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baiyang

博文

为学须刚与恒——记一次跌宕起伏的投稿经历 精选

已有 5262 次阅读 2022-3-21 21:2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为学须刚与恒——记一次跌宕起伏的投稿经历

作者:汪磊(本博主所指导博士生)

(前言:折腾了8个月才接受的一篇稿件,学生和我都感慨良多。虽然过程有些抑郁、不满、失望、甚至愤怒,但风雨过后才有彩虹,还是要感恩和庆幸这段难得的人生际遇!学生汪磊博士特意准备了这篇长文,既纪念过程的曲折,也希望这段经历对他人的科研和投稿有所裨益)

 

2022218日凌晨055分,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我突然收到导师的转发邮件“Final decision on ES&T manuscript”,顿时一阵激动,虽然对结果已早有预感,但直到看到那句期待已久的“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manuscript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心中依然久久不能平复,思绪万千。

回想过去三年的研究、10个月跌宕起伏的投稿过程,果真是应了那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以下是与大家分享的经验教训与思考,按照时间序列分为五个阶段,为大家一一道来:

 

第一阶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篇文章研究的现象是20189月发现的,但限于当时的知识背景不完善,对这个实验现象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实验异常阶段,加之当时正在返修另一篇文章,便搁置了对它的进一步探索。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把它做成什么样子,只觉得这个现象别人还没有报道过,可以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探索。直到手头上的工作忙完,才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现象的内在涵义。随着相关文献的积累,我们对这一现象背后反应过程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起来,该现象对传统的自由基定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出现有传统方法缺陷的同时,还能指导今后相关研究更准确地测定自由基!于是在2018年到2019年我便开始了系统性的实验研究,待到2019年春节结束,该现象的核心实验数据已初见轮廓。经过与导师的讨论交流后,又进一步的完善了实验计划,最终在2019年秋天完成了所有的实验数据采集工作。彼时我还申请上了CSC,打算在国外交流期间与外导合作,完成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可谓前途坦荡。

然而,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19年申请签证时,我碰上了孟晚舟事件和中美贸易战,签证先是被延误了三个月,随后又是以应申请工作签为由拒签(exchange student竟被要求申请工作签?)。待到准备尝试第二次申请,疫情来了。而我,在武汉。看着铺天盖地的报道、楼栋告示里确诊的邻居名单、小区里进进出出的救护车和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五味杂陈之余只能默默隐藏掉电脑里那个被命名为dream的文件夹,然后打开那个名为doctoral dissertation的文件夹。2020年,那些数据、那个偶然发现的现象、那个梦都与那个文件夹一起被隐藏起来了。

待到尘埃落定,穿上黑红相间的学位服,已是2021年的春天。这年春节我没有回家,苦熬三个月,一气呵成的完成了封存一年的实验数据分析与论文撰写。随即投出,最终被转投至ES&T并送审,七月返回了一审意见。一审的三位审稿人对这篇文章发现的现象十分感兴趣,均做出了正面且详细的评述。根据审稿人们的评述风格可分为梦中审稿人A、理想审稿人B和带你认清现实审稿人CA的评述均为溢美之词,提了几个关于格式和遣词造句的问题,回答起来真可谓心情舒畅,恨不能每位审稿人都如A般人美心善。B的评述更是切中要害、直捣黄龙,提出的问题现在回味起来都依然发人深省,每每阅读B的评述内容都会感觉他/她在follow文章的同时,不断的思考如何帮助我们提升现有的研究。折服在B对我们研究的见解之余,我们也不断的根据他/她的建议去完善研究内容,不惜耗费数周修正模型、对文章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等,最后单答复B的审稿意见就写了17页,可谓是尽心尽力。C的一审评述中规中矩,首先是对研究发现的现象给予了肯定,然后在未验证我们提出的模型的前提下,要求应用传统模型模拟本研究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最后强调研究中pH升高会溶入二氧化碳可能导致与本文类似的实验结果等细节问题。为此,我们对选择模型的原因做了详细的说明,也补充了实验对C提出的质疑进行了评估与答复。手握三个yes的审稿意见,加之不遗余力的答复,我脑海里想起的是李叔同那句: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二阶段:忽死梦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本以为editor看了一审答复意见后会直接接收,但还是送审了。感叹ES&T对稿件要求严格的同时,也未曾对即将到来的好消息有过一丝怀疑。然而,每个立起来的flag都是一厢情愿,打脸来的如此猝不及防而又顺理成章。二审意见是20219月中旬返回的,AB对文章的修改十分满意,建议接收。C一反一审时的正面评述,不但不提我们已一一答复他/她在一审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反而基于B评审人的一审意见对我们的研究进行了新的否定,并认为我们的研究没有意义,文章逻辑组织的也有问题。众所周知,羟基自由基寿命短、活性强,以目前的手段我们很难直接对其进行测定,往往是通过投加淬灭剂等间接手段来衡量其对目标物降解的贡献,而我们发现投加淬灭剂可能会提升体系内自由基的含量并促进目标物降解。C与我们主要争论的点在于,如果投加的淬灭剂浓度足够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真的会对目标物质的降解造成影响。由于目前没有仅与羟基自由基反应而不参与其它反应的理想淬灭剂,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构建模型对这个过程进行验证与说明。为了争取C的认可,我们随即使用了C在一审中推荐的传统模型对争议点进行验证。模拟结果显示,我们发现的现象对羟基自由基检测的影响在理论上是存在的!欣喜之余,我们对争议点进行了答复,坚持了我们现有的研究框架和结果,补充了验证模型结果,随后再次返回了修改意见稿。这次,我们对自己的研究依然充满信心。

