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有菌或无菌:你的肠道你做主 精选

已有 8123 次阅读 2015-5-15 06:39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肠道细菌

不久前出版的《自然——癌症评论》发表文章指出,肠癌与肠道微生物群落(gut microbiota)构成的“细菌总量”(bacterial load)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之所以大肠癌极为常见而小肠癌极为罕见,是因为前者(如回盲瓣)的细菌总量比后者(如回肠)多4个数量级(1万倍)(nrc3765.pdf)!


信不信由你!假如肠道细菌负荷小,你的肠道内就不会产生肠源性内毒素,你也不会出现全身慢性低度炎症!假如肠道细菌负荷小不管你吃什么怎么吃,你都不会有不健康的肥胖症,你也不会患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类风湿病至不会得癌症!假如肠道细菌负荷小你更有机会成为人瑞,颐养天年,无疾而终!一句话,假如肠道细菌负荷小,人类疾病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肠道“无菌”不易,“”可行

但愿以上4个“假如”,不至于“吓到”一些强调肠菌“原生态”的保守人士!众所周知,人类疾病主要分为由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和非病原体导致的非感染性疾病。很多炎症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病因不明,但已有证据表明它们很可能源自肠道微生物的机会性感染。

因此,人生实际上是一部终生与微生物博弈的历史!“胜者昌,败者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遗憾的是,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人们不可能处于germ-free(无菌)的理想状态,最多只能保持germ-few(少菌)状态。在我的眼中,无论“益生菌”与“有害菌”都会对人体施加免疫压力,同样可以诱导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

肠道菌群之“无用”与“有益”

有人会问:你是说人体不需要微生物吗?我的回答是:就肠道功能而言,它已具备完善的食物消化吸收能力,消化道分泌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足以将食物分解成肠道可吸收的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中分子营养成分。即使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维生素及某些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也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不必靠肠道菌群来提供。

因此,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肠道菌群完全是多余的,而且它们还会消耗大量营养成分,犹如“老鼠进谷仓”一样。当然,微生物在肠道中的存在是人体应对有菌环境的无奈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它们抢先“占领”肠道空间后,由于菌群之间的拮抗效应,就可以避免病原菌侵入,因而对肠道有保护作用。其次,根据“卫生学说”(hygiene hypothesis),肠道菌群的存在还能“锻炼”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免日后出现过敏症(如哮喘)和自闭症。

肠道微生物的总量是由人体免疫系统控制的。免疫力强,菌群就不至于过度繁茂,人体与微生物相安无事;免疫力弱,菌群就有失衡的危险,原本不致病的机会性感染菌也可能产生致病性。同时,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也由肠壁的机械屏障与肠菌的免疫抑制共同作用形成的免疫耐受机制来维持。

保持肠道生态平衡的年龄因素

人体免疫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一个在年轻人身上不成问题的肠菌失衡,放在中老年人身上可能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用中医的话来讲,年轻人的状态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个“正气”指的就是免疫力,而“邪气”则代表病原菌及机会性肠菌。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体内正气下降,邪气上升,其结果是肠菌过度生长,黏膜免疫压力增大。一旦正气压不住邪气,菌群失衡就会导致疾病。因此,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的趋势有如“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单纯依靠先天及获得性免疫力,已经不足以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了。

那么,中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持肠道健康呢?我以为,此时他们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利用已有的知识指导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调节,也就是必须对肠道菌群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在此之前,他们有必须先了解有关细菌代谢及生理等方面的知识。

革兰氏阳性菌是“友菌”,革兰氏阴性菌是“敌菌”

细菌可以按革兰氏染色特性粗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除病原菌外,革兰氏阳性细菌因不产促炎性内毒素,一般可以形象地称为“友菌”或“无毒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因产促炎性内毒素,通常可称为“敌菌”或“有毒菌”。当然,以上说法常常有例外情况,并不是如此绝对,请注意。

已有证据表明,内毒素是引起全身低度炎症的“元凶”,原因就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是由脂多糖(内毒素)组成的,当肠道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内毒素可以从肠道内渗漏到血液中,从而刺激免疫应答,诱发低度炎症。

产丁酸菌是“素食菌”,多形拟杆菌是“杂食菌”

以素食为主的人,肠道内含有丰富的产抗炎性短链脂肪酸(SCFA)细菌,比如产丁酸菌,可形象地称为“素食菌”。相反,若常吃油腻荤食,肠菌则多为产促炎性内毒素细菌,如多形拟杆菌,可称作“肉食菌”。产丁酸菌一般是革兰氏阳性菌,而多形拟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

研究发现,肠道中产丁酸菌可以把人体不能消化的膳食纤维(纤维素),通过发酵作用分解为丁酸并发挥抗炎作用。肠道中的多形拟杆菌,与其说是“食肉菌”,不如说它是“嗜糖菌”,因为它最喜欢吃的还是淀粉(米饭、面条)。只有当淀粉等植物多糖不足时,它才被迫转而“吃荤”(1955.full.pdf

多形拟杆菌既能吃来自食物的“肉”,也能吃人体肠道的“肉”——肠粘膜的粘液素。当它不断“啃食”粘液素后,就会在肠壁留下大大小小的空洞,让内毒素甚至细菌本身成为“漏网之鱼”,从而进入血液循环诱发免疫反应。

