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抢救民谣及其他

已有 2859 次阅读 2016-4-11 20:52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抢救民谣及其他

武夷山

 

   今晚6:30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播送了山东农民赵中田搜集民谣的事情。

   民谣是个好东西。小时候听到的民谣,可能对人的一辈子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叫《江苏传统歌谣》(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03),封面是这个样子。


   里面一些歌谣我至今记得,如:

从来不说谎,三岁到湖广;

湖广楼上歇,伸手摸着月;

隔壁杀螃蟹,溅我一身血。

 

   搜集抢救民谣,显然是政府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现在,一个普通百姓做了本该政府做的事,政府总该给些后补助吧?赵中田拿到过任何后补助吗?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抢救的: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方言......

 

   下面是2014年齐鲁晚报对赵中田的一则报道:

 

阳谷农民赵中田:30多年奔走三省千村抢救运河文化
27
部运河民谣书稿亟待出版

http://www.lcxw.cn 2014-05-08   来源:齐鲁晚报 

  赵中田是阳谷县阿城镇赵店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上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搜集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民谣,一干就是30多年。至今,他已走过河北、山东、江苏三省1000多个自然村,整理出的手稿有1米多高,300多万字。现在,年过半百的他更多精力用于把剩余的27本初稿出版成书,但到处碰壁后,他发现,收集不易,想出书更难。

  对话赵中田: 一个人的文化苦旅

  记者:三十多年来搜集整理运河民谣,可以说你用一生精力在做一件事,意义是什么?

  赵中田:大运河在我国历史上功劳很大,既是经济长廊,更是文化长廊,像一支竹签,串起南北文化。我觉得运河文化其实是乡村文化,它不在书本里,而在运河沿岸百姓口中,一代代传下来。这些年来,我访问过的会唱民谣的老人,十之八九都去世了,现在还活着的老人,能完整唱下来一曲歌谣的也很少见了。

  我搜集的夯歌有120段,行酒令有300多条,红色歌谣有200多首。这些宝贝在我眼中都是有生命的,有一种情愫在里面。传统文化就像一条链子,一环扣一环,这些老人走了,把文化也带走了。如果没人收集整理,它可能就永久失传,导致传统文化断裂。

  记者:有报道说你三十年如一日搜集运河民谣,是在进行一场“文化苦旅”,你觉得苦吗?

  赵中田:这些年,我外出吃了不少苦,但在我这都不是事,因为我喜欢这这项事业。。

  真正让我觉得苦的是:我的书稿难以出版。为了出书,我跑断了腿,写了几百封求助信,但绝大多数没有回音。忙活了三年,才出了两本书,我现在都54岁了,还能活几年?

  对一家人充满愧疚

  记者:你整天往外跑,家里也顾不上,对家人有没有愧疚感?

  赵中田:母亲拄着拐杖,走一路歇三回,到我屋里唱民谣,这情景我至今记得。我特别对不起母亲,她去世前几天让我去买药,结果路上遇见几个老人,“缠”着他们给我唱了几首歌谣,用给母亲抓药的钱请老人吃饭,耽误了给母亲治病,结果母亲病情恶化去世了。那几首民谣,是用母亲的命换来的。

  至于妻子,我也满心愧疚。家里都是她一个人操持,她身体不好,经常流泪,眼睛都快哭瞎了。大女儿现在已出嫁,当年她学习很好,因为家里穷而辍学,是我一辈子的痛。现在小女儿上初三,在重点班前十名,我要挣钱供小女儿上大学,不能重蹈她姐姐的覆辙。

  记者:你历尽千辛万苦才出了两本书,还有27本呢,你觉得有生之年能全部出版吗?

  赵中田:没大有信心。这些年我为出书到处筹资,现在能出两本已算烧高香。我不让女儿捣腾这些,太费心劳神。

  这些年来,我怕书稿被老鼠咬,曾埋在地下,可时间长了容易发潮,有些圆珠笔写的字迹开始模糊,我就常拿出来晒一晒。在我有生之年,这些手稿如果出版不了,将很难保存下去。我也不知道咋办。总之,出版不了太遗憾了。

  一个农民的文化梦

  记者:这么多年只做一件事,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你?现在都在讲中国梦,你有什么梦想?

  赵中田:做为一个中国农民,我的梦想就是把我用尽毕生精力搜集整理的书稿保存下去,不能烂在我家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出书。

  尽管现代社会比较浮躁,这种纯文化类的书很少有人愿意看,我已经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运河谜谣》,一本是《阿城文化》,基本上没卖出多少,大部分都送人了。但既然成书了,就能留存下去。

  现在国家提出“文化强国”,让我看到希望,希望能落到实处,让文化养人,别再像我这样“文化坑人”,我这些年就是“坑爹坑娘坑老婆孩子”。

  记者:如果你的人生重来,你还会做这件事吗?

  赵中田:(沉思了一会儿)不会了。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没人逼我去做。但这么多年下来,太累了,主要是对不起家人。我出去打工,也能挣钱养家啊。

  但这件事总得有人去做,我觉得这就是命,该让我赵中田去做。我已经尽力了,接下来,除了整理出书,我还会出去搞搜集,民间有很多好东西,不能让它失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69436.html

上一篇:20年前对本单位如何提高工作质量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我们不善于编故事----日记摘抄454
收藏 IP: 1.202.72.*| 热度|

20 蔡小宁 李颖业 赵美娣 陆绮 陈永金 徐令予 魏焱明 钟炳 康建 郑小康 李志俊 史晓雷 赵凤光 杨正瓴 韩枫 孟津 范运年 张晓良 xiyouxiyou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