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liusd070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liusd07017

博文

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怕谁

已有 675 次阅读 2024-5-20 04: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 科学思考时必须遵守的诚实原则

a specific, extra type of integrity that is not lying, 

对于科学家而言,你不能说谎,否者你就是学术不端,

but bending over backwards to show how you're maybe wrong, that you ought to have when acting as a scientist. And this is our responsibility as scientists, certainly to other scientists, and I think to laymen.

作为科学家,你错了你就得承认错误。

这是你做为科学家的责任,是你对其它科学家的责任,你对普通大众的责任。

科学网—[娱乐,原创] 建议原创者打疫苗:One Way Ticket, 1979, Eruption - 杨正瓴的博文 (sciencenet.cn)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1434661

================

2 正真做学问,就必须坚持真理。

但是坚持真理往往得罪人,

在你发表文章、申请项目、在学术圈内都会因为你坚持真理而使你举步维艰。

====

如果做伪科学,

你可以很圆滑,

你能交下很多人,

为你发表顶刊文章、申请经费铺平道路,

你在学术圈内就如鱼得水,活得很滋润。

----

坚持真理是需要理论实力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1434748

[羡慕,讨论,物理] 仅推公式就能得到成果的人 2024-05-19

教材和期刊文献,前者更值得下大功夫研读

教学名师不是优美的教态、不是工整的板书、不是美观教案,教学名师更是对教材逻辑内容的理解

实验的目的是取得理论认知

如果理论实力很强,你的洞见能力就很强,你就不会有造假的动机。

如果你的理论能力很有限,你又想在学术竞争中取胜,你才有造假的动力。

所以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是减少学术不端的有效途径

Clarifications of concepts concerning interplanar spacing in crystals with reference to recent publicationsSN Applied Sciences 2020 , 2(4) 755.

“Lacking interest in fundamental theory can lead to problems in academic honesty and mistakes in publications, originating from the fact that researchers are, perhaps necessarily, too eager for the next publication.”

与牛顿时代相比,现代科学界的学术不端越来越严重,

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科学过分强调表面的实验研究、轻视深入的理论研究。

牛顿时代更加重视用数学逻辑从理论上揭示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

因而牛顿时代建立了很多人类最伟大的学科理论。

化学不是实验科学、物理不是实验科学、正确的理论才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

做学问更是为了继承人类最优秀的成果,其次才是创新

坚持基础研究,做有科学意义的工作

“只有实验验证了的理论才能被认可”的意思是不认可理论研究

不尊重民间科学是现代科学圈的一个严重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欠缺的是对理论研究的重视

有能力取得正确的理论认知,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现代科学几乎没有产生一门能与牛顿时代建立的理论相媲美的学科理论,

现代科学几乎没有产生一门有资格进入教材的学科理论。

-----

现代国际教育越来越滑坡,

在教室里学理论的人类教育文明让位给现代师傅带徒弟的研究生教育,

以与时俱进的理由要把现代没有资格进入教材的期刊理论取代教材中人类最精华的理论成就,

要把理论课倒退到进实验室做实验,发表垃圾文章。

结果是

发表的文章档次越来越高,

SCI影响因子越来越高,

做学术游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

所以真正做学问的永远干不过做伪科学的。

大家的印象反倒是:

真正做学问的被大家认为是在做伪科学,

而那些做伪科学却被大家认为是在做学问的,

====

3 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通常那些做伪科学的被人们认为有涵养,

而那些真正做学问的人因为要坚持真理而被人们认为格局不高。

因而往往是做伪科学的成了专家权威,他们制定科学发展策略,

真正做学问的不敢作声,甚至连职称都评不上。

====

主流科学家发表错误文章可以,

但是如果你指出主流科学家的错误就是你不礼貌、不专业

The writing flow of the manuscript should be more polite and professional.

https://doi.org/10.32388/5FRZHG

不能批评文章中的错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界的共识。

“The critique was accurate, important and measured — a service to his field. But it caused him problems: his adviser told him that publishing the criticism had crossed a line, and he should never do it again."

"Scientists are very quick to say that science is self-correcting, but those who do the work behind this correction often get accused of damaging their field, or worse.”