硫酸还原菌的“双刃剑”效应

硫酸还原菌可以消耗硫酸酯并利用氢生成硫化氢。这类细菌缺少硫酸酯酶,不能利用游离的硫,只能依靠其他细菌(如多形拟杆菌)合成并分泌的硫酸酯为生。

硫化氢也像一氧化氮一样具有两面性,浓度较低时可以促进线粒体更新,并提高细胞抗氧化活性,有抗衰老作用。若浓度太高就会产生细胞毒性,还可能导致DNA损伤甚至癌变。因此,保持适当的硫化氢水平对健康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肉类要少吃为佳,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吃素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有研究指出,过多肉食对健康的坏处主要表现在40-65岁年龄段,而65岁以上则有益无害。

如何避免内毒素诱发低度炎症

在了解了以上的相关知识后,下面就来介绍怎样才能防止内毒素诱发的低度炎症。我认为是否要对肠道菌群进行人工干预,可以先区分为以下3大人群,然后加以区别对待:(1)青少年人群;(2)“少肠菌”中老年人群;(3)“多肠菌”中老年人群。

1、青少年人群

无论男女,处于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人群免疫力强劲,肠道菌群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一般不需要对肠道微生态进行人工干预。对于青少年肥胖,在考虑是否有炎症指标升高后才决定需不需要干预。青少年肥胖往往是单纯性营养过剩所致,属于健康的肥胖,只需适当控制进食量,并适度运动即可。

若肥胖伴随炎症(多为滥用抗生素所致),则要调整肠道菌群的组成,如多吃含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的酸奶或直接服用益生菌片剂,减少有害菌的生存空间。若遇肠道不适和腹泻,也可以服用酵母制剂(食母生),多吃发酵食品(面包、馒头),防止细菌过度繁茂。

2、“少肠菌”中老年人群

若排除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大蒜、饮酒、喝醋的人,就可以归入这一类,他们的肠道很“干净”,基本处于“少菌”状态。对于他们而言,吃什么和怎么吃,可以说百无禁忌,因为肠道的营养吸收完全由肠道自主控制,不会受肠菌干扰。

总的来说,无论吃素还是吃荤,他们的健康状况通常都是良好的,各项体检指标也很正常。不仅不会受腰酸背痛等炎症损伤通病的困扰,而且一生都很少生病,连感冒都很难惹上身。

3、“多肠菌”中老年人群

这类人群要么大腹便便,要么瘦骨嶙峋,但都是肠胃不健康惹的祸!前者多有便秘,后者常有腹泻,肠道微生态失调,各种炎症性疾病都可能染上身,包括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痴呆症、癌症等。

我给这些人提出如下建议:无论是“红肉”还是“白肉”,都要尽量少吃,防止“食肉菌”过度生长。多吃蔬菜和水果,滋养更多“食素菌”,利用其产生的SCFA抗炎。常吃大蒜,多饮醋,减少肠菌总量,降低免疫负荷。适量饮酒,常吃奶制品、豆制品,养成喝咖啡的习惯,可以保持无炎状态。多活动,注意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活力,延缓衰老。

保持“少菌”状态的个人经验

除了胃肠道日常护理外,我还十分关注口腔卫生,但采取的措施非常简单。我从两年前开始,晨起刷牙从不用牙膏,而是改用70%酒精,此后从未出现过牙痛、牙出血等现象,而且一颗未拔除的“烂牙”居然还奇迹般地长出来了。若大家不接受酒精,也可购买有除菌性能的漱口液。

同时,我还会经常用稀释酒精棉球清洁鼻孔和外耳道。若遇鼻孔不通或流鼻涕时,我就用稀酒精滴鼻。酒精的稀释度并不一定要很精确,主要看个人的接受程度。酒精太浓(75%),刺激太强烈,难以承受;太低(15%以下),消毒效果不佳,我基本上采用30%-40%的浓度。

最后,给广大女性提个醒,千万不要迷信所谓天然菌群的“原生态”,只要你用过抗生素,无论胃肠道和生殖道,都不可能是“益生菌”——乳酸杆菌的天下,因此可以考虑定期使用除菌洗液。

有一点请中老年人记住:与其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抗炎,不如按上面介绍的方法减少肠道细菌总量,降低肠道细菌负荷,何况久服阿司匹林会引起胃肠道出血,如果只抗炎不杀菌,其肠道炎症状况无疑会雪上加霜。昨天刚出版的《自然》展望专辑——肠癌的一篇最新文章就持这样的观点(521S6a.pdf)!

总之,保持健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般人们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干净”比较讲究,但什么才是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态,很多人都一知半解。殊不知,“无尘”无足轻重,“无菌”才是紧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890045.html

上一篇:旷世流言之“痛风是吃出来的病”
下一篇:喝酒与痛风的关系释疑
收藏 IP: 219.130.238.*| 热度|

24 何宏 陈惊海 蒋会平 赵鹏 张成岗 徐绍辉 朱豫才 黄永义 蔡小宁 水迎波 徐耀 李春来 董侠 彭振华 洪建辉 王三民 zhangling luxiaobing12 naoh13 loyalSciencefan louiexp nm biofans truee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