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更古老的中医诊断技术中,对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的诊断方法。于是,就有了青城丹医《分经候脉法》的传承。那个阶段,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要从他身上二十个不同的地方,寻找诊断征象。
在现代人的想象中,古人比较封闭保守,怎么会允许医生探索自己身上二十个地方呢?但这只是现代人的想象。中国文化中上古和中古时期,都是很开放的。只有最近半个千年以来,封闭保守的趋势才开始抬头。
因此,古人对于在全身寻找诊断学证据并没有什么心理包袱。只有近代的中国人才开始封闭保守,甚至还搞出所谓“悬丝诊脉”之类的奇葩技术来。单独把腕脉拿出来诊断,也是应这种封闭保守的倾向,而逐渐受重视起来的。
*************
十二经中,
【在中国文化的阴阳学说中,最初只有阴和阳,即“太极”中产生的“两仪”。随着对阴阳的进一步细分,在《易经》中就开始出现了太阳、少阳、太阴和少阴。此处“少”代表刚刚产生的、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太”则代表已经开始变化,趋向不稳定的状态。
在中医学中,为了处理更加复杂的情形,又增加了“阳明”和“厥阴”两种情况。《黄帝内经》对此的解释是“两阳合明”和“两阴交尽”。这两句话具体如何解释,自古以来学者们的见解各有不同。但三阴与三阳各有经络,就产生了《伤寒论》所讨论的“六经”。六经再分足经和手经,就成为十二经。这些经络各自有自己所属的脏腑,并且左右各一,因此实际上共有二十四条经络。
按照中医时间生物学的顺序,这十二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皆有动脉,
【此处的“动脉”并非今天西方医学所说的那种从心脏发出的、自己会收缩的血管,而是“气动”可以体察的脉。这又是古代汉语概念与现代翻译时借用名词产生的概念之间的差别,读者需要留意。
在青城派《分经候脉法》中,二十部脉包括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注意此处的“奇”应读作“积”,代表不同于正经那种左右成对出现的经脉,而是每一脉只有一条。
根据周潜川先生的著述,这二十部脉是:(1)太渊脉--肺;(2)离经脉--心包;(3)守灵脉--心;(4)趺阳脉、人迎气口脉--胃;(5)青龙脉、太冲脉--肝;(6)龙曜脉--胆;(7)神阙脉--脾;(8)青婴脉--肾;(9)竿珠脉--小肠:(10)庚金脉--大肠;(11)吏仓脉--胰;(12)水曹脉--膀胱;(13)督脉;(14)冲脉;(15)带脉;(16)任脉;(17)(18)阴阳维脉;(19)(20)阴阳跷脉。】
惟手太阴,
【中医诊断学中,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诊脉技术,为什么又会有独取村口这样的情况出现呢?从历史上看,在一本著作中单独讨论寸口,始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在此之前的《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所讨论的都更为广泛。
王叔和为什么对寸口这么感兴趣,现在也已经无法考证。不过,前代的中医学者,经常对王叔和颇有微词。认为他在编辑《伤寒论》时,就搞乱了原文的顺序,而且还羼杂了许多他自己的观点在原文中,显得治学态度很有问题。如果这些吐槽属实,那么《脉经》的编撰,或许也不是很严谨。
总之,我们在读古书时,一定不要盲目信古,而是要有判断的眼光。这也是曾国藩所说的“读书首要在考据”的意思。】
寸口取决。
【后世二十部脉的诊断法,以及《伤寒论》的人迎、气口、趺阳三部脉诊断法几近失传后,医者们不得不在腕脉上下大功夫。久而久之,也发展出了很高明的诊断法。
尽管失去了对全身经脉的具体探查后,这种诊断显得局部而更具臆测性;但由此也发展出了更“唯象”的诊断技术。由于这些技术更加依赖医生的心理判断能力,因此掌握起来更加困难。
这样时间一长,中医诊断学就变成了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的高科技。在大部分普通人眼中,它就成了神秘甚至迷信的代名词。因此,如果要恢复中医学的科学性和易体验、易普及性,重新推广《分经候脉法》这样更为具体的诊断技术可能就很有必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