Vazire, S., 2020. A toast to the error detectors. Nature. 577, 9.https://doi.org/10.1038/d41586-019-03909-2

=============

在微波吸收领域,

违背大学本科基础知识的文章大量存在:

https://doi.org/10.32388/9P8Q56

https://doi.org/10.32388/QQ1MFF

但是这些错误

没有人敢于纠正,

没有人愿意纠正。

------

如果你说

期刊文章中错误大量存在,

这会惹恼主流科学家。

他们说:你说文章中有错误,这不是能随便说的,你得拿出证据。

审稿意见:

”While you are demanding that journal papers are wrong, a thorough case study is required. “

https://doi.org/10.32388/5FRZHG

而被评审的文章正是指出现行出版的文章中的错误的一个”case study“,

被评审文章指出的是领域内上万篇文章都有的错误:

Y. Akinay, U. Gunes, B. Çolak, T. Cetin, Recent progres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pproach, ChemPhysMater, 2 (2023) 197-206.

有意思的是审稿人没有针对稿件指出的错误方面做任何评论,

否定一个稿件,审稿人需要针对稿件的具体内容做评述,

脱离稿件内容的拒稿意见,是不专业的、不礼貌的,甚至可能涉及学术不端。

同行评审就是你的同行有能力阻止世界了解你的工作

同行评审使专业阶层将信息把关过程变成了保护他们自身地位的保障 

那么

审稿人真的是认真阅读了稿件后下的评语吗?

审稿人真的看懂了稿件吗?

这难道不是应该取消期刊伪同行评审的有力证据吗?

完全根据审稿人的好恶决定稿件的命运是恶意审稿,是审稿学术不端

https://doi.org/10.32388/5FRZHG

审稿人的观点、立场与稿件的观点不一致,不能作为拒稿的依据,

拒稿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

我审稿时,我不同意稿件的观点时,我明确表示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但是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不等于我不同意稿件的发表。

希望所有的审稿人都能这样公正审稿,

拒稿不能取决于审稿人的立场,

拒稿需要提供充分的拒稿理由,需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发表,

这关系到审稿人的道德水平。

提不出充分学术理由的拒稿意见,是审稿人学术不端,

采纳这种审稿意见是编辑学术不端。

经常的情况是:

稿件作者才是真正的专家。

========

不允许纠错的结果是

在这个微波吸收领域,继续建立了更加错误的

阻抗匹配理论,

四分之一波长理论,

错误的膜的微波吸收机理等等。

但是当有人发现问题后,

你不能纠正,

理由是:

”Moreover, the word “research” itself signifies that facts are re-searching.

Therefore, every research is relatively correct or wrong according to the era. “

https://doi.org/10.32388/5FRZHG

难道科学上允许犯错误能够成为不能纠正错误的理由吗?

以这种理由拒绝纠错是否涉及学术不端?

同行评审就是你的同行有能力阻止世界了解你的工作

同行评审使专业阶层将信息把关过程变成了保护他们自身地位的保障 

--------

当你指出主流理论错了时,他们拿不出学术理由拒稿,

他们的拒稿理由是:

别人都错了,就你对,

不要以为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子。

他们说:理论错了也有错的理由,因此不能纠正,

他们说:有成吨的实验报道支持的主流公认理论不会错,

他们唯一说不出来的是你的论证哪里错了。

科学界能搞出大量实验数据支持错误理论

给不出学术理由,以“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为依据拒稿是学术不端

编辑部的逻辑:错误文章比纠错文章有更大的意义

这种拒稿意见是人身攻击,而非学术意见。

人身攻击是Proof by intimidation

人身攻击经常战胜学术意见。

----------------

当错误理论被纠正,主流科学家继续坚持错误理论而在他们的文章中不提及反方观点。

这种行为大量存在。

"selected omissions of contrary information" 是不是学术不端?!

图片误用可以是学术不端,

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学术不端就可以不是学术不端吗?

在错误的语言体系中呆久了的主流科学家不能理解正确语言体系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

大多数主流科学家的同行评审学术不端是比“图片误用”更恶劣的学术不端

对于大多数主流权威犯的浅显而严重的错误视而不见是现代科学界的一个严重问题

在科学上,多数人的错误(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学术道德上的),能不能纠正

现代科学界真正的同行评审几乎已经死亡

明知是错误的文章,仍然坚持发表,是恶劣的学术不端

大咖们写的综述有多大的学术价值?

