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界限与自我实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自我源于思考 逻辑思维,创新实验,完整自我——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和全球知识传播体系

博文

双城记

已有 4242 次阅读 2008-10-12 19:39 |个人分类:文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历史, 南京, 战争, 东京

    今天出差回来,路过南京博物馆,便进去看了看,没有想到碰上了亚洲行为艺术展,里面更多的是光和影的作品。即以视频的方式展现着现代的生活。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揭示着人独处时的内心复杂性,体现着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中伴随着精神上的彷徨、压抑、挣扎,甚至于达到了窒息的程度。作品中也有宇宙星云的爆炸,未来的美好,还有的作品以宗教和历史为体裁,把现实与历史、精神与生活联系起来。其中的一部作品吸引了我,名子叫《双城记》,作者是曹恺。

    乘坐超音速飞机,从南京飞到东京,只需很短的时间。苍茫的夜色,迷离的霓虹,匆忙的车流,飞驰的地下铁,除了文字标志的不同外,都那么相似;更难以分辨的是在涌动的人流中,全都是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

    然而南京有大屠杀纪念馆,东京有靖国神社。历史的血迹从南京拖到东京,从1937年拖到今天。正因为这条长长的血迹,使得各个大城市都有日本留学生,而南京则没有;与日本学者的学术交流,南京也是少之又少。

    作者说,南京是东京的伤城,东京是南京的仇城。 

    我到南京已经有三年余,但那种历史的沉重感依然压在我的心头。上一代遗留下来的荣耀我们不会忘记,上一代遗留下来的仇恨我们也要铭记下去吗?包容的中国,如何对待昨日的屈辱?那些二战战犯的牌位会一直呆在靖国神社里吗?南京与东京有握手言欢的那天吗?

    南京与东京的人们都在为各自的工作忙碌着,都享受着各自的闲暇,有各自的快乐与苦恼。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南京人与东京人差别多大呢?然而作为不同的国家公民却要把对方放到内心的阴影里去。

    我想到日本与美国,两个在太平洋战争中厮杀不休的对手,为什么在战后纪念二战活动中能够从各方面合作,且双方的士兵也能够坐下来握手交谈?我的答案是尊重,在战后,敌对的双方相互尊重自己的对手。那么南京和东京呢?我们尊重对手了吗?我们获得对手的尊重了吗?

    诚然,东京曾经得到了徐永昌将军的尊重,1945年9月,徐永昌将军在密苏里舰上作为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次日在东京看到社会秩序井然,不禁感慨说:“日本之兴,计日可待”。而我们的国民对日本除了仇恨之外,有过真正的尊重吗?

   我们虽然战胜了日本,但赢得日本的真正尊重了吗?而其中的原因难道仅在日本一方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871-42401.html

上一篇:第十二章 新的科技领域与核武器
下一篇:中医发展的走向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