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pzeng 写“正能量”博客,做“富营养”科普

博文

“魔系”或“佛系”:东西方抗冠策略大比拼

已有 1409 次阅读 2020-4-27 08:34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冠肺炎, 疫苗

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地区为代表,对抗新冠肺炎采取的策略是严防死守、追踪隔离,强制戴口罩,不论有无症状,密切接触者和疫区返回人员都要实施病毒核酸检测,因其管理严格而被称为“魔系”抗疫。


以德国、瑞典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对抗新冠肺炎采取的策略是有症状入院治疗,无症状居家隔离,病毒核酸检测有一定门坎,公共场合不强制带口罩,因其管理宽松而被称为“佛系”抗疫。


一、对抗病毒之策


究竟是魔系抗疫好,还是佛系抗疫好,暂时还不能下定论。不过,从当前发病及死亡人数来看,显然魔系抗疫优于佛系抗疫,其中美国与中国的疫情对比,即可高下立判。


佛系的初衷说得好听点是“群体免疫”,说得难听点就是放任自流,自生自灭。主张佛系抗疫者,指望通过自然感染产生抗体,但其间要冒“九死一生”的风险。刚刚病愈出院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也许感同身受。


那么,人体接触新冠病毒后诱生的抗体,究竟能不能保护感染者免受再次感染?考虑到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变异速率极高,首次感染产生的抗体可以中和未变异的病毒,但不能中和变异的病毒。如果康复患者血浆治疗有效,说明病毒尚未突变或关键基因无突变。


因此,若指望人体通过感染“活病毒”制造“天然疫苗”,一要病毒较温和,致死率很低,二要无药可治或无疫苗可打,否则不仅达不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预期目的,而且还要冒极大的死亡风险,实在得不偿失。


二、行动管控之策


我们推测,西方主张佛系抗疫的人,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的国民自由散漫惯了,不服管。其次,也有医疗设施及人员不足的短板,想严格一点也做不到啊!


相反,东方人普遍比较自律,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处事比较客观。就拿戴口罩这件事来说,西方人总是主观地认为“病人才戴口罩”,却不接受新冠病毒可经飞沫传染的事实。他们好不容易转过弯来,但很多人只保持社交距离,仍然不愿带口罩。


坚持魔系抗疫政策,源于SARS时期积累的经验,期待的是有朝一日病毒自动衰减直至彻底消失。当然,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规模及严重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外疫情持续走高的压力下,外防输入成为魔系抗疫国家的最大难题。


假如新冠病毒的感染性随季节衰减,那么魔系抗疫国家只要继续坚守,就能取得最后胜利。但是,如果新冠病毒随季节变换而在南北半球轮转,而且毒性不减甚至突变增强,那可怎么办呢?


如果确实是这样,那就要靠治疗药物及疫苗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特效药物,但针对症状的治疗还是有显著治愈效果,只是对老年重症患者治愈率低。


无症状感染者是当前的两难问题,人人筛查做不到,不排除他们又有传播风险。对此,东方国家的处理方式是依赖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能检尽检,阳性不能复工复学;西方国家的处理方式是根据抗体检测结果,阳性者解除隔离,可以复工复学。


三、疫苗之策


显然,对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研制疫苗应该是首选策略。不过,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极易变异,常被外行认为很“狡猾”,但内行知道高度变异性其实是病毒复制酶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打个比方,病毒复制酶产生了100个子代病毒,全部都有不同变异,其中99种可能都是“死”的,或致病性弱,但有1种是“活”的,而且感染性极强,这样问题就大了。


这代表病毒进化了,先前产生的中和抗体不仅不能抑制病毒感染,反而可能增强病毒感染。这就是为什么人体对于同样极易变异的艾滋病毒,未能形成有效防止继发感染的免疫力。


基于同样的原因,抗艾滋病毒的疫苗至今未能研制成功。仿此预测,抗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制可能也会遭遇巨大挑战,因为疫苗研制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病毒突变的速度。因此,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应该走流感疫苗的季节性更新模式,只有在与病毒的竞赛中力争跑赢才能冲线获胜。


总结一下,初期魔系抗疫付出的死亡代价比佛系抗疫低,但后期情况复杂,取决于病毒是否自行消退、病毒是否进化、疫苗是否研制成功、药物是否治疗有效,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最好的情况是像SARS一样自动消失,不好不坏是像流感病毒那样与人体长期共存,最坏的情况是比艾滋病毒更易传播(人可以不滥性或吸毒,但不能不呼吸空气)、更难预防(没有疫苗可用),那将是人类的灭顶之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1230321.html

上一篇:美国电子烟真相还原
下一篇:新冠病毒攻克之“阿喀琉斯之踵”
收藏 IP: 119.33.33.*| 热度|

12 武夷山 赵建民 檀成龙 刘钢 宁利中 杨正瓴 农绍庄 杨学祥 高峡 徐长庆 姚伟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