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普赖斯奖得主Wolfgang Gläzel谈科学计量学指标 精选

已有 5577 次阅读 2012-11-4 07:13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 指标

普赖斯奖得主Wolfgang Gläzel谈科学计量学指标

武夷山

 

普赖斯奖得主Wolfgang GläzelJournal of Informetrics杂志2010年第3期发表文章,On reli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scientometrics indicators based on stochastic models(论基于随机模型的科学计量学指标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文章说:

科学计量学在开创时期,往往从其他领域借用一些定律和模型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例如,用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型来描述文献量的增长,借用放射性衰减现象来描述信息老化(半衰期),用传染病模型来描述信息扩散,等等。这些模型已被通用的科学计量学进路所替代,但是,科学计量学的许多模型仍是决定论的(如洛特卡定律和布拉德福定律)。它们的主要缺点是,都表现为“自然定律”的形式,不能反映在学术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某些因素的影响。概率模型则有潜力解决这些问题,也有利于测度间接的或潜在的作用。在这方面较好的例子是:自引与他引的相互依赖模型,对未来被引量的预测模型,等等。

当科学计量学从科学情报的工具变为科研评价的工具时,另一个问题就凸显出来:指标的统计可靠性。只有概率进路能满足统计可靠性的要求,不过,有时也只能近似满足。用指标来给被评价的实体(entities)排序时,又会出现新问题。

我们还发现,鲁棒性未必与区分力(discriminative power)携手而行。例如,H指数及类似指数尽管对评价对象之分布的变化不大敏感,但这类指数的区分力低得令人失望。

我们这个学科仍处在起始阶段,正努力创立科学计量学模型并将其转译为现实情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29062.html

上一篇:什么都有级别,罪犯改造表现都有“级别”
下一篇:中英文全对应的例子
收藏 IP: 124.126.235.*| 热度|

25 陈小润 王鹏 赵星 许培扬 李宁 钟炳 周萍 张志东 陈凯华 曹聪 苏德辰 何学锋 余世锋 刘桂锋 魏瑞斌 崔小云 鲍海飞 李泳 唐常杰 周春雷 王芳 梁进 强涛 lilojoan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