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考槃笔记-11:定义

已有 4004 次阅读 2008-3-11 10:59 |个人分类:天问

喃喃自语:

 

1、  物质、能量、空间、时间这几个定义有点纠缠不清,互相规定;

2、  “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如果按照这个定义去理解宇宙,宇宙应该是个自开放系统,它的这一刻为下一刻开放。这个时候时间不仅是一种度量值,而且是一种存在值。

3、  空间:是空无一物,还是绝对的虚无?

4、  空间不能弯曲,弯曲的是空间中的场;空间不能膨胀,膨胀的是空间中的物-能关系。

5、  只存在有,不存在无。

6、  存在即是作用。没有感知也可以有存在,只要有作用。

7、  最先的无起源于知觉恒常性,说白了就是感知,感知到=有,感知不到=无。婴儿最开始没有知觉恒常性这个概念,他们只能“感知到有”;不能“感知到无”。无的终极含义可能是不确定。确定=有,不确定=无;客观存在=可以重复的感知=确定,大脑虚构的场景=不可以被重复的感知=不确定;

8、  所以空间既不是空无一物,也不是绝对的虚无,空间就是空间。

9、  世界不可能是无,只可能是不确定。不确定既不是不知道有无,也不是不知道生死,不确定就是不确定。

10、              空间和时间都是波,所以空间和时间不会被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物或能量被感知。空间是波的概率范围,时间是波的频率。

11、              能量是波的确定态,物质是能量的稳定态。

12、              信息是“确定”的唯一标准。

13、              信息不是能量,信息可以产生能量。

14、              感知是信息的确定态,意识是感知的确定态。

15、              序是编码。同一系统对两个不同文明的熵可能不同,熵也是波。

16、              熵增可以理解为波的扩散。

17、              物质和能量可能被创生,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波。

18、              波是连续和离散的统一体,脱离了时间的波是连续的,有了时间的波是离散的。

19、              波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体,脱离了时间的波是有限的,有了时间的波是无限的。

20、              昨晚又梦见久违的浩瀚星空,我旋转,星空也旋转,天上出现无数个漩涡星系和棒旋星系;星星排成放射状,中间是个大太极。

 

 

----------------------------------------------------------------------------------------------------

以下定义来自维基百科:

 

时间: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

1、              目前最广泛被接受关于时间的物理理论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都不是绝对的,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所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 狭义相对论预测一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另一个静止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慢。另外,广义相对论预测质量产生的重力场将造成扭曲的时空结构,并且在大质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时钟之时间流逝比在距离大质量较远的地方的时钟之时间流逝要慢。现有的仪器已经证实了这些相对论关于时间所做精确的预测,并且其成果已经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

2、              就今天的物理理论来说时间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也没有量子特性。但一些至今还没有被证实的,试图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如量子引力理论弦理论M理论,预言时间是间断的,有量子特性的。一些理论猜测普朗克时间可能是时间的最小单位。

3、              根据史提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解出广义相对论中的爱因斯坦方程式,显示宇宙的时间是有一个起始点,由大霹雳(或称大爆炸)开始的,在此之前的时间是毫无意义的。而物质与时空必须一起并存,没有物质存在,时间也无意义。

4、              从人类的开始人们就知道时间是不可逆的,人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没有反过来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破,没有破瓶子从地上跳起来合整的。从经典力学的角度上来看,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无法解释的。两个粒子弹性相撞的过程顺过来反过去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时间的不可逆性只有在统计力学热力学的观点下才可被理论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我们可以将宇宙看成是最大的可能的封闭系统)只能增大,不能减小。宇宙中的熵增大后不能减小,因此时间是不可逆的。

 

空间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数学上,空间是指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及一些额外结构的集合

 

物质:占有时间空间质量的东西。例如:电子质子中子金属化合空气生物等等,以固体液体气体相态呈现。

 

能量:能量是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一个量。一个系统的能量可以被定义为从一个被定义的零能量的状态转换为该系统现状的的总和。一个系统到底有多少能量在物理中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它随着对这个系统的描写而变换。

 

信息:信息,又称资讯或情报,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

诺伯特·维纳对信息的著名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信息的重要地位,资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

1、狭义定义

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他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中提出计算信息量的公式,(一个信息由n 个符号所构成,每个符号出现的机率为p),则有: 这个公式和热力学的熵的计算方式一样,故也称为 (信息论) 从公式可知,当机率平均时,不确定性”(uncertainty)最高,信息熵最大。故信息可以视为不确定性选择的自由度的度量。 (information is a measure of one's freedom of choice when one selects a message)

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在他的《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通讯与控制问题》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意大利学者朗高在《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中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于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

2、广义定义

本体论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方式,而与是否被他事物所反映无关。

认识论认为,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而并不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本身。

谢清俊教授在《一个通用的资讯定义》提出了:资讯即所知表现在媒介上的形式,或更直接地说形式即资讯

 

意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们还不能给予它一个确切的定义。约翰·塞尔通俗地将其解释成:从无梦的睡眠醒来之后,除非再次入睡或进入无意识状态,否则在白天持续进行的,知觉、感觉或觉察的状态

 

存在:存在(实在)是一个哲学概念,按照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定义,是具有难以改变,但能够改变的特性。而相对于存在的不存在(虚无)则是具有难以控制,但能够控制的特性。而两者的界别存在于(无限线)的正反面上。但此界别中的正反面本不存在,故分辨的方向只在乎于其外延对该物的影响。

西方哲学家认为,无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感知),就无法证明其存在,故存在就是被感知

黑格尔的看法:"存在"不过是绝对理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实质上仅仅是个人的主观存在。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牵引的作用。

 

:暂无

 

:暂无

 

:沒有、空的同義詞。神學哲學研究的概念已經有一段時間,例如佛教數學物理學上有時會用無來描述一些狀況,例如宇宙誕生前的狀況,不過並沒有專門的科學意義。

 

宇宙中国文字里宇宙表示全部时间空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二十世纪以来,根据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建立了关于宇宙的科学理论,称为宇宙学

根据相对论信息的传播速度有限,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发生宇宙暴涨的情况下,时空连续系统中我们将只能收到一小部分区域的信息,其他部分的信息将永远无法传播到我们的区域。可以被我们观测到的时空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见宇宙我们的宇宙。应该强调的是,这是由于时空本身的结构造成的,与我们所用的观测设备没有关系。

宇宙大约是由5%的普通物质,25%暗物质70%暗能量构成

 

无穷:无穷或者无限,来自于拉丁文“infinitas”,即没有边界的意思。它在神学哲学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概念。通常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并不涉及它的更加技术层面的定义。
   
在神学方面,例如在像神学家东斯歌德(Duns Scotus)的著作中,上帝的无限能量是运用在无约束上,而不是运用在无限量上。在哲学方面,无穷可以归因于空间和时间。在神学和哲学两方面,无穷又作为无限,很多文章都探讨过无限、绝对、上帝和芝诺悖论等的问题。
在数学方面,无穷与如下如下主题或概念相关:数学的极限阿列夫数集合论中的Dedekind-无限群、罗素悖论hyperreal数、射影几何扩展的实数轴以及绝对无限。在一些主题或概念中,无穷被认为是一个超越边界而增加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数。
   
在大众文化方面,《反斗奇兵》中巴斯光年的呐喊:去无限——并超越!,这句话也可被看作研究大型基数的集合论者的呐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38-17766.html

上一篇:秦汉英雄传说-5
下一篇:秦汉英雄传说-6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