 

第三阶段:山重水复疑无路

三审意见是202111月中旬返回的,一同返回的还有编辑“拒后重投”的通知邮件,等同于文章被拒稿了。收到我导转给我的邮件时我是心若死灰的,如今这结果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感觉如同临门一脚、胜利在望,却要求重新再赛。三审中只有C的意见,核心观点一是认为我们的模型不准确,因为实际操作中淬灭剂的量足够大,因此我们通过理论证明的差别可以忽略;二是认为我们在文中没有必要使用两种模型来说明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C认为的“实际操作无差别”和我们坚持的“理论上有差别”实际并无本质上的分歧,更像是各说各话。我们很苦恼C看不到理论上存在差别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反省可能是我们没有表达到位。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其实文中两种模型想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各司其职,互不冲突,将其作为拒稿理由实在让人信服。我导对这项研究给予了厚望,因为这样的原因重头再来实在心有不甘,于是当天就给editor写了邮件,陈述了问题所在,并提出我们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做好答复。Editor很快给了回信,他解释给拒后重投是因为觉得一个月的大修时间对我们来说可能太短了,所以给六个月,如果我们认为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修改,也可以改成大修。于是乎,三审的结果再一次改为了大修。这次修改,我们字斟句酌答复了C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力求全面表达出我们的看法,同时通过模拟在不同浓度淬灭剂条件下差别依然存在的展示,来试图获得C的认可。对C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做出了让步,删除了文章中我们自己构建的那个模型,只保留了C认可的模型,并在之前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和完善了C认可的传统模型,重新调试好的模型跑出了与二审中一致的结果,说明我们通过实验现象做出的推导假设是合理的,这样我们才稍稍心安下来。整个模型的调试过程耗费了两周半的时间,临到截止日期当天,稿件才返修完,至此已是202112月。

2022122日早上我们再次收到了拒稿信,C仍然坚持认为“实际操作无差别”,并再次以此拒稿。看到我导转给我的邮件时我如五雷轰顶、呆若木鸡。其实,每个环境人心中都有一个叫ES&T的梦,自从十一年前我听了“二十一世纪是生化环材的世纪”的箴言,入了环境工程的战场,就不曾断过这个念想,即便后来也发了不少好文章,但依然还是对ES&T心有憧憬。本以为这次可以实现梦想,谁知却成了离它最近的一次机会罢了。我导还在微信上安慰我,这次运气不好,转投其它刊吧。收拾好心情,我也只能按照下一个目标期刊的要求准备稿件,毕竟生活还是要过下去,做出来的好成果还是希望同行能够看到,互为助力。

 

第四阶段:柳暗花明又一村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五天,我的稿件格式修改的也差不多,准备再投了。我导却突然让我将之前的答复审稿意见和稿件发给他,原来他向ES&Teditor再次提出了申诉。我导给编辑写的申诉信十分尖锐,不仅表达了我们对C反对理由不充分的不满,还指出了editor在评判稿件时的不足,可谓先礼后兵、有理有据。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为了维护期刊的权威,历来申诉的结果都不会太好,心存侥幸之余也只是希望借此机会探寻在文章投稿过程中审稿人、编辑和作者们之间的平衡点。出乎意料的是,ES&Teditor当天就给了答复,并对我们的论文做了拒稿说明和评述,指出他希望我们能在正文中提供论据支撑我们发现的现象。实际上,我们关于这个观点的论据都放在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中,仅在答复意见中注明了数据位置,但他似乎不太了解,因此做了误判。基于此,我们汇总了前三轮所有的修改文件并指出了论据所在,editor查阅后就将拒稿改为了小修!如此看来,未将答复争议点的关键图表和数据放到正文,而仅放到supporting information中,是此次投稿经历的一大失误。所以,各位看官,在答复审稿意见时,对核心争论点的修正一定要在正文中有所体现,避免文章被“误杀”!此后,我们根据editor的意见和C的终审意见进行了小修,返修后便出现了文初那一幕。

