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界等高科技人士对子女教育的新式学校的期待?
王永晖
这里的高科技人士,也包括大学教师。
我挺好奇的,因为这些高科技人士,对于子女教育的期待,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动力之一。
国内超常教育的领军,施建农教授提出的口号就很好,“体育为基础,德育为核心,培养创造精神为重点”。不知道,这个是否能为高科技界人士所共同认同。
-----诸葛越新书《未来算法》----------------------------------------------
诸葛越:Daphne Koller, Coursera联合创始人,当时快要读完博士,是我们为数不多的女生的小组长。年轻的一代学生,隔壁楼的黃仁勳刚毕业创立英伟达(Nvidia), 杨致远(Jerry Yang)和David Filo趁Hennessy老师休假期间做了世界万维网最流行导图雅虎(Yahoo!),和我坐在同一个cube的同学是谷歌的创始人Sergey Brin,等等。
----------------------------------------------------------------------------
这些字里行间,其实可以隐约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因为文革的原因,我们这一代国内学者和高科技工作者,想达到国际最顶尖水平,是极为困难的,在各个行业领域,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当年我第一次到美国,在Stanford大学访学一年之时,住在Palo Alto镇上,看着孩子们欢声笑语在草坪上玩耍雀跃。我就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跟国际水平能有多大的差距,是从小孩子起就定下来了的。
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呢?因为高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接触的眼界比较宽,也更国际化,所以在他们心中,对于子女的未来教育,无疑是要拿在国际视野上去看的。
诸葛越的这篇书序,无疑反映了这种心情。就是不知道,这种心情在业界的普遍程度有多大?
不过,即使从国际范围上来看,真正好的新式学校也少,也都各有各的不足之处。所以,这里不能照搬国外的名校,而是重起炉灶,从原理上去探讨。
我在博文姑妄言之: 美国数学教育战略定位的失误中言到,我们中国的教育比较务实,主要还是期待地培养出打工者,或者说,高级打工者,要有一技之长。
IT界,高科技行业的人士,应该是未来新式学校的一个独特家长阶层。就我从朋友那儿了解到,目前北京的国际学校,家长阶层主要还是,富贵阶层和商人阶层。目前IT界的薪资越来越高,很多家庭背景普通的博士们,一旦毕业就是高薪,靠着勤奋获得了比较好的前程,他们的个性特征,成长之路,跟富贵阶层和商人阶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就中国的广大背景来看,一技之长背后的学习,即数理科学门类的学习,仍为重中之重。这是当前新式学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中国国情,跟美国很不同的地方。
诸葛越的新书书序,其实还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她曾经的同室,就是Google的创始人,那就不仅仅是高级打工了,而且是世界级企业和力量的创始人。
说实在的,绝大多数人,包括绝大多数大学教授,其实都是打工的,真正的创业者很少,在数学界科学界,有那种“创业精神”的都是大师,创出一个学派甚至一门学科出来,其余的,都是跟着混碗饭吃,当然混饭吃也是分级的,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四级。
我们的新式学校,既要重视培养一技之长,同时又要注意,培养未来的领袖人物。这种领袖人物,在现代社会,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时候,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创造精神了。
真正的比拼,还是得靠创造精神,而不是文史小说中写的那些勾心斗角。
没有创造精神的一技之长,那就始终只能是一个打工的了。
以终为始,勾陈提要。我们再以此倒推,我们希望建设成什么样的新式学校。
我在博文未来教育体系的建设原理:人才培养规律的两端对称性提出一个观点: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的培养,注重在两端,一端是博士生阶段,另一端是幼小阶段。
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在美国数学界叫做“Moore教学法”,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词,是从一本传记《我要作数学家》中知道的。
不过,就我了解的情况来说,即使是认识的一位中国超级数学小天才,也未必很好地使用了这种“Moore教学法”。即,因为这些小天才们特别聪明,所以可以在学习数学课程时,看懂一个定理的条件和结果,把里面牵扯到的定义,和相关预备定理都知道之后,证明过程由自己来想,自己来证,相当于重新走一遍过去数学家的发现之旅,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吧。
这种走法,当然不可能对于所有的定理都弄。谁要这么干,就会像《美丽的心灵》中的纳什那样,最后疯掉的,对脑力消耗太高。
数学本身就很难,中国的数学小天才们还是挺有能力的,但光是看会的,只是在培养出知识上的盗版人才而已,没有体会过发现之旅的艰辛,到了博士生阶段进行创造的时候,就会眼高手低,力有不逮。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说的道理其实也是,想要进行创造,搞出大东西,必须从头开始就得采取这个态度、精神。不可能,之前读书十四年的时候,都是模仿和盗版,到了博士生阶段,就突然会创造了。创造得从“玩泥巴”开始,数学界现在把它称作玩“Toy Model”。
目前的新式学校,在培养数理方面的思考比较少,这也许跟数理学科的人士参与较少有关。...
