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沙病毒遗传谱系分类:丽沙病毒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前言:在目前已确认的丽沙病毒属的16种丽沙病毒(另有两种尚有待确认)中,只有6种曾在人类引起类似狂犬病的脑脊髓炎。值得注意的是,在16种已知的丽沙病毒中,只有RABV有多个储存宿主,而其他的丽沙病毒只与蝙蝠宿主有关。
现用狂犬病疫苗诱发的交叉中和抗体能对接种对象提供针对遗传谱系I丽沙病毒的保护作用,但目前的狂犬病毒疫苗对属于遗传谱系II和遗传谱系III的丽沙病毒无效,这两类病毒都是通过蝙蝠传播的。由RABV以外的丽沙病毒引起的人类病例非常罕见,1970年至2007年的38年间总共报告了12个人类病例。
以下选译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中与丽沙病毒的遗传谱系分类相关的内容:
2.1 引言
狂犬病毒(RABV)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特定哺乳动物宿主中,包括各种食肉动物和蝙蝠。另外15种与RABV共享某些形态和结构特征的丽沙病毒已经被鉴定出来。在目前确认的丽沙病毒属的16种丽沙病毒中,只有6种曾在人类引起类似狂犬病的脑脊髓炎。值得注意的是,在16种已知的丽沙病毒中,只有RABV有多个储存宿主,而其他的丽沙病毒只与蝙蝠宿主有关(Marston et al.,2018)。
根据系统发生分析,16种丽沙病毒可分为3个遗传谱系( phylogroup)。遗传谱系I包括经典(原型)RABV 、Duvenhage病毒(DUVV)、欧洲蝙蝠丽沙病毒 1型(EBLV-1)和2型(EBLV-2)、澳大利亚蝙蝠丽沙病毒 (ABLV) 、Aravan病毒(ARAV) 、Khujand病毒(KHUV)、伊尔库特病毒(IRKV) 、Bokeloh蝙蝠丽沙病毒 (BBLV) 、Ikoma 丽沙病毒 (IKOV)、 Lleida蝙蝠丽沙病毒 (LLEBV)和Gannoruwa蝙蝠丽沙病毒 (GBLV),后两者是最新待鉴定的物种,被认为是属于遗传谱系I的独立的物种(Gunawardena et al., 2016; Hanlon et al., 2005; Kuzmin, Niezgoda, et al., 2008)。所有遗传谱系 I的丽沙病毒都通过蝙蝠传播,只有RABV可适应并通过食肉动物作为宿主传播。蝙蝠传播的丽沙病毒和食肉动物传播的丽沙病毒之间的进化关系尚不清楚(Rupprecht, Kuzmin, & Meslin, 2017)。
第7章 蝙蝠狂犬病
7.1 引言
对丽沙病毒中和作用的观察显示,针对RABV的抗体也介导针对ARAV、ABLV、BBLV、DUVV、EBLV-1、EBLV-2、IRKV、KHUV、GBLV的保护作用,尽管针对任何特定的丽沙病毒种类所需的中和抗体水平尚不明确(Evans et al., 2018)。这些病毒在系统发生与抗原上与经典RABV相关,这个包括10种丽沙病毒的组基于遗传和抗原关系被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谱系I。在丽沙病毒属内,还定义了另外两个遗传谱系,在体内疫苗接种-攻击实验的结果表明,当前狂犬病疫苗产生的抗体反应不足以产生能提供针对另外两个遗传谱系的病毒的保护性中和抗体(Evans, Horton, Easton, Fooks, & Banyard, 2012)。
7.6 对蝙蝠丽沙病毒的实验研究
7.6.2 对旧大陆(非洲和欧亚大陆)蝙蝠丽沙病毒的研究
7.6.2.4 ARAV, KHUV, IRKV, WCBV
在亚洲和非洲检测出若干种蝙蝠丽沙病毒的事实鼓励实施进一步在蝙蝠中发现新病毒的研究项目(Mani et al.,2017; Simic et al.,2018; Smreczak et al.,2018)。迄今为止,对WCBV(西高加索蝙蝠丽沙病毒)、KHUV(库贾德丽沙病毒)和ARAV(阿拉文丽沙病毒)中的每一种都仅报告了单个分离物,而对IRKV则报导了少量的病例(Chen et al.,2018; Liu et al.,2013)。在已经尝试过的体内实验中,用大棕蝠(E. fuscus)所作的发病机制研究评估了ARAV、KHUV、IRKV和WCBV的感染(Hughes et al.,2006; Kuzmin, Franka, & Rupprecht,2008)。观察到的死亡率分别为75%、60%、55%和29%,在接种IRKV的分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经口腔灌注病毒后,所有蝙蝠都保持健康,没有一只出现疾病(Kuzmin, Franka, & Rupprecht, 2008)。用接种了ARAV、KHUV或IRKV的蝙蝠评估了VNA(病毒中和抗体)的存在。在死亡的蝙蝠中没有发现VNAs,但那些存活到实验结束的蝙蝠在终止实验时血清呈阳性。在WCBV(西高加索蝙蝠丽沙病毒)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的研究中,曾经接种过IRKV或RABV但幸存下来的蝙蝠在后续实验中曾被重复使用。
这种研究方法的影响仍然不清楚,虽然普遍认为感染遗传谱系I的丽沙病毒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无法中和遗传差别更大的病毒如WCBV(西高加索蝙蝠丽沙病毒),先前的暴露可能没有影响后来用WCBV进行攻击试验的结果。然而,用更周密的实验方法在推定的储存宿主中研究这些病毒是必要的。
第14章 人类和动物疫苗
HDCV(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诱发的交叉中和抗体能对接种对象提供针对遗传谱系I丽沙病毒的保护作用(Brookes, Parsons, Johnson, McElhinney, & Fooks, 2005; Fayaz et al., 2011)。
第15章 下一代狂犬病疫苗
15.4 保护作用的相关性
现用狂犬病疫苗是基于少数几种毒株,如攻击病毒标准(CVS)株或巴斯德病毒(PV)株,现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的生产涉及同样的疫苗毒株,此类疫苗和RIG在世界范围内对狂犬病毒(RABV)和遗传谱系I中的其他丽沙病毒都是有效的,这证明狂犬病毒不需要定期更新,不需要针对地区性流行毒株作出调整。
目前的狂犬病毒疫苗对属于遗传谱系II和遗传谱系III的丽沙病毒无效,这两类病毒都是通过蝙蝠传播的。由RABV以外的丽沙病毒引起的人类病例非常罕见,1970年至2007年的38年间总共报告了12个人类病例(Evans, Horton, Easton, Fooks, & Banyard, 2012)。
因此,疫苗制造商没有驱动力将目前的狂犬病疫苗转变为广谱的丽沙病毒疫苗,因为生产这样的疫苗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可能的回报实在太少(几乎完全没有市场)。
相关博文: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2020-06-29
在亚洲发现的蝙蝠丽沙病毒(狂犬病毒) 2020-07-16
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1) 2020-08-12
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2) 2020-08-13
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3) 2020-08-17
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4) 2020-08-22
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5) 2020-08-27
狂犬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6) 2020-08-28
狂犬病毒的分类 2020-09-01
伊尔库特病毒(IRKV)-基因4型狂犬病毒简介 2020-09-26
狂犬病病毒遗传谱系分类2012-6-18
犬狂犬病毒的起源和家谱(分子钟证据) 2012-6-18
多国合作科研项目:全球犬狂犬病病毒的起源和系统进化研究 2012-6-19
中国狂犬病病毒变种的历史评估和进化分析2012-6-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