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不久前我读了加拿大著名作家隆纳·莱特的近作《进步简史》(Ronald Wright, A shorthistory of progress),觉得不错,实获我心。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学:这本书是谈人类历史的吗?
李:是人类文明史。它讲述人类进步的简史,着重讲述了几个著名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案例,其主题是“进步自掘坟墓”。第一个案例是克罗马伊人(Cromagnons)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莱特讲述了下面的版本。直立人发展到克罗马伊人后,狩猎技术日趋完善,效率不断提高。他们高效地大规模捕杀大型动物,造成巨大的浪费。这些动物灭绝后,他们又捕杀相对较小的动物。一方面,他们对物种赶尽杀绝;另一方面,他们的人口倍增,不加节制。加上气候环境的变化,终于失去了平衡。最后的解决途径有二:①驯化植物为农作物,把以采集为辅改为以农耕为主,进而发展成了农耕文明,成为后来的主流。②驯化动物,改狩猎为放牧,学会了管束节制自己,不滥捕滥杀,进而发展成了游牧文明。这些转变发生在大约一万年前。比如,在克罗马伊人的核心地区的作物,都在约八千年至一万年前为人类所驯化。注意,研究一再表明,由狩猎变为农耕不是进步,而是退步,是出于无奈:狩猎和采摘只管“收获”,而且食物种类繁多,身体健康强壮,行动自由,寿命更长。与之相比,农耕效率更低得多,需培育、播种、灌溉、耘田,等等,事倍功半,其成果量虽大,类却少,质又低,直至今日仍体现在“肉食优于素食”上。侥幸的是,“狩猎变农耕”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转变碰巧得到了“天助”,否则人类万难成功地变狩猎为农耕:研究表明,地球的气候有时会上蹿下跳,狂乱起伏,在几十年、几百年内就会进进出出冰河期。然而,在过去的一万年左右的时期,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稳定,保证了农业的发展、人类的存续乃至文明的崛起。在过去这好几千年中,地球气候的状态是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我们切不可胆大妄为,触发地球气候的变化。由上可见“进步自掘坟墓”的魔咒:正是猎人猎具猎术的日臻完善,即猎捕业的不断进步,直接终结了富足的狩猎生活。人类狩猎采集时代的最后残留——渔业,随着近年来的大发展,也是如此,比如,它使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完全耗竭。在这里,不是“集小胜为大胜”,而是“成功成功,不断成功,直至灭亡”。所以,这种成功是灭亡的种子。其实,物极必反,亢龙有悔,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接下来的是农耕文明。如果基督教《圣经》所说的伊甸园有个现实世界的原型,那应该就是中东那片名为肥沃月湾的土地。人类在此耕种、放牧、繁衍,到了约八千年前,证据显示该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毁林活动和地力丧失过程,其主要肇因可能是无节制的伐木烧山和过度的牧羊食草。加上其他各种破坏林地的活动,终于使之成为半沙漠状态的赤贫之地,到7500年前,不得不被放弃。就这样,人毁灭了自己的窝巢,不得不流离失所。后来辗转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
第二个典型案例是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文明。复活节岛的巨大石像曾是一个著名的“文明之谜”:光秃的岛上没有木材和绳索,这些几十吨重、十多米高的巨石雕像是如何被竖立起来的?其实,这是一个缺乏自我节制的文明自取灭亡的惨痛先例。研究表明,该岛原本绿意盎然,水源充足,植被丰茂,适宜人类居住繁衍。然而,岛民波利尼亚人各氏族逐渐进入炫耀自己世系的雕像崇拜竞争,愈演愈烈,劳民伤财,砍伐树木,毁坏植被,直至最终把该岛变成了不毛之地。至此岛民仍不知悔改,变本加厉,互相残杀,盲目信仰未来的繁荣。直到十八世纪欧洲人的到访,才让岛民的信仰破灭,向祖先开战,大肆毁坏石像殆尽。对此,考古学家巴恩和弗兰利在其著作《复活节岛,地球之岛》的跋中总结说:“[岛民们]为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放任人口无节制地成长,对资源无度地挥霍浪费,对环境肆意破坏,并且深信他们的信仰将会照料未来。结果导致了一场人口崩塌的生态浩劫......我们需要在更大规模上重复这项实验吗?......人性真的永如那砍倒最后一棵树的人吗?”
