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初中语文老师保留了我的作文

已有 5870 次阅读 2012-9-30 06:5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老师, 初中

初中语文老师保留了我的作文

武夷山

 

我初中语文老师叫李宗铮,后来是南京财经大学教授。927日收到他的电子邮件,邮件说:

当年他任课时,经常请作文写得较好的同学将某篇作文誊写一遍交给他,作为教学范文使用。这些资料他一直保存着。现在,他将我的几篇誊清了的作文扫描下来,将扫描件发给了我。今后有机会见面时,他会将原件交还给我。

我实在是太感动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下面转录扫描件中的一篇作文,记叙的恰是39年前国庆期间的事,以此作为献给国庆节的薄礼吧。同时,祝李老师、祝众位博友双节快乐!

 

和周锐在一起度过的一天

(博主注:写于1973年,初二年级。周锐后来成为著名童话作家。)

 

十月二号,是日清明得好,日暖风和。我妈的老战友董阿姨一家将到我们家来玩。我们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准备好烟茶糖果,迎接客人来临。这次董阿姨的儿子周锐也来玩,他在盐城农村落户已经四年了,是在农村艰苦生活的考验下入的团,前几年的国庆节都没有回家休息。我早已知道他是一个好青年,一向对他很敬佩,所以特别心急地等着他到来……

上午九点半光景,终于把他盼来了。他是一个大个子,方方正正的脑袋,又黑又长的眉毛,端正的鼻子,刚毅的双唇。进门后寒暄了几句,我爸爸就同他谈了起来,他是很健谈的,二人谈笑风生。这时,我和弟弟还没有机会同他在一起玩玩。

吃过中饭,妈妈问起他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情况,他便谈起了这样几件事:

他那里的农村,真是一穷二白,生活相当苦,农民中很少有文化的。已经与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感情的他,决计利用工余时间开展扫盲工作。他把家具什物归并归并,于是,他住的茅草屋变成了课堂。每天晚上,他的小屋里都挤满了二、三十个社员。他开动脑筋,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在门上写了个“门”字,锄把上写上“锄头”,箩筐上面,就写上“箩筐”两个字,贫下中农们来上课时,一看到这些东西就看到了上面写着的字,很容易记住。来学习的多半是妇女,由于当地封建观念比较严重,她们都没有进过学堂,扁担横过来不知道是个“一”字。但是她们想掌握文化,想读毛主席的书,所以学习非常认真。而周锐呢,这个年轻人,俨然如一位老先生,教学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学员们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后来他们一晚上就能学会三、四十个字!他们学会了写“挑战书”,你向我挑战,我向她挑战,不会写的字用同音字代替,或者去问老师。通过写挑战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学习更加努力了。很多人学会了写信,也逐渐能念毛主席的书了……他的工作很有成绩,县里都派人到现场观摩教学。

他还创作了不少文艺节目,像什么相声啦,表演唱啦,淮剧啦――这是苏北农民特别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组织小青年们排练、演出,他又吹笛子伴奏又表演,还要导演,忙得不亦乐乎!通过这些文艺形式很好地宣传了毛泽东思想,表扬了好人好事,支持了新生事物。他又办了黑板报,在这里他的文学、美术才能都得到了发挥……

我们听得入了神。我不禁想道:如果没有一心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如果不学习好,这一切能做得起来吗?

下午,我们年轻人所富有的朝气淋漓尽致地显示了出来:多才多艺的他兴致勃勃地拉起了二胡,他记性较好,听过几遍的歌子都会拉,神一样的手指灵活地按动琴弦,他的妹妹和我们兄弟俩纵情地唱和着,一阵阵爆发出的大笑声,感染了大人……

他走了,我们家的孩子把他们全家送到山西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难忘的。

他所叙述的事情,我们所看到的他的精神面貌,说明他在农村里是快乐的,他发挥的作用也不小,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我们在不远的将来也要到农村去,像他一样生活、战斗。所以我们现在要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的知识也应当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以后再用这些知识去为人民服务,正像高中一位同学所说的那样,这是“物归原主”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17999.html

上一篇:安妮. 莱博维茨摄影作品展即将在华举办
下一篇:关于“国家”的英语名言
收藏 IP: 219.143.83.*| 热度|

46 陈学雷 刘全慧 钟炳 李伟钢 赵星 王芳 蔣勁松 李泳 陈湘明 李宇斌 刘玉仙 魏瑞斌 王春艳 庄世宇 曹聪 王善勇 李本先 章成志 叶剑 田瑞强 赵凤光 朱艳芳 王桂颖 王安邦 王晓明 张伟 汤奔阳 蒋迅 孔晓飞 刘旭霞 卫军英 曾新林 陈国文 孙永昌 王金龙 刘世民 梅庆 龚鹏飞 刘用生 吕洪波 Editage意得辑 张焱 李宁 苏金燕 crossludo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