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蓦地烧天蓦地空 -- 中储棉火灾之我见 精选

已有 8796 次阅读 2013-7-5 03:19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棉花火灾, 防火距离

蓦地烧天蓦地空  -- 中储棉火灾之我见

 

看到中储棉的火灾,本来是非常普通的火灾。如果按照古代历史书上常见的春秋笔法来写,“火起,风烈,控难,灾大”,用8个字就可以糊弄过去了。可是我们生活在资讯的新时代,面对的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的读者,还是谨慎一点,多写一点,免得又被骂得狗血喷头。 

固体燃料的点火

和气体燃料的直接反应,液体燃烧的蒸发相变相比,固体燃料的点火过程更复杂一点。在一定的点火辐射强度之下,固体燃料首先开始分解,释放出破碎的气体燃料分子,这一过程是固体燃料所特有的,称作热解。然后,气体燃料与氧气发生混合,被外界的辐射所升温,达到一定点火温度之后,开始燃烧。古人云“湿薪未爆先烟”,就是湿薪在火场进行干燥、热解的过程。而所谓的“爆”,就是指气体燃料汇聚较多之后的突然发生的点燃过程,有时也称作轰燃。

 


1. 典型的固体燃料热解并点火的过程

一次典型的固体燃料点火过程,可以分为传热、传质、混合、点火四步骤。首先是接受到一定的辐射强度,固体燃料开始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气体分子,需要通过传质扩散过程离开燃料基。同时外部的氧气,需要通过扩散过程渗透进来,与燃料分子发生混合。达到可燃限浓度的燃料空气(氧气)混合物,在外来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的点火过程,称为点燃。如果没有外来点火源,完全靠环境温度的升高,发生的点火过程,称作热燃。如果既没有点火源,也没有热源,完全是固体燃料内部进行的氧化反应发生的点火现象,称作自燃。这里我们仅考虑点燃过程,与通常的火灾失控方式相适应。 

燃烧从本质上来说,是气相反应过程。 固体燃料不够纯净,因此产生的气体燃料分子非常复杂,为了避免考虑复杂的气体反应过程,我们通常把固体升温、分解、释放气体燃料的过程当作点火过程的全部。事实上,由于点火源的存在,后期的混合与点火反应过程耗时很小,相对于传热过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复杂的固体燃料点火过程,就可以简化成固体升温过程,这一简化过程,是保证成功推导理论公式的关键。如果把复杂的混合与反应工程整合到升温过程当中一并考虑,就会导致因过程太复杂而没有理论解。

 

燃料厚度的秘密

旧时炉膛燃烧木柴,需要有人把木疙瘩劈成木楔状或木屑状,以方便点火。为什么薄型材料比厚型材料好点火?这需要从总能量的走向与分布来认识。

当燃料表面接受都热辐射之后,首先有一部分立即被反射回去,如同镜子一样。扣除这一部分表面辐射的热损失,是燃料获取的净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继续向深度导热,另一种是就地升温。由于点火过程仅仅关注燃料的表面温度,一旦达到点火温度,就认为点火过程已经完成。所以向深度导热的部分,是不利于点火过程的,当然这是整体的预热过程,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损失。但仅就短时间内的点火过程来考量,导热系数越大,损失的能量越多,有效的升温用能量越少,结果就是升温慢,点火迟。看导热系数,木柴的导热系数大约是空气的10倍,也就是说,厚型木材向深度的导热损失大约是薄型木材向空气的导热损失的10倍。那么,这些本来用于预热厚型燃料的能量用于薄型材料的升温过程,结果就是升温快,点火速。

不同厚度的燃料,其表面控制体的能量分布如下图所示。由于热薄型材料的背面导热系数小,相当于热绝缘,因此用于预热燃料的部分比较少,所以点火过程快。 虽然我们接受到的净能量是差不多,但是不同的能量走向,导致了不同的点火效果。这就是木屑比木块更容易点火的秘密。


热薄型材料               热厚型材料

2. 不同厚度的燃料,其接受能量的最终走向并不同。 

棉花是典型的热薄型材料,对消防工作者来说,这是热薄型材料,非常危险。通常固体燃料最危险的产品是纸张,国外保险公司把造纸厂的火灾风险定为固体燃料中的最高等级,这是由于纸张的热薄型特征,点火容易,蔓延迅速,很难灭火的特征。棉花的点火特征,要比纸张更容易,更轻便,更猛烈,因此开放保存的棉花全部烧光是唯一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保险公司不必提防棉花火灾呢?在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例子,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集中资源干大事。

 

火灾天气的秘密

经常有很多火盲总是强调某人失职、某人纵火就能带来重大灾难,显然低估了整个社会经过千百年来形成的防火制度和屏障。能够以一己之力对抗气候,对抗社会的纵火者,除了少量的汽油纵火杀人的特例,笔者还从未见到成功过,因为社会制度早已形成一系列防火屏障,所以人祸从来不是成灾的原因,成灾大部分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我国总是用判刑来应付火灾,实在是对现有制度的保护性措施。那些火盲太蠢,看不出来也罢,对人祸的深究除了制造几个替罪羊,增加一点谈资,社会得到什么教训?

