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言举要》最初的作者,是一位道士兼职医生。因此,这部《四言诀》可以说不仅仅是一部脉学,更含有一些道士修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体验在内。
事实上,中国古代一向是“医道同源”的,也就是说道士而兼职医生的情况非常多见。这是因为中医学的许多精密的观察,必须对身心变化非常敏感才能做到。这也是为什么,《黄帝内经》经常被视为道家核心经典之一。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一书中,也明确地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照查之”。
这就是说,只有借助道家那种内在自我观察的技巧,才能够了解经络这类“无形中的有形”现象。不仅经络脏腑等学说的提出需要返观,甚至对药物作用的研究,也都要借助内在观察。
中医学的药物开发,不像现代医学那样借助作为实验动物的其它物种,乃至借助作为实验对象的其它人类个体甚至患者。中医学纯粹由医生和药物开发者本人亲自服用,内向观察,来完成药物效用的探索。所以古代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中七十毒”的记载。
现代人可能以为这是古人编造的神话传说,但直到现代,青城丹医的传人仍然坚持亲自品尝各种药物、药物组合与炮制方式的效果,借此确定它们的调节作用。因此,这并不是神话,而是活生生的事实。
那么,怎样体验体内经脉的活动、气血的运作状况呢?中医学为此提出了一种“小炼形”的方法。它在平时可以用来调节身体,训练自己对身体状况的感知;生病服药时,可以用来加速药物吸收和作用的发挥,并且体验药物的调节作用。
通常在服药之后,嘱患者平卧,双手放在腹部,随着呼吸让腹部起伏。待呼吸平稳后,于深吸气末试行闭气、提肛、咽津,并随着吞咽动作,体会内脏蠕动和腹腔血管运动。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就可以逐渐学会感受腹部血液循环的变化,并在服药后,观察它对腹部循环的调节作用。
“小炼形”的发明,对中医学药效的观察与确认,对促进药效的发挥,以便以较低的剂量完成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
气如橐龠,
【橐龠,古语,现代汉语叫“风箱”。但到了高度现代化的当代社会,风箱也已经淡出了人类视野。现在如果我们需要一个风源,我们通常采用持续供风的装备。比如通风时用电风扇,制冷时用空调,生火时用鼓风机,等等。
当然,这些不“自然”的供风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现代人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价。风扇、空调导致的疾病,即使在人类对病因非常不敏感的今天也时有所闻。
其中的原因,就是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已经适应了感受强度不断改变的自然风,并学会了对它随时做出调节。与此相比,人类对于持续不变的气流缺乏感受性,因此往往不能及时做出调节。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与此类似,人们对持续存在的“气”也缺乏感受性。因此尽管“气”无所不在,它对我们却几乎没有任何可见的影响。只有当“气”流动起来,而且其强度不断发生变化时,“气”的作用才会变得明显。
所以,本文说气如“橐龠”,指的就是在呼吸的时候,体内“气”的作用就会象风箱一样,有节律的忽强忽弱,往复变化。
风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空气动力学装置,它利用活塞和活门,把外来的往复运动的机械力量,转变成在管道中沿着同一方向流动的气流。尽管这个气流周期性的忽强忽弱,但毕竟它已经变成了同方向流动的风,可以实现送风的目的了。
在呼吸过程中,气息对血脉的作用也象风箱一样,尽管呼吸是往复运动,但血脉流动尽管忽强忽弱,却始终保持同方向流动,不会因为呼吸而不断地顺流逆流交替进行了。】
血如波澜,
【在受到呼吸影响,导致“气”象风箱出口的气流那样,忽强忽弱地周期性波动作用下,被中医学称为“血”的这种现象,也随之象“波澜”一样,忽强忽弱地起伏运行了。
因此,尽管中医学所说的“血”并不局限于就是血液本身,但它显然和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
血脉气息,
【此处再次点题,提醒读者注意,本书所讨论的经络和血,是指“血脉”;也就是,那种既非血液,也非大动脉搏动的某种循环现象。
而本书所讨论的气,则着眼在“气息”。也就是,随着呼吸活动,而产生的某种无形的动力学,其作用则要从“血脉”上观察出来。】
上下循环。
【如果现代读者望文生义,一定会觉得,这明明说的就是血液循环嘛,你在这里故弄什么玄虚?在此,我们还要提醒读者,血液循环的概念是在现代西方医学被介绍到东方时,根据中国文化的语汇找出来的一个加以重新定义的词语。在本书写成的宋代,这些知识根本就没有介绍到东方。因此,不要再犯概念的历史错误。
这里的循环,只是说周而复始。此处的上下,也只是说强弱的周期性变化。好比波浪的那种上下起伏,而不是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的那种上下循环。何况,血液循环也不是那样循环的。
综合起来,最后这两句是告诉读者,血脉在气息的作用之下,就发生了周期性的强弱变化。如果按现代的图示方式画成强度的时间函数,那就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波浪般的曲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