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广州回来,歇了一会,打开电脑,看到同行提问:“请问一篇文章投到其他期刊,审稿人给出了很详细的意见,但是作者没有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就投到我们这了,碰巧还是送给了这个审稿人,审稿人很生气。这事情,我已经碰到两次了,算学术不端吗?”
随后,同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各自的观点。当然,各自是从不同的角度谈的,都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如何处理”。为此,我也留言发表了我的观点,现公开分享:
前面讨论中的回答,大家似乎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前边的问题尽管上升不到不端的高度,但的确涉及学风问题。尽管是另投他刊,作者不需要也没有义务对前一次审稿意见中“不同意”的部分给出说明,但总应该对“可取”之处给予吸收。
通过对审稿人的“不同”意见的审视,至少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反思”:为什么审稿人会这样理解?从而修改论文,表述清楚,避免审者(读者)误解,提高论文质量。尽管一点不修改就另投他刊,不能无限上纲,说是“学术不端”,但可以也应该对作者进行批评教育,督促作者养成严谨学风——这也是学术编辑的义务。否则,危害是:作者自己失去反思和自省机会,也浪费共同体的审稿资源。
补充:我没说清楚。不是等的问题,也不是一搞两投的问题。是投一个刊物,给出审稿意见并退稿后,作者没有一点修改,就另投一个期刊。新投的期刊接收后审稿,恰巧又送到了第一次投稿期刊找的审稿人。审稿人自然看得出来,上一次他提出的审稿意见“一点”也没有“采纳”。针对这种,退稿时取得审稿意见,而不借鉴、原封不动地又另投的情况,如何看待和处理?
再次补记:看来留言的多是作者,作者多是认为没有问题。看来,作者真的需要读读的那本小册子中的一节“如何面对无理的审稿意见”。“人生难得会自私”是我常说的一句话,这里的关键是“会”。如何对自己最有利?是一时的轻松,是过了就行,还是长本事、增能力、图长远?我不说什么大道理,或者说社会什么责任的,单纯的自我“成功”也需要不断地吸取不同的意见来充实自己。自信,是可贵的,但自信的表现不是简单“固执”。希望我这篇短文,能够有人认同。当然,不认同对我也没有什么损失。我反正是以这样的思维和心态对待,提升和改进自己,哪怕是一点。遗憾的是,现代社会能够诚心给你提建议或者是疑问的人不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