所以说,新式学校,要在未来站稳脚跟,一定要重视数理学科的学生培养。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语言,要掌握这门语言,至少要入门。入门的标准是。。。(数学家和科学家以及高科技工作者们定吧,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数学教育和科普工作)
人类有三大符号语言:自然语言(例如汉语和英语),数学语言,音乐语言。我们现在一般说什么天才之类,都是指后两种,因为第一种人人都是天才,物以稀为贵,也就没有天才了。
数学教育,在未来遇到的困难仍然将是,供不应求,培养出来的数理人才,不会像文员那样,导致社会无法安排。所以,有能力培养出好的数理人才的新式学校体系,必然会繁衍壮大。
我们光培养出数理科学上的打工者,势必格局也小,那么怎么样培养出未来的领袖人物,具有巨大的创造精神。
除了前面说过的Moore教学法之外,我在博文高中PBL项目所应具有的特征,提到的意思,其实就是培养“狠角色”,能把一件事情像狼一样咬住不放,能做深做透。
光有情怀不行,光把学校搞成温室也不行,人类发展到今天,不再打打杀杀,越来越和平,所以,家长们希望学校像温室一样,给孩子们提供最理想的环境条件,这是人之常情。
学校最终是要给社会提供人才的,父母是龙是虎,自然不希望孩子不成器,无自力更生的能力。所以说,学校作为温室,是实情中的一面,在温室里,即使某些环节像徒步野外之类,弄出“惊险”这些感受,也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是可控安全的,这样才能获得家长们对人类文明的基本认同。
另一方面,知识的挑战,能力的挑战,是跟温室的一面成对比的,新式学校仍然存在着实打实的挑战,只不过从肉体转化到另一方面去了。
文章写到这里,存在两个小小的漏洞。第一点是,如果孩子过早地达到他的学业能力极限,即在某一年级的时候,开始对学业会脑子不太够用了,那么就很难再使用“Moore教学法”,(实际上,当今中国诸多家长和学校是过早地自动放弃)。
这个时候,“Moore教学法”退位之后,学生们可以用到的,就是华罗庚在《数论导引》序言中说到的“复盘”,这是一种自己提高自己素质的好办法,而不能光指望着老师手把手引导来提高。我将之细化为
忆筛×笔记 1. 忆筛格式 2. 证明积木结构图->气球简化图->寻龙探脉图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能够分析的特别清楚的时候,自然也就是打下了创造的基础。对于普通聪明级别的学生们来说,当无法自我探索出证明时,那也只好先把证明看懂了,但第一次看懂还不算,要在以后复盘琢磨,自己能否把证明重新写出来,那才算真正学会了。
第二个漏铜是,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优秀,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这跟家庭不一样,修身齐家是一钉一铆,治国平天下,看得是概率统计。
那么作为一钉一铆视角的家长,如何去支持概率统计视角的学校呢?
其实,主要看的还是学校的生态,是不是一个良性生长的生态,既有杰出人才的校友,同时又有和睦的整体气氛。
我们在最近博文教育体系基石:仁义礼智信的名词解释指出,光是一个教师所具有的职业道德,即他/她所创造出来的和睦气氛,在中国当前环境下,就值得拿高工资,就具有重要价值。
即使某个特定的学生没有成为顶尖人才,但是这个孩子将来能够说,我曾经跟顶尖人才是同学,并且我们关系很好,我很了解他。这样的学校,其实也就值了。
做教育,一定要考虑周全,把话说全了。本文现在还只是抛砖引玉,如有考虑不周之处,还希望将来大家继续探讨。
国内有些对教育改革有洞察力的老师,有个问题就是,虽然他们观点很一针见血,但是不能够考虑周全,话没说全,留出漏洞,这样就很难得到更多的人群响应,即使将来落实的时候,势必也会造成,才出狼窝,又入虎穴之弊。
今天是看到诸葛越的书序,有感而发,意兴之下,关于这个主题提前成文。如果IT界、高科技界人士,对子女教育非常感兴趣的,欢迎联络,请告知您们的需求,好给本文进一步充实。如果能够成团组织,我也愿意跟这些IT界、高科技界家长们,面对面的座谈,本文还只是属于闭门造车的臆想阶段,真正结合于实际需求,还得靠更进一步地调查和座谈。欢迎联络和帮忙组织!
志愿者群主微信号:MeiZi_Little 下面的微信群邀请码失效后,可以请她帮忙添加入群。
搞清楚这些家长需求之后,我们又怎么样设计出合适的学校机制和教学机制,教学方法,来落实这些需求呢。这些也是在这个微信群要讨论的内容。目前可以先讲讲我自己弄清楚的一些:
教学的九大环节理论
教学结构的3×3=9 的二维九宫框架
创造力流程的九大环节
也许,家长们的需求,虽然存在,但是害怕学校做出的是假东西,卖羊头挂狗肉。教育界,最容易出假东西了,全世界皆然。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微信群里面先讨论出来,就像IT界产品的惯例一样,不仅仅是发现需求,而且要用洞察力制造即将到来的未来需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