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三茂

博文

教育与教养(转载Phoenix)

已有 3798 次阅读 2009-2-12 13:38 |个人分类:育苗|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教育与教养(转载Phoenix)
 
Phoenix    发表于2007年05月21日 11:24 阅读(15) 评论(0)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教育与教养
 
社区公民道德讲坛讲稿
 
今天,我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话题和大家交流呢,我想,基于以下原因:一,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度,特别是现在,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倍加受关注的话题。二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当中,教育本身的问题和牵扯到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从政府到民间,从官员到百姓,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三,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现在关于教育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似乎已经被各种声音所掩盖,因此,教育又是一个需要我们展开广泛讨论的话题。
 
今天这个话题,我想分为三个层面来谈谈我的看法:第一,如何理解教养和教育这样两个常见的概念?第二,我们的教育和教养现实状况如何?第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那么,如何理解教养和教育这两个概念呢?
 
对于中国来说,关于教养的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提出的礼学。 孔子是一位仁学家,也是一位礼学家。孔子在谈到他的治国之道时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说,礼是一种国家、社会制度及有关的行为规范,而不只是礼仪、礼节方面的东西。他主张“为国以礼”(《先进》),主要的就是要用礼、即用国家的规章制度来整齐、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行,使人们不仅知道什么叫耻辱,而且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人的修养,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据《论语》记载,孔子在一次回答颜渊问什么是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就是说,“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与礼的要求相符合,就叫做仁”。而要做到这一点,具体的就必须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只有时时刻刻做到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集中到礼上,围着礼转,以礼为标准,符合礼的要求,和礼保持一致,才能叫做仁,才有可能成为仁人。这恐怕就是最早的教养。
 
关于什么是教养,很多教育家也做出过专门的论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才能成其为一个真正的人。他认为有教养的人应该在精神上丰富、在思想上充满信念、有崇高的道德、善于忠实的热爱祖国、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教育呢?
 
《说文解字》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始作善者。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生命教育认为教育肩负着三重使命: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
 
可以看出,教育和教养本义是一致的。
 
在中国古代,更多地强调做人,强调教养,读的都是圣贤书,所谓圣贤,讲的还是道德,要求读书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在中国现代,往往只有教育,没有教养;我们现在所讲的教育就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所以,我们有时就问,有了良好的教育,就一定有良好的教养吗?
 
第二,我们教育和教养的现实状况如何?
 
先来看一些有意思的事例。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上海青年到美国留学,和一位美国姑娘好上了,有一天两人手牵手过马路,红灯亮了,上海青年照样拉着女朋友横过马路,美国姑娘感到很诧异,问他:明明是红灯,你怎么可以视而不见?男青年回答:那不是没有车过来吗?美国姑娘说:你没有秩序观念,不和你好了!不和我好,算了,算了,在美国没谈成,那我回上海,回到上海,这位青年又和一位上海姑娘好上了,有一天也是过马路,也遇到了红灯,上海姑娘拉着他就往前冲,他一把拉住姑娘的手说,是红灯,怎么可以随便冲啊?这个上海姑娘望了望他,说了一句:“你脑子有毛病啊?”这个人这么呆板,今后怎么养我?算了,算了,不和你好了!
 
一位北京学者在日本经历了一次堵车,让这位学者终身难忘。虽然北京的堵车之严重已经让人“触目惊心”了,但见到日本那次堵车的情形,这位学者还是震惊了:从伊豆半岛到东京的路上,几万辆车一辆挨一辆排了一百多公里。那场景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撼!
 
那个时间段,几乎所有的车都是回东京的,在道路右侧堵成一条长龙。左侧空出一条“无车道”,谁要是开到左侧,可以一溜烟直奔东京。可在漫长的等待中,就是没有一辆车插到空荡荡的“无车道”超行,一百多公里的塞车路上,不见一名交通警察维持秩序。
 
在近十个小时的时间里,车流一步一步地挪,一尺一尺地挪,静悄悄,不闻一声鸣笛。“他们自己竟把这绵延一百多公里的车龙化解了!如此坚忍、守秩序、万众一心的民族,真是可敬又可怕!”
 
