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出東方-MZLSHU(上海大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zlshu007 寧静致遠

博文

房子-从教工宿舍到筒子楼到“豪宅”

已有 3940 次阅读 2016-6-9 11:50 |个人分类:当时心情|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居者有其屋,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广厦千万间,何处是我家?

教工宿舍

既然在外工作了,那能有个蜗居其实就行,开始工作蜗居也是不可能的。

刚到药大,分到著名的综合楼。

与另一工作的老师一起住,还不是一个学院的。

舍友为徐州人比较好客,我从他学习了炖排骨汤的技巧。

烧饭是在走廊里。潮湿、昏暗的综合楼,住几个年轻的夫妻,以及我们这种刚毕业的年轻人。

当时的心是拔凉的,不知道何时能在省城南京有个容身之处。

年底,领结婚证,排队分那种工龄房。

其实基本没有希望。

筒子楼

妻子在另外一个单位-南京高校,情况差不多。

后来宿舍的人陆续离开,根据前人的经验,不能等、靠、要。

一改知识分子脸皮薄的优点,直接占领这间宿舍,正式算是有了家。

然后就开始了筒子楼的生活。

2009年双喜临门:我考上博士;孩子在来年将光临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要成为三口之家。

蜗居

大致在2010年前后,她分到了工龄房,50平左右。

当时的价钱4万多。我们几近身无分文,借外债2万多,买下。

算是有了居住权,房产证是拿不到的,因为有各种限制条件。

房子确实很旧,据说是七十年代的房子。这样住到她最后离开南京

那个时候,女儿曾经问:爸爸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为啥房子在这么旧?

我说,我们能在南京上班挣钱,都是自己慢慢努力,我们会越来越好。你以后也是靠自己努力。

我们后来在院子里接上大致十平的小房子,家里宽敞了不少。

离开南京后,因为地处南京市中心附近及学区房,居然价值百万。

商品房

2006-2012年,我们一家陆续到上海。

来到上海大学

2006年我一个人来到上海工作,博士后出站。此时孩子妈妈读在职博士。

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买个房:为女儿。

2007年以当时8300每平米的价格,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

百万负翁诞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26162.html

经过装修等等,2008年底入住。通过这次装修学习了关于房子装修的百科知识

某天无意中在小区的墙上看到,California Garden. 应该翻译为加州花园。

不过现在几乎没有知道这个名字,确实有时代特色。

不过这个小区环境不错,花园是算不上的。

开始时,这家上海的家就我一个人,条件极其简单:

好像就一个电视(去年夏天,自我退休了,主板坏了),基本在学校食堂解决吃饭问题。

这个阶段,我在上海至南京奔波,周一至周五上班,周末回南京看她们。

孩子来上海

2009年孩子和她妈妈去美国进修。一年以后,进修结束,孩子直接到上海上学。

她妈妈回南京工作,因为合同规定在职博士或进修学习要为本单位服务数年。

这个阶段主要是孩子和我在上海。这样变成她妈妈坐沪宁线奔波。

孩子来上海上学,陆续添置家具。

其实她来上海容易,落户不容易:

户口之路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16517.html)

涉及到将来的中考与高考,头等大事,直到她上初一才解决。

全家团聚

2012年,孩子妈妈来上海,我们买了餐桌和沙发。

(不久南京的房子卖了,还清了之前的大部分、亲戚同学的欠款。

不过还有还有住房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及学校的无息贷款)

这样,我们一家在上海团聚,基本结束长期分开的日子,以后不管如何,

上海应该是我们家大本营。

豪宅诞生

原本学校在宝山,早以前比较偏,就是上海的乡下。

2006年前后,刚来的时候,没有人在附近买房。

2007年,买房时房价为八千多,很多人认为太高了。

2008年,大家好像觉得学校附近的房子越来越好了。因为规划的七号线在学校附近。

2010年世博开通地铁七号线。

2016年确定地铁15号线规划在附近,上大板块成了最火的地产板块。

于是乎,去年底房价疯了,好多人跟着疯了一回。

附近楼盘楼板价近3万,房子的价格至少为5万。

目前,因此我们的房子一不小心晋升“豪宅区”,幸福来得太突然: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时间过去了近十年。

所以,如果当年没有狠心买房子,现在再想买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目前,沪上这波涨价风好像来的更猛。虽然有史上最严的限购。

目前的想法就是:好好工作,好好锻炼,好好还贷。

下半辈子为房子,为银行工作。

幸福其实很简单,有一个看似能实现的目标,努力!

书房,梦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81384.html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成长,给下一代一个正面的形象(流行语:正能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83440.html

上一篇:学然后知不足-成长2
下一篇:清样校对(Proof-reading)不轻松
收藏 IP: 180.168.188.*| 热度|

5 钟炳 许有瑞 史晓雷 李颖业 李升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