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科的模式?xml:namespace>
武夷山
英国《交叉学科评论》季刊2018年第1期发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艺术、文化、历史与文物系助理教授Chiel van den Akker的文章,What are patterns in the humanities?(人文学科的模式是怎么回事)。原文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3080188.2017.1296265。
他概括了关于模式的8个命题。
头四个命题是美国哲学家Daniel Dennett(1942年生)在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哲学杂志)1991年第1期的论文Real Patterns(真实的模式)中提出来的,Akker支持其看法。
1. 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做出解释的能力(我们很少明确地行使此能力)取决于我们对这些行为做出预测的能力
2. 当我们将行为者的(可观察行为)付之……某种意向立场时,模式则可辨识出来。
3. 当且仅当有某种高效的方式描述一个系列时,该系列才不是随机系列,即该系列具有模式。
4. 两个人面对同样的数据,也许感受到不同的模式,但既然我们有着不同的关切点和视角,感受到的模式不同并不能视为分歧。
其余四个命题如下:
5. 模式可以人工识别出来,亦可机器识别。
5.1 机器识别往往比人工识别更高效。
5.2 某些模式恐怕只有机器才能识别出来,另一些模式则只有人才能识别出来。
6. 模式可以被证实或否证。
7. 模式与叙事并不矛盾;它们只是提醒我们注意那些被描述的事件。
8. 要想对某种趋势做出解释,就需要诉诸该趋势背后的模式。
文章的结论说:对于在某一行为中发现的模式(无论是人工识别还是机器识别出的模式),我们应持意向立场。采取意向立场,有助于学者对那一行为做出解释。例如,由于我们对自己的宠物采取意向立场,宠物获益良多。
在模式识别方面强调意向立场的另一理由是反对这样一种看法----只要在人文学科研究中采用计算技术,就可以创造出一门预测性的历史科学,从而对“文化是否遵从决定论的法则”这一问题给出正面的回答。
学者们对模式感兴趣,是因为模式解释了行为,而不是因为模式解释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机器所识别出的模式需要阐释,这是数字人文学者也倡导的。
人工识别的模式也好,机器识别的模式也好,都是意向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这方面讲,在人文学科中引入计算技术并不会改变人文学科。
文中举了两个数字人文研究的例子,其一是:Franco Moretti(博主注:他是意大利文学学者)用计算机处理了1740-1850年间发表的7000篇英国小说。他首先考察了小说标题的长度,其次考察了标题中词汇的类型,后来又考察了标题所采用的formulae(配方?)。该时段的头25年间,小说标题在10-20个词之间波动;到1770年前后,标题长度降为10个词左右;到1790年,降为6个词左右。然后,直到19世纪中叶,标题平均长度为3个词。他观察到,在他考察的这110年间,英国小说数量猛增。于是,各种杂志开始发表对小说的评论文章,小说市场逐渐火热,那么,小说标题是否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就至关重要。于是,标题逐渐变短。
前述第7条命题是:“模式与叙事并不矛盾;它们只是提醒我们注意被描述的事件”。在本例中,小说标题越来越短,这一事实(模式)提醒我们注意:杂志开始发表书评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了(市场变化了)。
对于此项研究,用人工统计来完成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要累死人----7000篇小说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