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反馈:公立学校会损害孩子们的性格么?
王永晖
这是接上一篇博文,当时座谈的幼儿园家长们面临幼升小抉择,担心如果去了公立学校,会对孩子们的性格有所伤害。
其实,这些家长们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肯定百分之百都是公立学校成长出来的,但是,我们当年所受到过的小学教育,跟现在的小学教育又有很大不同,社会上又有很多民间教育类学校宣传公立学校就是地狱,作为广告来吸引更多的家长们送孩子去他们那里。
广告做出来跟学术文章肯定有很大不同,但是威力比学术文章要大得多。我自己的观点是,没那么可怕,内容见上文。
最近因为跟一位印度密码学家吃饭,他同时带了他高一年级的儿子访华,让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一些感触,觉得上次的回答还不够完善,所以又另成此文。
那位高一的印度男生,表现跟我所见到的大陆男生相比,差别很大,怎么说呢?就是元气非常足,他应该属于雅利安脸型,很帅,关键在于大人们一起说话的时候,他敢于插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见解的时候,内容不用计较,但他的姿态是成熟的那种,为中国男生所少见,大学生里面也少见。
这一定是学校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因为男生的父亲也是蛮传统的,有时候会对孩子的发言不耐烦,稍微有一点的那种,毕竟在饭桌上,我之所以这么判断的另一个原因是,毕竟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很多。
相比起来,中国孩子的唯唯诺诺,恐怕也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如果说这是“性格”,那么家长们的担忧也确实需要考虑。
不过,唯唯诺诺在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也没什么不好,让孩子们富有元气,主要的好处是在国家层面,即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位印度孩子上的是私立学校,每年学费500美元,全英文授课,学校没有外籍教师,所以虽然肯定是精英教育类型,倒也不算贵族学校。
印度跟中国一样是第三世界,具有可比性,就某种意义上来看,它的教育做得不差,ITT很有名,美国高科技公司有相当比例的工程师和高层管理者是印度人,百分比上看比中国人要强出不少。
如果一个美国孩子这样,可能还不会让我这么受触动,所以不得不让我反思我在那个座谈会上的观点。
虽然,我仍然认为性格上谈不到有非常巨大的损伤,但是中国绝大多数学生被教育的没有底气,唯唯诺诺不那么成熟,倒是有点那么回事,这里就不举例说那么些闲话了。
其实主要是角度问题,关键还是看各位家长自己在乎不在乎,有很多孩子的唯唯诺诺,说不定也有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结果,滴水也能穿石,何况孩子乎。
但我喜欢的,还是元气十足的孩子,敢于在大人面前说出自己观点的孩子,内容的对和错并不重要,关键是这种意识。
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不是在扼杀这种意识,是不是训练孩子们从小揣摩老师的意思,养成“人精”而失去“元气”,恐怕确实是值得有识之士担忧的吧。
其实,公立学校最让我担忧的还不是“性格”,而是我越来越发现,公立学校现在这种教学方法,会不会把孩子们越教越“笨”。
这方面,需要严谨的估计,但是教育是个实际的事,没办法像数学那样在纸上推演,我也只能是心存疑虑。
但是,现在的民间教育口号喊得凶,恐怕也没见哪个做得有多好,甚至比公立学校还要很差。
幼小阶段,主要是智能的训练,习惯的训练,习惯不用说了,智能的训练,其实不需要占用很多的时间。
像数学的背九九表和口算,每天十分钟就可以了。
语文的认字、写字,比如说我们书法老师所教授的书法基本功,孩子们们每天练习的时间也就十分钟,有些基本功非常简单,但需要每天坚持,比如说执笔姿势,我自己的个人观点,孩子们完全可以四岁开始的时候就练,每天画画完后,再练一两分钟的执笔姿势(很多成年人包括教育部指定的小学书法教材都是错的,这个在学术上是可以肯定了),这样岂不是便利于孩子,不用将来长大了再去把错误的改正成正确的。
