勉”第八首中用了庄子“浑沌之死”的典故,但似乎也是相反的意思。全诗如下:

   凿开混沌窍,窥见伏羲心。

   有物先天地,含生尽陆沈。

   伐山成大厦,鼓橐铸祥金。

   三尺无弦木,期君发至音。

首联说伏羲耳聪目明,洞悉了自然变化规律,所谓天地之心。黄庭坚多次用《庄子》的这个典故。在四首“题落星寺”第二首中有“相黏蚝山作居室,窍凿混沌无完肤。”在“次韵叔父台源歌”中有“漱涤泥沙出山骨,混沌凿窍物状完。”在“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之一中有“心生窍,浑沌死。”黄庭坚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诗作与苏轼并称“苏黄”,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有“一祖三宗”之称。词作与秦观并称“秦黄”,书法是前述“宋代四大家”之一。

 

   秦观的诗“抱瓮”也对《庄子·天地》中的汉阴丈人有微词,认为他缺乏胸襟气度:

   搰搰抱瓮人,乎治其内。

   仲尼为所轻,子贡无以对。

   舍器欲还朴,为量固已隘。

   苟得浑沌真,宁羞事机械。

最后两句一针见血,如果真是得浑沌之术而返璞归真,又何必为使用机械而惭愧。用青原惟信禅师的话说,老丈仍停留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还没有进入“见山祇是山,见水祇是水”的境界,他对于机械想得太多,其实还未修成混混沌沌之平常心。秦观诗中也用过其它意义下的混沌一词。“寄题王钦之自圆庵”中第二联是“珠箔粉垣藏混沌,葛巾藜杖造虚无”,其中“混沌”指天地未分时的状态借代指天地,用与道之本体“虚无”对仗。“夜坐怀莘老司谏”则用了庄子“浑沌之死的典故”,“日凿一窍浑沌死,虽有余风终破碎。”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词作委婉含蓄,清丽雅淡。秦观深受苏轼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775848.html

上一篇:唐宋诗词中的混沌2----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9
下一篇:初态敏感性的形象描述1----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11
收藏 IP: 116.232.61.*| 热度|

1 汪秉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