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2日晚上)我收到一位网上朋友的留言,感觉得到留言者的真心。
【赵老师博客同事们都在学习,确实很多博文道出我们心声,谢谢您!发个笑话开心。
地震专家公告:今年到后年,不震就不震,震了就震了,震多少级,震后会知道,震多少次,震后会告诉大家,请大家放心!害怕的就出去睡,不害怕的就在家里睡,并保持正常生活秩序,不要没事瞎传谣言,搞的我们也好恐怖!尽快把多余的房子卖掉,地震来了才知道,不动产原来也会动的,而且动起来吓死人!防震常识:
(1)初一在家睡,十五在帐篷睡,因为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2)可以出家当和尚,但不能睡在庙里,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3)买房子要么选一楼,要么选顶楼,一楼逃的快,顶楼挖出来早!!】
读完这段留言,我除了感觉得到编写者的小小的睿智以外,我感到更多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无奈。严重一点说是抱怨!这也就是人们常常用来开解自己的所谓笑话或者说是幽默有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我天生没有幽默感,我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无奈用幽默来表达。我认为,这并不是“开心的”最好方式。当然,比单纯的抱怨要高级一些,要好一些。那么,我开心的方式是什么呢?今天中午还与夫人探讨过,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放下。
夫人刚回来就从楼下的邻居处得知“新房总算动工了”,问我是不是。我说不知道,我管不了的事我就不关心。夫人说:“我关心,但愿能住上!”是的,有期望就会关心,就会天天盼。住得上住不上,我不在乎,我几乎都忘了新房子与我还有关系。所以,我对开工或者是没有开工就没有过分的牵挂,即使是听到一些情况,也是当作情况了解一下就过去了。还是我总结的那句话:该干什么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遇到管不了、干不了的事是,就将个人的“相关性”解除掉,不要与自己牵涉,这就是放下,关心只能是徒添烦恼。好好花心思考、研究、努力做好眼前的、可控制的事,与活在当下有一定的相通性。
做自己能控制的事。这话你一定不同意。前天与同学一起参加婚礼的路上,同学就说我的说法不对:现在有几件事是自己能控制的?就比方说地震!这一反问,咋看起来很有道理,世上的事多是不由人的意志转移的。别人不会按你的想法办事,地震目前还没有办法预报,我们似乎是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这一点,我十分认同,我喜欢的两本书就是基于这种复杂和混沌的——《不可思议的年代》和《网络的破碎化传播》。在这个看似复杂、不确定的世界上,我们越是拘泥于一点,就越是感觉到不确定,而当你站到系统外边,或者说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还是有规律的。
就说,去参加婚礼。同学是提前安排好、确定座位的。我提前去,就是为了避免没有座位到处转悠的尴尬。确定了座位为什么还会没座位?正是因为“精确”才会造成意外——因为对象不一定都会按着你确定的“方式”行事——这就是不确定、混沌。因为总是有人不按规定报告自己是去还是不去,你没有准备他的座位,结果他去了。他去得早,就坐在你的座位上了,你还不能与他计较,你计较就是你死认真——加个座位就是了。所以,面对这种不确定的办法就是避开。这种事,现实中常常发生,人们也就看习惯了,你就不要嫌“乱”,将乱当作是“热闹”。否则,你就需要控制他,让他在你面前有规律可以遵循。
这个例子似乎不具有代表性,地震你如何躲避?面对地震这种不可确定事件,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是掌握一些常识以便于应急,努力使自己在地震来临时不要犯常识性错误——提前加固房屋、躲到有支撑的空间等等。除此之外,那就是听天由命——放下生死——生就生、死就死,生则喜、死勿忧。特别是,不要没事找事,自己吓唬自己。我记得,512地震时,我的楼下天天有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消息不断,人心惶惶。因为我的房间背对着家属院,开始夫人呆在家里很安心,大家的议论听不到,各种传闻也不知道,就如同人们开玩笑“活在新闻联播里”,自然是没有危机。我是天天上班,不得不听到各种信息,你不听还会有朋友专门向你通报——担心你不知道不防备——其实也没有办法防备。我听到这些,不能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说“哦,我知道了。”人们往往是简单地表达自己的爱,各种貌示关心的信息不断地袭扰,人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不知道是爱还是害?!
其实,不就是一个死吗?在不得不死的时候没有什么可怕的,怕就怕死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临,而时时又有它的消息。如果不愿意受这种煎熬,怎么办?很简单,能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什么可做的,那就放下!
前面那种,传播和阅读诙谐的段子,调侃一下,也无妨。这就如同疼痛时听听音乐,转移一下注意力,烦恼时喝点小酒,麻痹一下神经。这都不是长久的解决办法。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放下!该做什么做什么去,能做什么做什么去,没有必要纠缠在不由你的事情中去,自找烦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