这种教学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孩子,但如果有5%比例的孩子可以,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了。
其实,类似这些,都是基本的智能训练,花不了多少时间,关键是每天做,每天坚持给孩子的大脑一个这方面的刺激,我相信(手头上没有科学依据),孩子的大脑就会朝这些个方向发育,所谓天才,也很可能是小孩子自己歪打冒碰对了就一路走下去了。
所以说,体育课,是幼小中大四级教育的必修课,每天进行,不仅健身,但可惜的是,它同时对大脑发育的作用促进有多大,每天的量应该是多少,同样没有科学依据。我相信,这个量绝对会大于中国很多家长教师学生的估计的,恐怕应该是每天加起来至少3小时,因为人是动物,这是最基本的,寒暑假另算,那时候应该主要做一个动物。
那么剩下来的时间,再是语文和绘画课程,数学和科学课程,外语和音乐课程,这是我总结的三大类课程,在课程时间表上做最根本的改革。除了基本智能之外,把内容上的基本理解能力弄好,或者说,这些大块的时间可以非常好地用来注重于兴趣,让孩子们使用所喜欢的材料和方式进行学习,跟智能训练的短时高度集中不同。。
这是我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我目前无法证明这种想法的正确性,我在猜想,将来是否有这样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尝试使用这样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孩子们既学好了,又玩好了。
学好的定义,不仅仅指应付高考,更指孩子们高考之后,乃至博士毕业之后的发展状况,若真能证明或证伪,这样的教育实验就很有意义,岂不是要证明目前的教育实在滑稽可笑,或者说极端原始,至少是不上心。
我始终相信,教学方法乃至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是有巨大的影响的,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有很多人花的学习时间非常多,却效果并不好,可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却逼着我们的孩子去往那种“愚笨”的方向走。
所以,与其担心性格上的影响,我倒是更担心教育体制的“愚民”效应,进去了,按照它的方法来,可能本来挺聪明的孩子,最后也越学越不愉快,越学感觉自己越笨。
其实,本来可以不是那样的。
但是,这些也仅仅是我的猜测而已,好的学习方法,在过去也都是局限在个人感悟里面,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属于歪打冒碰,某些孩子属于生而知之,总之过去的老师管得比较松,孩子们就有更多的多元性尝试。如果现在把过去秘用的优秀学习方法,拿出来施放到一个比较大的学生群体,这样的实验似乎少见,起码我还不太清楚。
像搞过八中少儿超常班十几年的王春辉老师告诉我,他认为八中少儿超常班的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适应西城区30%的学生(因为他比较了解的是北京西城区的孩子情况)。
八中少儿超常班,每年3000多个报名孩子中选出30个,肯定聪明程度非常不一般,但是就教学方法来说,教学方法其实是有更大的普适性的,我感觉王春辉老师的说法,很可能是对的。
虽然我自己还是认为,真正聪明的,足够国家花精力投入进去的也就5%,中国因为要应对出国留学的人才失血,比例应该更宽一些,8%就够吓死美国人了。
执政党提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对的,否则不就是做拦路石了么,这是用数学的反证法思想稍微想一下就可以得到的。
伟大复兴,复兴的还是人才吧。
我们的精英教育,将来是交给私立学校做,还是保留很大一块儿在公立学校,当前恐怕是一个十字路口。
国家政府,应该支持精英教育,搞真正的精英教育,不能像印度那样,孩子们只有去私立学校才行,还好价钱还不算贵,但是中国就是民间教育的价格已经够家长们吃一壶的了,更别说即将到达凡间的私立精英教育。
我们中国,在教育方面,恐怕还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较好,当前奥数这么热,这么扭曲,归根结底是国家/数学家不作为退出小学数学精英教育。
不能全盘资本主义吧。
延伸阅读:座谈记录:公立小学是否是地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