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秦汉英雄传说-5

已有 4470 次阅读 2008-3-10 15:12 |个人分类:秦汉英雄传说

而后几年中,三人所学的差异越来越大。张良以精读诸子百家为主,黄石公还教张良算术、卜卦、天文、地理;而韩信则成天背兵书,比如《孙子》、《吴子》、《鬼谷子》、《姜太公六韬》,还有黄石公自己的《三略》。韩信于别的事不上心,兵书倒出奇的认真,且极有天赋,一说便知,那黄石公竟似尽知天下事一般,从黄帝败蚩尤直讲到王翦战李牧,张良和沧海也凑过来听得津津有味。很多书张良家也没有了,于是黄石公口述,命沧海伐竹为简,以竹枝刻于竹简上,不知断了多少根竹枝,方才刻得一部书,而沧海的功力也得大进,以竹枝为剑,三招两式把手持铜剑的韩信打得大败。

后来黄石公于树林的沙地上,命韩信以沙土为帛,树枝为笔,石子为山,刻沟为川,画地为湖,向张良和韩信二人详解天下大势。何处可以囤粮,哪里值得伏兵;此处要用火计,彼地须是水淹;扎营应该如何如何,守城该当这般这般。黄石公命韩信一一熟记在胸。末了黄石公对二人道,“巴蜀和汉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兼之易守难攻,少经战乱,更得盐、铁矿丰富,若能以此地为根本,则钱粮不愁。中原地带多无险凭借,不可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以削敌之兵,败敌之将为要。”

再后来,黄石公命张良自行精研各家学说,命沧海专心修习,只在二人心中疑惑时加以点拨,却专心教韩信各种攻城守城的器械法门,不少来自于墨家和公输盘,其中也有黄石公别出心裁的创举,并不在二人之下。

沧海的心法已经突破了第二阶段,到了第三阶段却怎么也没有进展,十分苦闷。黄石公点点头道,“原该如此。剩下的就要看你的造化了。武道一途原没有止境,凡事不可强求也不可沮丧,留心观察你身边的细微变化,机缘到了必能得窥天道。”沧海却挠挠头问道,“黄老,如何是无我无执?如何才能天人合一?怎么又能以微观宏?武功怎样才能收发于心?”黄石公老脸通红,继而哈哈大笑,“你问的这些,我老人家也不知道!”便再不说话。沧海呆呆的走了,一个人闷了好几天。

时间如同小石桥下的流水,蜿蜒流走,却不知从何而来,流向何方。小树林的竹叶枯而转绿,绿而复枯;猛一看无甚变化,细一想去年的竹笋今年已成百尺之竿。

这几年里,魏、楚、燕、齐相继被灭,六国终于尽归嬴政之手。尽管张良每日咒骂嬴政不休,嬴政仍活蹦乱跳,一日比一日嚣张。这天黄石公把已是青年的三人叫来,满是不舍的道,“天下归一,我老人家该走了。当年老聃骑青牛出函谷,我老人家也要驾鹤东归。你们三个小家伙以后好自为之。”韩信吓了一跳,“老黄这是要干嘛?”张良失声道,“由我们淮阴三少服侍黄老岂不甚好?”黄石公摇摇头道,“你们三个有你们的事情去做,我糟老头子跟着你们碍手碍脚。”韩信哈哈一笑道,“老黄说得也是,我们早该去宰了嬴政那个老小子,我看沧海一根手指能够顶住一条大水牛,保管那老小子吃不了兜着走,你却总说时机未到。”沧海一巴掌拍在韩信屁股上,拍得后者直跳起来。沧海红眼圈道,“黄老这是要去哪里?何时能再相见?”黄石公道,“一十六年*,济北古城山下,即可见我。”

这时黄石公终于面露难色,想了想,欲言又止,韩信急问道,“老黄还有啥好东西要传与我们?”黄石公终于道,“有三兄弟,哥哥要往东走,二弟要往西走,小弟要往北走,该向哪边走?”韩信一愣道,“不能自己走自己的么?”张良却道,“长为尊,当然是听哥哥的了。”黄石公再看沧海,沧海直把头皮挠破了,半响道,“走哪里不都是走么?”黄石公叹口气道,“异日你们有什么难为之事,谨记这树林里的九年。”说罢黄石公衣袖一摆,飘然而去。

三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哭出了声来。

随后两年里波澜不惊。张良几次要刺杀嬴政,皆被张母劝住,三人各自修习自己的所学,不在话下。

嬴政统一六国后,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建长城、始皇陵和阿旁宫,筑驰道,开运河,以蒙恬为大将领30万大军北拒匈奴,派屠睢、任嚣先后伐北越,收天下之铜为十二金人,把天下整治得如同铁桶一般。

嬴政不断的派人追杀六国余孽,张家只好敛气吞声,遣散了不少家奴,平日十分低调。公元前219年,年不过四十的张母在对故国的怀念,对亡夫的思念中终于走到了人生大限。弥留时叫来三少,要三人相亲相爱,互相照顾;并叮嘱张良时机不成熟不要轻易去报仇,说完抱恨而去。张良不必说,韩沧二少与张母相处十年,视张母为亲娘,直哭得死去活来。张良更誓杀嬴政,他认为若韩国不亡,则父母皆不会早逝。

而就在始皇帝以为江山永固的同时,风暴正不断酝酿……

(第一章完)

* 一般说13年,这里因故事的原因,改成16年。



原创小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17691.html

上一篇:物质滥用还是滥用心情?(上)
下一篇:考槃笔记-11:定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0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