这位学者不禁慨叹:可怕的秩序,可怕的日本人!
 
日本是个经济大国,也是个高度注重文明的国度。当1997年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6万人的会场上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因为没有一张废纸,令世界惊讶。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举行,据报道,因为赛会反面的球票丑闻,日本数千名交了钱的球迷抵达图鲁自赛场后却无票进场,但他们不骂不闹,服从东道主安排,在体育馆内通过大屏幕观赛。更令人感动的是,转播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时,同样没有一点垃圾,所有的弃物都被日本人装进自备的塑料袋带走了。而中国,在国庆节升旗后,人群散去,整个广场是满地的废纸垃圾,被风刮起,四处乱飞,令人痛心……我们国内任何一次群众性聚会几百人至几万人,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都是个问题,五一广场看世界杯,一个场足球赛下来,满地垃圾,花草践踏得不行,第二天只好关掉电视大屏幕。
 
有人预言,五十年后,中国依然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从清华大学生硫酸泼熊,复旦大学研究生虐杀小猫,北大学生杀死流浪小猫,上海延中绿地100多只流浪猫急剧减少(后来被查出是被人抓去卖给烤羊肉串的人了),后来又出来个女人把猫活活踩死的一组照片等等,这些案例在网上广为流传。
 
从以上一些事例说明有良好的教育,不一定有良好的教养。
 
如果说这只是一些个别现象的话,那么以下这些却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细节:崭新的楼宇内,有人大口嚼着口香糖,然后用力往地上一吐;明写着“小草正在生长,请勿践踏”,但还是有人照走不误;升国旗时,面无表情、我行我素的观者多的是;运动会结束,奖牌领走了,满地垃圾却留下了。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意横穿马路、为小事情大打出手这些我们已经成为习惯了……现在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随地吐痰、大声喧哗、随意改变交通规则等方面,华人著了名,在他们眼里,华人成了是素质低的代表之一。原来讲中国是最大的加工厂,现在看来,中国也是素质低下、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市场。
 
面对公德,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得冷酷无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变得无动于衷?我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也在于社会、家长对待教育的看法和态度,还在于我国教育体制和高考体制。因为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的目的一如庖丁解牛,赤裸且鲜明──教育只教人知识,读书只为高考。心灵情操、品格教养已经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了。
 
但是教养不会直接提高高考录取率,但教养可以教人如何自尊和尊重他人。试想,一群没有自尊的人会尊重别人吗?不懂相互尊重的人能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吗?这是一个文明的窘境,正如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所说,文明改变了人类的住房,但并没有改变住房里的人。我们不缺乏大款,但缺乏大师;不缺乏先天的智慧,但缺乏充裕的阳光。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到,踩猫、泼熊等不是单纯的虐待动物事件,事件背后是人们被扭曲的心灵,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人类自身的态度。
 
第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具体怎么做,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只是缺乏强烈的秩序意识和执行力,我想我们至少可以在我们的社区和我们的生活圈子里营造一个舒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加纯净!具体怎么做,我不过多地说,我想社区的同志们肯定都已经作了很多工作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最近在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写得很贴近人,写出了提升教养的一个侧面。题目叫做: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 (她 )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 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 就全买 ,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4 .遇到迷路的小 孩和老头 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 或小孩打个 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
 
就主动告诉一声 。别不好意思 ,没有人笑话你。
 
6.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 下。打电话告诉失主 就说你在厕所里 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 把人家的地址记 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谦,把钱还给人家。
 
7.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8.遇到夜里摆地摊的 ,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 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9.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 ,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加强品格修养、提升公德意识从大一点来讲是关乎中华民族整体素养的问题,从小一点来讲,是提升我们每一个人的品位。从我们社区来讲,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从家庭来说,是生活幸福的源泉。从下一代的成长来讲,更为重要,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敢.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头脑平静的生活.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造鼓励,忍耐,表扬,接受,认可,承认,分享,诚实,安全,友爱,真诚并且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
 
最后祝愿我们社区生活更加美好,邻里生活更加和谐,家庭生活更加幸福!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68-214577.html

上一篇:罗炼现象8(转载)
下一篇:你送的是玫瑰还是月季?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0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