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科学网上兴起一小股谈论研究生是否必须参加学术研讨会的话题,就我个人参加过的学术研讨会来看,国内的学术研讨会只有一少数值得参加,更多的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规定研究生必须参加研讨会不妥,把读研阶段没参加过研讨会的硕博士说成是“闭门造车”,“读博士”更不妥。
我本科就读于地方普通学校,但属于勤奋上进之人,大学前两三年但凡学校举办的与我所学专业沾边的,或者与我所学专业无关但我感兴趣的讲座我几乎都参加,若是校外牛人的讲座,即使逃课我都参加。但逐渐发现其实这些讲座很多都很无聊,听着听着就想睡觉,出于对演讲者的尊重,不好意义中途退场,往往硬憋到结束,到了大三、大四听讲座的热情有所减少。莫非与普通学校名气挂钩,普通学校的学术讲座水平要低一些?若是这样,名校的学术讲座是不是应该比较有水平一些?本科毕业如愿考取了东北一所985高校的研究生,进入重点高校后,听学术讲座的热情又高了起来,逐渐又发现,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学术讲座其实是差不多的。毕业工作后也参加过一些学术讨论会,其中有一次还是“骚客满座”,有六七位院士参加,还有不少企业里的总工,高工,是我目前参加过最盛大的学术论坛,但仍然兴致而去,失望而归,会上昏昏欲睡。总结我参加过的学术讲座/研讨会,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预测房价、算命型。这类讲座有如下几种八股式题目 :“某某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某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类讲座其“现状”或许还靠谱一些,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跟预测房价和算命没多少区别,大家都敢说,反正不用负责任。当时说得飘飘然,若干年后大家都忘了,不提了。
二、科幻小说型。我所了解的这类讲座一般在超精密制造,云制造,智能化工厂等领域,可用“高”,“精”,“尖”来形容。最近一次听这类型的讲座是去年上半年,华南某985高校机械学院教授讲“云制造”,中间休息时那位教授还跟主办方说:“让企业的人听听这些前沿的东西也好”,我听到心里偷笑,这些假大空的东西忽悠一下在校学生或许还可以,但离企业实用化太远,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对这些肯定不敢兴趣,太超前了,只可当科幻听。中国高校工科教师普遍没有工业实践经验(至少机械专业是这样),连对工厂的物料管理的理解都还停留在课本上,却来讲“云制造”,“数字化工厂”,不是空中楼阁又是什么?
三、推销产品型。这类一般是介绍他们的团队怎么样,申请了多少项目,有多少经费,发表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专利,成果在什么行业或企业得到推广,往往还做到用数据说话,但却很少介绍实质性的东西。如果在企业举行,最后一般会给出联系方式,希望搞合作,如果在学校,最后会欢迎报考研究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