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莫言的诺奖对科网科学文化的冲击 精选

已有 14213 次阅读 2012-10-12 13:32 |个人分类:社会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搞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方面的学者在科学网上混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科学网的“科学”二字往往被定义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者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一些是很自然的事情,知道了这些也就不需要为此感到不平了。所以在前些天科网上大肆讨论诺奖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去关注诺贝尔文学奖,也没有人去关注莫言。也许大部分在这里混的科学家们都不知道莫言是个什么玩意吧,直到昨天晚上19点之后,才突然发现咱们中国科学家们最津津乐道的诺贝尔奖,最先被中国人获取的,不仅不是那些令人敬仰的科学大牛们,而且也不是那些国家投入巨大的学科领域。到了最后轻轻摘下诺贝尔奖的却是一个日渐边缘化的文学领域,而且这个获奖者似乎也从没有拿到过那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行行色色的基金和科研资助什么的。
    看到网上对莫言的热议昨晚就想说点什么,但是因为事情多昨晚只是匆匆在微博上面发了一个评论:“不知莫言获奖是否能给日益边缘化了的文学带来一些热情,也给这个在物欲横流中迷失的国度唤回一些灵气?”今天要上两节课还要开4个会(因为时间冲突只能参加2个),所以怕到晚上也没时间写只好趁中午码几个字说几句话。
    我在快速浏览科网关于莫言获奖的文章时候,几乎在每一篇文章下面都推荐了。推荐的原因除了不少文章值得推荐之外,还因为莫言终于让我们的“科学家们”很热情的关注了一把文学。当然也许不少人关注的并不是文学,而是那个前缀“诺贝尔奖”。然而不论怎么说,这都是对科学网科学文化的一次冲击,它至少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一下我们的科学文化。
    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在早期是被归为“寻根文学”作家序列的。说起寻根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是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77级的韩少功,还有我的同班同学杭州大学中文系77级的李杭育,后来张承志、贾平凹、莫言、王安忆等一大批关注区域历史文化的小说家们也都被归入了这一流派。那时候韩少功发表文章第一次强调《文学的“根”》,我那同班同学也呼应《理一理咱们的“根”》。现在想来这些寻根作家们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对于我们世世代代浸淫其间的文化本身非常关注,深切地从中国文化的内在律动中探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灵和整个的精神世界。说到这里我要说几句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话了。
    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虽然技术科学不断帮助人提升战胜甚至征服外在自然的能力,但是它们却从来没有实现帮助人们提升内心价值,为人的生命带来更多的充盈和快乐,不仅如此技术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人的本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压制,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异化”这个概念,马克思在他的哲学著作中对此有所继承。实际上我觉得“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技术科学对人作为“人”本性的一种扭曲。这就和今天我们很多的制度法则,很多的测量标准、很多的论文基金对社会和谐发展、对工作快乐有序,对科研真正促进都适得其反一样。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都太关注于技术成分,却忽略了人精神层面的价值。正如科学研究可以深入到细胞领域,但是却无法解释清楚人的动机一样。维克多.雨果对此的回答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加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自然科学研究海洋研究天空,但是无法真正触摸到人的心灵。所以这剩下来的最广阔的一部分,只能交给人文社会科学了,而后者恰恰就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这么绕了一大圈,终于又绕回到了莫言。莫言的小说触及到了中国人的内心,触及到了深层次的文化。因为数量众多、周期局限和观察视角的原因,也许很多“科学工作者们”也许并不认为这个诺贝尔奖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从个体来看这个玩意和那些其他奖项一样都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从文学对人以及人精神世界的观照来说,文学奖的伟大意义并不亚于任何其他自然科学类的奖项。
    莫言在解释“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时候,诙谐地说文学了可以帮助你谈恋爱。他把文学的作用归结在两个方面: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他说的完全正确但是并不很准确,文学理论学者的教材中说文学的作用主要是: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中国早在孔子时候便说《诗经》有“兴、观、群、怨”四大功能,可见除了审美和认识功能外,文学还具有教化和讽喻功能。说到底就是文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的思想和精神文化层面。因此莫言获奖对科学网的“科学工作者们”而言,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切不可因为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忘却了久远的价值,切不可因为技术的得意而鄙薄精神思想的虚泛。其实人之存在最有意义的也许并不是生命作为一种物质现象的存在,而是人的肉体所承载的精神和灵魂。幸好科学网还开辟了很小一个栏目【诗词雅集】,令人高兴的发现很多“科学工作者们”充满热情地在这里挥发自己的文学性情,无疑这是我们科学家们自我完善的一个很好的路径。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精神世界还能够稍加宁静的原因之一吧。
    来不及了,要上课去只能写到这里。上完课还要开会到晚上。


2012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621817.html

上一篇: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下一篇:我心中的秋歌连接起一个穿越的爱情故事
收藏 IP: 58.100.62.*| 热度|

114 李雷廷 鲍海飞 陆俊茜 喻海良 蔣勁松 苏德辰 武夷山 曹广福 曹聪 陈潇 杨月琴 刘用生 刘艳红 柏舟 黎夏 张玉秀 曾泳春 李土荣 汪育才 李学宽 虞左俊 钟炳 陈沐 于全耀 于锋 李庆祥 陈安 徐耀 夏铁成 徐满才 吴飞鹏 吕乃基 彭思龙 孙立杰 魏玉保 刘广明 徐传胜 翟保平 李志俊 徐绍辉 李丽莉 黎在珣 谢海燕 沈文锋 王春艳 王修慧 肖振亚 苏力宏 吕喆 刘辉 李天成 陈湘明 朱艳芳 杜彦君 赵凤光 姜宝玉 逄焕东 余昕 毛培宏 刘钢 刘建兴 王海泽 毕鹏翔 王芳 吴锦宇 陈国文 余世锋 高显星 罗帆 雷栗 陈绥阳 庄世宇 万润兰 俞强 谢蜀生 聂广 黄锦芳 雷海鹏 曹俊兴 王鸿飞 杨海涛 杨晓虹 陈祖昕 黄安年 王善勇 赵彦博 齐云龙 张义 李泳 高峡 卢翔孟 杨传颖 王元 徐长庆 水迎波 张鑫 杨正瓴 杨立泉 贾伟 柳林涛 尹喜悦 fansg xuyiganghz 笑傲江湖 zhanghuatian anran123 Xiaoqiaorenjia chaogerhui caogentan shimei66 zzjtcm nipy MassSpec1688 FloatingRos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