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如何扔给导师一篇他不能拒绝的论文?附校稿流程

已有 3147 次阅读 2022-5-17 10:05 |个人分类:论文写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附校稿流程 )

文章要秀外慧中

笔名:花拳绣腿

什么样的论文是导致不能拒绝的?大概是集实力和颜值于一身的文章,秀外慧中。

好的论文必然是有非常‘sexy’的点,这可以是新材料、新观点、新现象、新技术、新理论等等,能让人眼前一亮,让人看到后不禁‘wow’一声。论文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样便于交流和理解,不能有低级错误;同时,好的逻辑和语言润色也会给论文增添色彩,令人赏心悦目。所以,除了需要强硬的实力,外表也很重要。

文章内核是科研的结晶,很难改变,而外在是可以修饰和装扮的。下面根据南洋理工范红金老师的讲座,罗列了check list,分享给大家,在把稿件发给导师前,大家可以按照下面流程进行检查,自己实在找不到错误了再发给导师。

1. 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1)有从文献中抄袭的句子吗?

有就标出来,包括自己发表过的文章,自引不标被查重发现编辑可能会直接拒掉。

2)作者信息反复确认了吗?

共一或者共通讯作者需要征求多方意见。

3)排版和文献格式符合杂志要求吗?

可以用Endnote等软件辅助管理文献,文献引文不要从Google Scholar下载。要合理引用文献,反对牵强引用,包括自引,不能知而不引,引用的文献不要都太旧,多引用过去1-3年的文献。

4)致谢是最新的吗?

包括基金、机构、伙伴。

5)无论图到哪里,图注一直紧随其下,方便阅读。

图片要端正靓丽,线条清晰,有条不紊;图中字体一致,大小适中,标尺要能看清就行;图内容丰富但不重复堆砌,尽量只放核心图;图注力求清晰简洁,最好开始有一个短句提纲挈领,后面就可以省去很多。避免在图注里大量讨论,SI里的图注可以适当加一些讨论。

2. 标题

1)不一定要表达全部内容,但是要有亮点。

2) 不需要Investigation,Study这些词。

3)一个名词前面尽量不出现三个形容词。

3.Abstract

1)引人入胜!(想想房产、保险、银行经纪人怎么‘勾搭’你的)。

2)尽量简短,避免不痛不痒没有信息的句子,避免过多实验细节和数据。

3)不油头粉面,减少使用很张扬的词和个人情感词。

4)句子简单易懂。

可参考格式:第一句话,背景和问题;第n句话,本文的发现和方法论;最后一句:工作的重要性。

4.Introduction

1)第一段用两三句话快速入题。

为什么这个课题很重要,已经有哪些研究,文献中有什么不足。让人很快抓住你的研究目的和文章的新意。

2)避免空洞无信息,和常识性的、可有可无的陈述。

空洞的话、套话、常识性的描述,可以放心删除;量化的东西最好写上数字。

3)多用事实数据说话,少加个人主观臆断。

5. Result and discussion

1)不遗余力追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不要给人跳跃感和拼凑感。

少或不出现没有信息的句子,宁可短也不要啰嗦。

2)第一句应该是承上启下或者本段的中心句,一个段落一个核心内容。

3)注意句法。

你的句子读起来让人舒服吗?少用长句子!宜长短交替,句子结构有所变化。尽量不出现两个从句,容易出现指代混乱。适当使用简称或代词。

6. 实验部分

1)实验部分动词都是过去时态。

2)实验部分尽量使用短句子,过程描述,实事求是。

3)实验部分不能抄袭自己以前的文章

4)实验部分越详细越好,详细到别人可以重复你的实验,包括药品、设备、纯度、参数等等。

7. 常见语言错误

1)检查字母大小写,动词时态,单复数。

2)名词/形容词/副词准确使用。

3)避免口语话的词。

希望经过以上校稿流程后,能征服导师、编辑、审稿人,最后顺利发表论文,祝大家都能享受科研快乐!

参考资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c411h7Lk?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部分图片来源:南洋理工范红金老师讲座PPT

版权声明

本文由原创作者花拳绣腿原创投稿整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338909.html

上一篇:Zoonoses 最新文章: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牛肝炎病毒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下一篇:搞笑文章名可以用来提高引用率?—— 研究表明严肃的科学未必不苟言笑
收藏 IP: 114.217.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