一个鼓吹创新、蔑视继承的时代是标新立异、不承认他人工作的时代

==========

没有人会得意推翻主流理论:

随着发表的错误论文越来越多,跟风研究的越来越多,

大家都成了既得利益者,就默许了这些错误的观点继续流传下去。

———— 科技日报,2018-10-18 第01版:今日要闻,骗了全世界十余年 干细胞“学术大牛”走下神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619477235832974&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619476870888302

https://www.rmzxb.com.cn/c/2018-10-18/2193148.shtml

-----

在现代科学界,纠正错误的主流理论是万万使不得的。

纠正错误主流理论的稿件往往不用送外审就可以拒稿,

标志着学界对于否定主流理论的稿件的共识。

https://pubs.aip.org/aip/adv/pages/policies

AIP Advancesdoes not accept submissions that contain extraordinary claims that contradict well-established physical law. Such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fforts to verify, which we cannot provide.

-----

Physical Review系列刊物,公然的退稿意见可以是:

经验表明推翻现行理论的文章很难通过同行评审,因此不予送外审。

学术研究因此变成学术游戏。

-----

学界对于否定主流理论的稿件的共识

绝对真实,卢家人了挑战爱因斯坦,卢氏就是牛! (baidu.com)

后来我父亲又把论文寄到美国物理评论(Physics Review),杂志编辑很重视这篇文章,先后5次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质疑论文的各项立论,都被我父亲圆满解答,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五个回合的较量”。最后编辑理屈词穷,由总编辑出面答复我父亲,承认无法再提问题,承认您的文章无懈可击,但因考虑该刊为主流物理杂志,不适宜刊登,建议到别的杂志社。我父亲当时曾考虑到奥地利的杂志上发表,因为马赫是奥地利人,这时已到了1995年,当时我弟弟从美国回来探亲,并安葬母亲,谈起这件事,我弟弟说他回美国再想想办法。

------------------

普通大众永远站在主流权威一边:

https://www.peeref.com/roulette-hubs/1044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individuals are inclined to align with authority, seemingly believing that this aligning somehow validates their own greatness.

-------

没有利益冲突的专家也不愿意惹一身骚:

“some scientists wondered how a questionable line of research persisted for so long …experts were just too timid to take a stand.”

Harvard calls for retraction of dozens of studies by noted cardiologist, New York Times,

http://www.staradvertiser.com/2018/10/16/news/harvard-calls-for-retraction-of-dozens-of-studies-by-noted-cardiologist/ . 16 Oct 2018

-----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1119/105717365753.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1119/105717365756.shtml

张维迎:创新就是大部分人都不认同的想法

https://www.wenmi.com/article/puj98i03nn9k.html

多数人认同的不叫创新

https://www.yicai.com/news/5345088.html

许小年:创新没有风口,凡是追逐风口的行为都不是创新https://www.sass.org.cn/_s3/_t31/2008/1229/c1201a26145/page.psp

但“创新”意味着与众不同,公认的东西往往是常识

-------

很有涵养、很谦虚是主流权威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而那些真正做学问的人,你要坚持真理,你就不能有涵养,你的格局就不会高。

当主流科学家要求你有涵养、要谦虚时,

就是主流科学家在挖坑让你往里跳。

当主流科学家要求你有涵养、要谦虚时,

就是主流科学家已经找不出其它理由实现拒稿了。

当主流科学家要求你有涵养、要谦虚时,

就是主流科学家在在要求你放弃真理。

这种拒稿意见是人身攻击,而非学术意见。

人身攻击是ad hominem attacks,

人身攻击也是Proof by intimidation

人身攻击可以战胜学术意见。

=======

真正做学问的永远干不过做伪科学的。

李白杜甫在他们的时代都干不过那些投机的,

那些投机的在他们的时代活得比李白杜甫顺心得多。

================================

这个世界到底是谁怕谁?

能够在这个世界嚣张的到底是谁?

-----

当你说90%的文章是错的,尽管有文献证据,他们还是指责你“偏激”。

当你有理有据地指出 没有学术理由地 阻止 发表 反对主流公认理论的观点 是学术不端时,

他们反倒指责你是“人身攻击”。

他们没有学术理由的人身攻击(Proof by intimidation)拒稿就不是人身攻击。

他们永远有理,

你用永远没有理。

对于颠覆主流科学家观点的稿件,无论怎么写,通常都不可能通过期刊同行评审

基本的常识

能够给出充分证据的观点,无论多么尖锐,不是人身攻击。

不能给出充分学术证据的才涉及人身攻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34753.html

上一篇:有能力取得正确的理论认知,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下一篇:推翻现行微波吸收理论框架的一篇综述
收藏 IP: 39.152.24.*| 热度|

11 宁利中 高宏 孙颉 杜占池 檀成龙 王涛 杨正瓴 张晓良 周忠浩 孙南屏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