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新春佳节读新诗之中止语

已有 3238 次阅读 2014-2-7 14:55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诗, 现代派, 新月派, 湖畔派, 象征派

春节已经结束,读新诗也暂时告一段落。总体上,我个人现在并不是特别喜欢新诗,虽然我高中时就订阅《诗刊》和《星星》,读大学时给《诗刊》投过稿(但没有被录用)。这次阅读,与其说是欣赏文学,不如说是了解文学史,补补文化常识课。

 

现在读的这几家,我觉得基本代表了新诗草创时期的风貌。多数诗都是在1920年前后几年发表,作者都出生在十九世纪,周氏兄弟是80后,其余的是90后。他们受过完整的中国传统教育,又有留学海外经历。他们努力从自己熟悉的文言中挣脱出来,自觉地借鉴国外文学流派。写诗不是他们的主业,大概除郭沫若外,都不以诗人闻名。同时,白话文刚刚兴起,现代汉语的规范还没有建立,他们的诗歌创作,是现代汉语发展的一部分。

 

随后,新诗进入发展阶段,艺术形式更加成熟。有些专门以写诗见长的诗人,诗人们同时可能也有其它形式的文学创作。创作量也大增,至少出版几部诗集。

 

准备以后逢年过节有闲暇的时候,挑选不同流派的诗人一位,通读他们的全部新诗作品。初步想到的有下列五位。

 

第一位是湖畔派的汪静之。了解不多,但知道他写了“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从这句看,似乎很有民歌风味。湖畔派很快云散,汪静之属于其中多产的,诗集似乎也只有《蕙的风(1922)》和《寂寞的国(1927)》,后者我还没有书。

 

第二位是新月派的徐志摩,大名鼎鼎的诗人,虽然其知名度未必仅是由于诗作。“再别康桥”等诗作脍炙人口。他中年罹难,虽然高产,诗作也算有限。出版有诗集《志摩的诗(1924)》、《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1932)》,诗作占今人编的《全集》一卷。

 

第三位是象征派的李金发。或许是他后来移居美国,诗作在大陆似乎不是很有影响,我爱好新诗的时候就没有听说过他。出版有诗集《微雨(1925)》、《为幸福而歌(1926)》和《食客与凶年(1927)》,以及诗文集《异国情调(1942)》和《飘零阔笔(1964)》,后者我没有。

 

第四位是现代派的戴望舒。代表作是“雨巷”。产量不大,估计不到百首,出版3部诗集《我的记忆(1929)》、《望舒草(1933)》和《灾难的岁月(1948)》,其中有些重复。

 

第五位是九叶派的穆旦。出版有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47)》和《旗(1948)》,都收入复旦版两卷本的《穆旦诗文集》。说实话,我过去没有读过他的诗作,但读过他翻译的两卷本《普希金抒情诗选集》。我们这代文学爱好者,大概没有人不熟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当然,当时并不知道翻译家查良铮曾是诗人穆旦。后来从王小波的“我的师承”中读到,“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他甚至说,“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公道的。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只按名声来理解文学,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坏,什么是好。”因此以后有时间要认真读读穆旦的诗,体会一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765329.html

上一篇:新春佳节读新诗之周作人
下一篇:《浮士德》与混沌
收藏 IP: 116.232.61.*|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