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有智慧够不够?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分野——禅的行囊(之五)

已有 2357 次阅读 2017-11-20 10:13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知识, 技能, 真实, 元知识

述评:比尔的般若和般若波罗蜜多的翻译,是他自己在研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整理出来的。大胡子对心经下了一番功夫,并且参考了梵文文本。然而,这个翻译却与古代西域和中国学者的翻译有所出入。尽管比尔参考了汉译和梵文文本,以及部分西方学者对英文译本,但他还是犯了现代学者研究佛教的通病,也就是,怀疑古人,希望自己根据梵文研究去另译。然而,不仅古代经典的梵文文本本身就有版本差异,而且古今梵文的词义也有演变。而当年翻译这些文本的学者,本身就熟悉印度文化的内容,他们当年所翻译的内容应当更接近原始含义。根据古人的研究,般若知识之前的智慧,或者用现代心理学的说法,叫做元知识。也就是,在变成用语言描述的知识之前,内心对真相的认识。而波罗蜜多则通常翻译成到彼岸,或者形象地译为得度,也就是渡过了分割幻像和真实之间到鸿沟。上古佛教是不是把禅那和般若分开了,这个结论大胡子做的也有些武断。我们暂时搁置。


   基督教时代开启之前,大乘佛教已在贵霜帝国(范围大致覆盖了今天的北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形成,般若是它的核心概念。般若,指的是超越知识的,没有被知识或者分别心所污染的本心——相当于吃下善恶果之前的亚当、夏娃。简单地说,般若的意思是智慧。再加上波罗蜜多,意思就变成无上的智慧或者完美的智慧。获得这种智慧能令人看见事物的本来面目,看见自我的存在原是空,是心中生起的幻境。

   般若波罗蜜多一系的佛经在公元二世纪到三世纪传入中国,为其后禅宗的形成奠立了哲学基础。随着这些强调智慧的经典一同传来的,还有教授禅那的经卷。禅那,是梵语“dhyana”的音译,它指的是进入禅定的修行。禅那随后就被简称为禅。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禅,则是般若与禅那相结合所产生的体系。这一切并没有随着般若和禅那传入立刻发生,而是一直等到几百年后的五世纪末,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之时。在这之前,禅那和般若还是两码事,有人打坐入定,也有人追求般若智慧,但没有人修禅。禅修意味着将两者合二为一,行住坐卧,了无分别。没有禅那的般若是口头禅画饼充饥,而没有般若的禅那则是无本之木。修禅意味着取消般若与禅那之间、智慧与静虑之间的分别,同时它又必须以二者为基础。

   我如此简略地解释了般若之后,又把《心经》逐句解说一番。宏用和众比丘尼向我躬身致谢。【古人不允许学者给出家人讲经,是因为学者是从知识分析出发的路线,而修行人则是从亲身体验的路线,互相搞不好就会南辕北辙。如果是亲身体验的学者,则另当别论。但大胡子看来走到不是那条路。】正要离开的时候,宏用告诉我,净慧托她带话,邀请我参加念诵《大般若经》的法会。我本来另有打算,但这样的邀请是无法拒绝的。于是约好,第二天下午我们一起去柏林寺。

   我回到泰德的公寓,等我的朋友莫德伟下班后来接我。莫德伟是美国驻华使馆的一等秘书,曾经和我一起在台湾待过。他接上我,开车出城,向机场方向驶去。德伟的儿子在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读书,今晚他要参加一场学校举办的音乐会。一百多个孩子演奏着各种西方管弦乐器,虽说这是在中国,可是根本看不见古筝、琵琶和二胡之类的乐器。德伟的儿子演奏的是鼓。他们的水平都不赖。五年级的时候我也学过小提琴,不过我真正的爱好是玩弹球——尘土飞扬的户外,铺着地毯的客厅,都是我战斗过的地方。我不禁回想起心爱的玛瑙石弹球,想起当年令人难忘的告别赛。它们曾经带给我太多快乐。我把它们都扔哪儿去了?我不禁出神痴想,自己当年是因为什么抛弃了它们。大概是电视罢。不太可能是小提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1086007.html

上一篇:该发声,还是该缄默?关于“不立文字”——禅的行囊(之二)
下一篇:赵州石桥好干什么用?古今故事背后的故事——禅的行囊(之六)
收藏 IP: 114.253.12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