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宇宙生成论中的混沌1----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5

已有 4254 次阅读 2014-3-7 11:24 |个人分类:科研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混沌, 宇宙生成论

宇宙生成: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混沌→天地

 

天地从哪来来?这始终是人类所关心的问题。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就是问,天地尚未形成,如何得以形成?黑夜和白日混杂,谁能将其区分?充盈饱满的样子,如何来辨别?时明时暗的昼夜交替,究竟是怎样产生?这就需要说明天地是如何产生,也就是宇宙生成论。

 

   宇宙生成论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端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而宇宙生成论的雏形出现在《淮南子》中,该书公元前139年正式向汉武帝呈献。《淮南子·天文训》写到

   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其中就是地,冯翼洞灟为无形之貌,是雨止雪罢的样子。专家考证,“太昭”应该为“太始”,“道始于虚霩”应该为“太始生虚霩”。这样,宇宙生成过程为:太始→虚霩元气→天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天上地下,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

 

   系统提出宇宙生成论的是《周易乾凿度》。该书是纬书中的一种,确切的发表时间似不可考,大致是西汉末东汉初。公元9年刚代汉建立新朝的王莽曾征集人才开始编写朝廷认可的定版纬书。到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逝世的前一年也就是56年编成81篇纬书定本。后来多种佚失,而《周易乾凿度》是保留下来的少数之一。纬书是与经书相对应,经书除现在的易、诗、礼、书、春秋五经外,还有乐和孝两经。纬书总体上是从吉凶祸福、天人感应等神秘的角度解释经书,并提出预言。这样也与谶书有类似之处,因此往往学术史上往往谶纬并称。谶纬往往语涉怪力乱神,有违“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学主流观念,因此后世学者对评价不高。与通常的注释性著作不同,纬书往往把对经书的解释托之于孔子,而且书名有显得高深莫测。例如,《周易乾凿度》是关于易的纬书,“乾”为天而“度”是路,书名表示有开辟通天上之路的意思。

 

  《周易乾凿度》这样论述宇宙生成过程: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其中的宇宙生成过程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浑沦→天地。从最开始空无一物(“未见气”)的“太易”到“气之始”的“太初”,有了气。又到了“形之始”的“太初”,有形可见。气和形之外,还有某种似乎是精神性的“质”,来源是“太素”。气、形、质三者未曾分离浑然一体,称为“浑沦”,也就是混沌。因为是种统一状态,也称为“一”。对混沌状态的描述,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随后“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形成天地。

 

   《周易乾凿度》的宇宙生成论很有影响,特别是被具有法典性质的《白虎通》所采纳。79年,汉章帝刘炟主持并督率群臣和经学各派的代表在白虎召开会议观,形成决议。辞赋家、史学家班固受命撰集其事,形成《白虎通》。该书代表了当时官方的意识形态,是体制化的正统思想。《白虎通·天地》写到:

   始起之天,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出曜布,度物施生。

随后还直接引用了《周易乾凿度》中关于太初、太始和太素的说法。

 

   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关于宇宙生成也沿袭了《周易乾凿度》和《白虎通》中的观点,具体体现在《灵宪》中。引文文字见张燮辑《七十二家集·张河间集》,标点参考《后汉书·志·天文上》刘昭的注。

    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漠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盖乃道之根也。道根既建,自无生有。太素始萌,萌而未兆,并气同色,浑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其气体固未可得而形,其迟速固未可得而纪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为庞鸿,盖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体。于是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动以行施,静以合化,堙郁构精,时育庶类,斯谓太元,盖乃道之实也。

在张衡看来,宇宙生成包括下列道根、道干和道实三个阶段:无形无色纯气状的“溟滓”、有形无色无运动的“庞鸿”和产生物体和运动的“太元”。“浑沌不分”的是第二阶段。与《淮南子》和周易乾凿度》不同,张衡主张,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张衡的观点是浑天说。浑天说对天穹形状的认识比《淮南子》和周易乾凿度》的盖天说相对正确,因此从唐代起直到西方现代天文学传入中国,浑天说都处于主流地位。

 

   混沌表示天地生成的状态也出现在更晚的著作中。三国时文学家魏陈思王曹植的《七启》描述天地未开:

   夫太极之初,混沌未开。万物纯纯,与道俱运。

成书于魏晋的《列子》也有天地生产的过程。《列子》是道家经典中仅次于《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在道教典籍中分别称为《道德经》、《南华经》和《冲虚经》。《列子·天瑞》写到: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也。

显然也是基本沿袭周易乾凿度》。

 

   从混沌到天地的宇宙生成论写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初成于明朝,增补于清朝,具有小学教科书性质。该书就有所谓“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者上浮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总之,在形成于汉朝的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中,混沌是个重要阶段,天地开辟前的元气状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773835.html

上一篇:《庄子》中的浑沌3----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4
下一篇:宇宙生成论中的混沌2----中国文化中的混沌漫谈6
收藏 IP: 116.232.61.*| 热度|

1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