 

第五阶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想C审稿人虽然认为我们的模型没有问题了,但一直坚持认为淬灭剂的投加量导致该现象的影响太小,意义不大。但实际上,我们构建该模型的目的从一开始只是为了验证影响的存在,而不是为了说明淬灭剂投加量的影响大小,且本研究中也发现了包括投加量在内的多项环境因素均会在淬灭实验中改变影响的效果,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它可以成为一个否定全盘的“瑕疵”。此外,即便微小的理论差别也是一种差别,不能因为实际操作时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差别的存在。而C纠缠于此并以之否定整个研究,由此也看出审稿人C其实更在意自己的权威地位,而不是文章本身的创新性,这并不可取。不过他对细节的坚持也加深了我们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这是值得我们尊重与学习的。

回想第一轮审稿中的B审稿人,在初审时发现我们对本研究的一个核心反应理解有误,在指出该问题后,B还对文中由此理解偏差导致的可能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为纠正这个错误,我们重构了之前的模型,并修正全文,耗时颇多。B对文章逻辑也做了建议,认为文章最后一个章节在逻辑上起到的是衍生作用,而不是必要环节且存在难以解释的现象,建议删除。我们在答复时指出了该部分内容是为了验证在不同实验环境中都能观察到我们发现的现象,并基于以往的研究对异常现象给予了解释,最终针对两个问题的答复均被B接纳。相较而言,同样是有坚持也有妥协的答复得到了B的认可,却遭到了C的反对,不禁让人意外。其实答复审稿意见是审稿人和作者就研究本身展开讨论,并求同存异的一个过程,双方都可能出错,但审稿人和作者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答案,才是审稿意义之所在吧!

好在处理本文的editor是一位能够充分权衡文章意义、经验丰富的学者,才最终让这篇文章起死回生。对于作者而言,在返修过程中有时候一味的妥协也许换来的并不是认同,反而是适得其反的结果,例如在三审返修时,我为了迎合C审稿人,选择了妥协与接纳的语气。我导对我的答复稿件做了全面的修改后,将答复意见修正为有理有据、适当坚持己见的行文模式,这是打动editor做出更改决议的一大重要因素。在文章经过数轮修改后被拒稿时,作者应该对自身的研究有充分的自信,思考文章本身的亮点是否能做到瑕不掩瑜,争取申诉成功的机会。其实国人在投稿被拒后往往会选择转投它刊,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性。毕竟,一项好的研究,值得我们为之全力以赴。也愿所有的全力以赴,都不被辜负!

写在最后,是要感谢我导在这项研究中对我的塑造、培养与启发。从研究伊始到成文、再到投稿的全身心投入,刻意的煽情只会显得有些多余,但仅用文字来表达感谢又显得苍白。唯有带着这份感激,在当今社会青椒难为之时,继续投身科研,将其言传身教之精神传承下去,方能不愧于这份真心吧!

 

第一阶段(实验、成文、投稿、至ES&T一审结果、返修)

第二阶段(ES&T二审结果、返修、三审拒后重投)

第三阶段(第一次申诉、三审返修、再次拒稿)

第四阶段(第二次申诉、编辑comments\四审、返修并接收)

第五阶段(感触)


稿件标题和链接:

Wang, Lei, Boqiang Li, Dionysios D. Dionysiou, Baiyang Chen, Jie Yang, and Juan Li. 2022. "Overlooked Formation of H2O2 during the Hydroxyl Radical-Scavenging Process When Using Alcohols as Scavenger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6 (6):3386-3396. doi: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1c0379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5099-1330461.html

上一篇:挖自由基理论墙角系列论文二:使用醇淬灭剂鉴定羟基自由基的一个问题
下一篇:应鼓励创新且追求实际
收藏 IP: 202.60.133.*| 热度|

11 郭战胜 黄永义 赵志宏 靖常峰 刘军辉 陈贶新 帅凌鹰 汪运山 孙颉 姚伟 周浙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