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哮喘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有抗炎和扩张支气管两类,一是抑制免疫细胞的炎症信号药物如激素,二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β2激动剂。最近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提出了一种治疗哮喘的新策略,就是通过控制能驱动过敏的肺内感觉神经。这一研究6月25日在线发表在《神经元》上。研究发现,这种伤害性感受器不仅能被过敏炎症激活,而且能反过来促进过敏反应,也就是说肺内伤害性感受器在哮喘发生过程中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当这些伤害性感受器被选择性阻断后,急性和慢性哮喘慢性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都明显改善。
肺组织伤害感受器直接投射到脑干,当探测到进入气管的潜在伤害刺激,如尘土颗粒、化学刺激物或过敏原,就能触发咳嗽反射。哮喘患者伤害感受器神经末梢往往密度更高,也更敏感,但是对驱动过敏性炎症的作用过去并没有被意识到。
该研究资深研究人员,波士顿儿童医院神经生物学中心主任Clifford Woolf博士说,从伤害感受器角度寻找治疗哮喘的方法,对已经存在炎症的哮喘应是比较有效的手段。门布莱根妇女医院肺和重症监护医学部主任Bruce Levy博士说,目前针对哮喘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控制炎症反应,但这些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哮喘的问题。这种新的思路切断哮喘发生的神经炎症正反馈过程,属于对因治疗,完全不同于现有哮喘治疗方法。
论文第一作者波士顿儿童医院Sébastien Talbot,博士,用特异性伤害感受器阻断剂QX-314验证了这一思路,QX-314是Woolf实验室和哈佛大学医学院Bruce Bean博士联合开发的。
Talbot说,过去研究发现,神经和免疫系统存在相互作用,因为有QX-314,这种伤害感受器阻断剂能阻断炎症诱导的疼痛神经冲动,他们希望验证这种药物是否能阻断哮喘的发生。
研究用过敏原尘螨和卵清蛋白诱导小鼠哮喘,然后用QX-314治疗,结果发现,当哮喘发生时,伤害感受器能释放神经肽,神经肽能导致免疫细胞浸润和激活。免疫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IL-5激活伤害感受器释放血管活性肽(VIP)。VIP 通过激活CD4+ 和局部二型固有淋巴细胞,进一步刺激免疫炎症反应,产生神经免疫正反馈或恶性循环,启动哮喘发生。
无论是通过基因技术关闭感觉神经元Nav1.8+,还是药物阻断小鼠伤害感受器,都可以明显减少呼吸道炎症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阻断伤害感受器能打破神经免疫正反馈反应,可作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QX-314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结构类似于利多卡因,能特异性阻断炎症诱导的伤害感受器激活,这种物质可以保留在细胞内一段时间,不会进入血液循环。这一特征有利于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并减少药物副作用。
Bean也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教授,他对伤害感受器比较熟悉。他说,正常情况下QX-314不能直接进入细胞,但是能通过TRP离子通道通道进入细胞内,伤害感受器神经元恰好表达这种离子通道,炎症能激活打开这种通道。这一特征使QX-314只局限作用于被炎症激活的伤害感受器。
Talbot指出,过去曾经有学者尝试用利多卡因治疗哮喘,但是利多卡因没有选择性,会作用于所有神经元,这容易导致吞咽障碍。甚至有可能影响心脏和大脑。
为提高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Woolf和Bean正合作开发更理想的QX-314分子。
Activation of nociceptors, done for study purposes with a compound calledcapsaicin, promotes the infiltration of immune cells into the lung (right) ascompared with control (left).
参考文献
SébastienTalbot, Raja-Elie E. Abdulnour, Patrick R. Burkett, Seungkyu Lee, Shane J.F.Cronin, Maud A. Pascal, Cedric Laedermann, Simmie L. Foster, Johnathan V. Tran,Nicole Lai, Isaac M. Chiu, Nader Ghasemlou, Matthew DiBiase, David Roberson,Christian Von Hehn, Busranour Agac, Oliver Haworth, Hiroyuki Seki, Josef M.Penninger, Vijay K. Kuchroo, Bruce P. Bean, Bruce D. Levy, Clifford J. Woolf.Silencing Nociceptor Neurons Reduces 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 Neuron,2015; DOI: 10.1016/j.neuron.2015.06.00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