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校园体育设施和财务处报账流程
Google Doc保持最新文字更新
从Stanford(公派访学一年)刚回到首都师大一天多,带着四岁半的儿子在校园内徜徉,感觉很不适应,好像从天堂落回了人间。这种实际存在的超大差距,有些是无法短期改变的,如建筑环境、空气质量,需要更高层面的努力和更长时间的耐心建设。
而有些差距,实际上事在人为,是能很快改变的,举例如下:
1. 校园内的所有体育设施,Stanford大学是免费提供给师生的,对于像我这样的访问学者也是如此,甚至对于我的家属,妻儿暑假过去呆两个月,也是给办了免费的使用卡。
a. 但是首师大校园,一些体育设施对于本校师生来说,如游泳、羽毛球、网球...,都是要收费的,价格不低,对于教师家属,而且还要收更高一个等级的费用。我的一位同事,在国外获得博士和工作后来到首师大工作,就改变了他原来在美国每天游泳锻炼身体的习惯,因为在首师大反而游泳太贵了,他只好跑步。但人年纪大了,其实跑步并不是很合适作为常用锻炼方法,容易产生损伤。
b. 另外,首师大校园的塑胶操场、篮球场,并不是全时开放的,早上开一会儿,下午开一会儿,其他时间就把门关上。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极大地影响了师生们的体育锻炼安排。
这些,其实都是很容易改的。首师大应该不是没钱,实际上,那些体育设施收上来的钱,是毛毛雨,也许有助于局部单位的增收,但对首师大整体经济,毫无意义。体育设施做到师生和教师/研究生家属免费和全时开放,应该是不难的。
2. 网络建设,这个是大家众所周知的。问题还是存在于两点,a. 一个是收费问题,b. 一个是软体建设问题(硬体需更多的投入资金,如网宽和全校无线覆盖,所以尚未提及)。实际上,有研究专家指出,教改(以及医改)的重要“抓手”是信息化技术,对此的成本投入,会带来整体成本的降低,和效度的大大提高。
这个以前就说过,这里就不详说,仅作列举。
3. 财务处的服务流程,中国人多,一个系里面教师也多,肯定不可能像国外那样,把所有老师的报账都交给系里的财务秘书来做。但实际上,财务处也应该改革一下它的报账流程,从而节省广大师生们的报账时间,平息因此产生的不良情绪。
a. 信封式报账取消排队等候,报账人完全可以把所有报账材料,放到一个大信封里,让大信封替代报账人在财务处排队,等待处理。
也许报账材料中会有不符合手续的地方,那完全可以暂停这个信封的报账,打电话通知报账人重做,财务处也会提供报账说明材料和报账解说员,大学师生是高智商群体,这些是很快就能做入正轨的。
实际上,现在报账不仅需要排队,事先还要把账目算清楚,这个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硬性规定。老师自己把报账材料,按报账要求整理好,贴好,这是应该的。但具体账目,完全没有必要非要老师自己算出来,这个对于非财务专业的老师们来说,非常消耗时间,我每次都要算好几遍,每一遍数目都不一样,最后只好放弃,大概取一个值,还是由财务处老师的计算来最终决定数目,与其如此,何必一定要我算出来呢。当然,有些老师愿意自己事先算出来,那也可以,若财务处算出来的钱跟其不一样,可通过电话/电邮/办公系统通知,重新办理就是了。
财务处报账信封,建议使用环保型设计,从而允许重复使用。这个设计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信封上正反两面,都印上宽行打印线,分列写上对应项目名称,如使用人姓名、系别,目的人姓名,系别,和相关事由/时间。Stanford的信封,正反两面,我拍照如下:
正面:Interdepartment Delivery // Note Cross out entire line when received and re-use untill all lines are full // Date/Deliver to/Department/Sent by/Department
背面:Use Other Side First // Date/Deliver to/Department / Sent By/Department
不明白,信封上打几个孔,是干什么用的。
采用信封式报账后,老师甚至都可以不用跑到财务处,直接交由学校内部的信使传递系统,或者交由系里财务秘书,集中传到财务处。
b. 银行转帐为主,提高财务安全性。现在财务处科研项目报账手续,理论上来说,可能会导致不安全因素的,这个虽然简单,大学老师都知道,但不能公开讲。其实,与其用现金发给报账人,不如直接通过银行转帐,将报账金额,直接转到项目负责人的指定银行卡上。这个不仅节约了财务处的运行成本(不用储备现金),提高效率(提款处不用数钱,操作更简),更重要的是,指定银行卡绑定于项目负责人,不管是谁来报账,报出的钱,必须先转到项目负责人的银行卡上,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管理的财务安全。
事不过三,这个建议书里,仅提这三点,其它,如校园内为教师幼儿子女的场所服务,后面博文会介绍Stanford所在硅谷地区Palo Alto市的幼儿场地的文章和照片,这里就不说了。
改革开放后,出国的人很多,回来的也不少,为何我们的工作流程还是跟那些国外名校规范差别很大呢?按理说,位低权轻之人,很可能觉得自己说出来也没用,干脆就压抑住自己,不说,多做好自己的事(其实能不能做好也难说,只是采用这种心理逻辑而已)。但是位高权重之人,出国留学/访学的,比例不在少数,为什么情况还是这样呢,真是一个谜题。
但不管怎样,即使位低权轻之人,我想还是应该说出来,提出来,提也许情况还是照旧,但不提,则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