第三个典型案例是中东的苏美尔文明。世界上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是居住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这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今日的伊拉克)上使用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创造的,大约在五千多年前。在苏美尔文明持续千年之后,末代王朝乌尔第三王朝做出了与复活节岛民相同的行为:“坚守根深蒂固的信仰与习俗,抢劫未来以支付眼前的开销,并将最后的资本不计后果地消耗在对无尽财富和荣耀的狂热中。运河越筑越长,休耕期越来越短,人口越来越多,过剩的经济资源都集中在乌尔,用来建设宏伟浮夸的建筑。结果是在几代(统治者)的繁华之后,一场生态毁灭的灾难使得南美索不达米亚至今仍无法从浩劫中恢复生机。......苏美尔的千年历史在此划下句号。”苏美尔也没有逃脱“进步自掘坟墓”的魔咒:它成功的灌溉系统像失控的火车,带着苏美尔沿着成功之路,急速奔向灭亡。临终,统治者束手无策,成了暴躁的恐龙,文明终于像纸牌屋一样轰然崩塌。
当进取型文明达到鼎盛时,对生态的索求也最大,此时文明最不稳定,天灾人祸都会使其崩溃,除非有新财富或新资源来支持其增长。此时及后续阶段,文明只能靠向大自然和人性预支未来的方式来维持,持续一个时期后,终会因透支过度难以为继而崩溃。崩溃的起因往往是天灾,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索赔,表现为大面积歉收、饿殍遍野、流行病泛滥等形式,造成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体制瓦解,毁灭的最后一击可能体现为人祸的形式。自然资源严重透支所带来的文明瓦解远比因社会结构不妥而造成的崩溃严重得多、彻底得多。
古罗马帝国和古玛雅文明都是进取型文明,都曾极度辉煌。关于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有很多著述,其中最富盛名的是英国18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吉本的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Edward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empire)。这些著述大都强调政治体系方面的因素。其实,根据现代考古发现,贪大求多、追求奢华的进取型文化观念所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持续退化毁损,帝国核心地区的田力耗尽,是一个主要深层原因。持续千年的美洲古玛雅文明(古典期)在公元九世纪前后的迅速瓦解,也是如此:地力衰竭,森林遭毁,毁田造屋,人口过密,内耗严重,极度奢华,加上外部压力,因而一场旱灾就成了压垮这个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考古学家韦伯斯特(David Webster)在论述玛雅文明瓦解的原因时说:“我们所能提出最具说服力的解释是人口过剩与农作物歉收,再加上政治所导致的后果。”注意,古罗马帝国和古玛雅文明都是科技发达,非常成功,可以说是过度成功,成功反被成功毁。这就是“进步自掘坟墓”的魔咒:聪明的天性,使人成为自身发明的受害者。(古罗马大诗人奥维德《恋情集》卷三中的诗句)。
学:文明都是进取型的吧?难道还有原地踏步不前的文明?
李:持续几千年的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都不算是进取型文明,它们发展缓慢,自我管束较强。埃及文明多次被征服而衰败后又复振,其田野地力的保持,有赖于年复一年尼罗河泛滥的灌溉,直至1950年阿斯旺大坝的建成,田力才日渐恶化。可耕地的短缺,让他们珍惜田地,而不毁田造屋,相应地,人口也远比现代增长缓慢。中华文明从不曾中断,一直持续绵延至今。这离不开其文化体系的超稳定结构,尤其是不重进取而偏于守成的保守观念。当然,中原大地得天独厚的田地肥力,特别适于农耕文明,恐怕也是一大原因。
近现代西方文明无疑是一种超级进取型文明。它的资本主义体制无疑远比古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更具进取性。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现代资本主义所催生壮大的欲望这个“魔鬼的诱惑”下,用科技“魔法”,拼命剥削压榨大自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结果是,一方面资源耗竭,生态坏死,环境毁损,青山不再,绿水难存。另一方面,物欲狂涨,纸醉金迷,人心日益堕落,社会冲突加剧,自以为是,人口暴增。让我们看看世界人口数字:公元二世纪中国东汉和罗马帝国全盛时,2亿;1500年“大航海”时代开始时,4亿;1825年煤炭时代上路时,10亿;1925年石油时代起始时,20亿;2000年,60亿;2015年,70亿。结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和能源消耗都呈指数增长,而人均可耕地面积呈指数下降!“我们此刻的行为,正是衰败的文明在贪念与傲慢到达顶点时的典型表现。”
学:科技也呈指数增长,今后只要我们控制人口,使它不呈指数增长,我想问题大概不大。
李: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关于人口增长,让我们了解一下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Kenneth Boulding)的灾难定理:如果人口增长得靠灾难来抑制,那么人口会持续增长,直至爆发足够大的灾难,科技进步只能推迟、而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一旦发生,灾难将会更大。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9:资本主义与个人主义 10:资本主义的修正与回潮
13:西化、现代化、全球化 14:现代化的本质
15:文化全球化? 16:妈的奶贼腥
19.“化私为公”的隐形手 20. 进步的魔咒
与师生漫谈科研文化
5:生命的延续 6:成功与否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1:科研的战略、战术和战斗力 2:选题三准则:趋喜避厌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原文出自: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科学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