成灾需要从气候、燃料和人三个角度来统筹认识。这一次火灾失控,与现场的气流有很大的关联。通常这种不稳定的气流发生在全球变暖期间,如1987年的大兴安岭大火,206人丧生,有很多就是来不及逃生的救火者。 最近,美国火场不是刚刚烧死19位灭火精英么?和中国一样,都是气流突变造成的结果,无药可救。美国上一次的消防队员重大损失发生在1933年,而1934年是全球变暖高峰年,上海记录到有史以来第二高温(仅次于1873年,见《顾准传》),1934年5月,安徽省立煌县麻埠镇连遭大火三8月发生重庆大火,11月日本Hakodate(馆?)发生大风和大火,全部烧光。本来最近是PDO冷相周期,可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也不能硬套历史规律了,只能说最近存在导致消防队员重大伤亡的气候条件,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不是偶然,而是全球同步发生影响,是全球性的。

 

极端气候的对策

查考古代的火政(应付火灾的办法,中国历史上至少有30次火政),大体包括火瓦(阻燃)、火巷、火墙、开渠、停水和巡检六种措施。一般而言火巷和火墙是牺牲部分保全整体的措施,是热灾期间的被动选择。巡检、停水和阻燃是冷灾期间,应对火灾频发局面的主动防御措施。开渠则都有可能,毕竟冷灾热灾都得救,就需要水源。上述措施,除了个别异常,基本符合气候规律,即冷灾需要灭火,热灾仰赖隔离。按照当时的火场规模和消防措施来辨别当时的气候规律,相当可靠。在反过来证明了火灾是天灾,天气是失控的关键性要素的基本判断。 

 

防灾的制度贡献

在强烈的气流面前,消防队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对抗天气的唯一办法,是加强防火隔离。秦代的仓库防火,宋代的城市防火,都认识到了防火间距的作用。在大风面前,一次性全部烧光,显然这是防火规划不足造成的。中储棉显然低估了气候突变的风险,这是制度性的原因,不是人祸就能做到的。

那么什么是导致灾难的制度性原因?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是小处节省(如随手关灯),大处不省(如随意决策,重行动,轻风险,反正决策者没有后顾之忧)。美国政府是小处不省(由于法律原因,不能随便关灯;由于维修费太高,不能随便调节温度或关空调,这样的浪费,是制度性的,是不能节省的),大处省(通常某些重大决策,设置的咨询费相当可观。比如美国yukon山谷堆放核燃料的动议,还没有开始行动,几十亿的咨询费就花出去了,这种对重大决策的调研,实在是对民脂民膏的负责态度造成)。中国人节省么?美国人认为浪费时间。美国人节省么?中国人认为浪费公帑。关键是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有差异。

那么,如果储棉行动发生在美国,该如何应对?首先,调研当地的气候条件,然后请消防咨询公司来寻找史无前例的防火办法。咨询公司往往会根据现场的储棉办法,提出多少风速下,火灾的风险是多少,需要多少防火间距等硬性的管理办法。如果做不到,你就派消防队常驻吧,用人治对付被动防火手段的不足。通常咨询费用不便宜,一条问题以3万元(100可收费小时,每小时300元)计算,中储棉公司可能节省了数十万元的咨询费,损失是多少?2.5万吨棉花,每吨成本大约是1.5万元。

中国古代的防火文化对此也有贡献。一般人对防火与灭火的辩证关系都很清楚,可是还有一个消防环节,需要荀悦出来补齐。“先其未然为之防,发而止之为之救,行而责之为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所谓“戒”,就是教育。因为世界总是不断变化的。人们总会遇到新燃料,新方法,有可能带来危险的程序。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能够推导出防范手段,加以广而告之。防患于未然,关键在认识。如果我们认识到堆积的危害,还会故意堆积燃料么?可是我们社会总是判刑,总是要严惩人祸,结果导致不敢“戒”。你判刑了,就不敢公布真相了,否则我永远上诉,无休无止。火场的责任,永远不是唯一,如果你判刑,说明你隐藏了其他的失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灾难重复发生的背景贡献。

记得国内有一次黑龙江水危机,是某地化工厂消防用水失控造成。不久,本领域专业网上就有国内专家的提问,看一看世界各国是否可以亡羊补牢的对策。其实欧洲莱茵河早已发生相同的灾难,经验早就在那里,只不过我们不重视罢了。中国发生的每一次事故,都可以在国外的过去,找到相同的先例,为什么不能吸取国外先发者的教训?这大概就是杨小凯所说的“后发劣势”在灾难领域的表现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2992-705399.html

上一篇:火攻的四个境界 – 说说古今中外的火攻
下一篇:《天下粮仓》有谜团 -- 为何大火救不了?
收藏 IP: 139.78.66.*| 热度|

14 刘全慧 武夷山 刘旭霞 彭思龙 赵美娣 余海涛 张盖华 李耀东 唐常杰 吴明火 李忠超 徐耀 lbjma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0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