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集中救灾体制的弊端
看了湖北长江客轮倾覆救灾现场的各种努力,我又一次深深体会了集中救灾体制的弊端,这里说一说现代化社会呼唤职业化消防体制的必要性。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高大上的重型装备发展很快,可以也美国较量,可是对于急救领域的特种装备,仍然是进口货的天下。为什么特种装备发展不起来?因为不需要,中国只有极少的一小撮人能够从事特种救灾工作,其他人都是看热闹的,这一反常现象让特种装备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很低,所以中国工业界似乎对救灾事业不感兴趣,因为没有市场。
第一次海湾战争之后,科威特紧急调用全世界所有的灭火力量,扑灭萨达姆留下的100多口油井大火,为此支付了几十亿美元。中国临时组建的消防队伍,缺乏设备,只完成分配任务的一小部分,辛辛苦苦几个月,仅获得其中的300万美元劳务费,丢脸之极。15年之后,中国的油井灭火队伍又远征中亚,替(大概是土库曼斯坦)石油公司灭火,结果严重超时,按照合同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我们安慰自己说是培训队伍,可是中国的救灾队伍是要退伍的,所以经验和技能都不能保存下来,白白浪费了一次机会。和国外相比,中国救灾队伍的技能和装备往往是最差的,因为只有一小批人能够干救灾,而且他们会退伍,这就是中国救灾体制的癌症。
一说救灾体制,我们都说集中调度体制好,可以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可是,就是这种优势,导致我们在救灾中不惜血本,浪费惊人,蛮干苦干,不讲科学。救灾是一个非常强调经验的领域,可是我国只能让军人干,军人要退伍,所以经验都不能保留下来。美国发生灾难,立刻要开研讨会,让全国的救灾队伍学习对策,总结教训,推广经验,发挥优势。这是职业化救灾队伍的优势,看上去支出比较大,可是与发达社会经常发生的不可抗力损失比起来,美国的作法未必更浪费。中国为什么不干?因为社会没有机会干,中国的救灾能力全部操纵在少量非专业人士的手中。
和美国同行聊天,我是美国消防科技好,他说中国消防文化丰富,什么是消防文化?火神崇拜和问责制,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应对灾情的消防文化。要么归结于老天爷的惩罚,要么归结于当事人的邪恶,古代中国的思考体系中,是没有科学和技术的地位和认识的。今天,我们调集一切社会力量来救灾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蛮干不讲规律的制度性陷阱了。每一次救灾现场都充满了“小鲜肉”,我看救灾真着急。就是这样,还有人支持军事化消防制度,支持宋代的“强干弱枝”的国策,让每一位公民都不得不仰赖“朝廷的施舍”,是集中救灾体制的唯一优势。“千里送鹅毛”,过去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今天的灾难现场,这意味着当事人不懂地理条件、不熟悉当地环境、缺乏对当地资源的调动能力、不了解灾难性质、不能及时响应,以及不惜血本的蛮干行为。
大国崛起,离不开职业化救灾制度的稳定保障,消防制度是我们社会公安的最后长城。如果没有职业化的可靠的保障,大国崛起又如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