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经济时代的反思
武夷山
David Rooney和Bernard McKenna在澳大利亚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杂志2005年第3期发表文章,Shoul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be a savant or a sage? Wisdom and socially intelligent innovation(知识经济应该成为学者还是哲人?智慧与社会智能型创新),全文见http://pdfserve.informaworld.com/308378_731253367_723861857.pdf。文章花了相当篇幅讨论反思(Reflexivity)。文章说:
所谓反思,从本质上说,是根据我们的所作所为及其后果来审视我们的思维方式,审视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Alvesson等学者曾经讨论过反思的几种形式(见M. Alvesson, C. Hardy and B. Harley, Reflecting on Reflexive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Lun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Lund, 2004):
A. 后现代和后结构主义的反思进路,这种进路趋向于打破稳定,旨在揭示认识论的模糊性、分裂性和争议性。
B. 多视角的反思进路,旨在发现词汇、理论、诠释和框架中的异常性,并产生Bricolage(利用已有的杂多事物进行创造)。
C. 多声音的反思进路,该进路认为,研究者这个主体是影响着对客体的感知的。
D. 作为一种定位实践的反思进路,该进路对研究者所归属的研究共同体的知识和实践都是承认的。
从另一个维度说,还可以分为D型反思和R型反思。
D型反思是负面的,它要解构,要否定别人的主张,要打破稳定,要发出预警。
R型反思是正面的,它要重构,要用新框架去解释事物,要重新拿出自己的主张。
反思是智慧的特征。
博主:在我们这里,无论哪种类型的反思都比较少,“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比较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