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未来我们会生活在白色的天空下吗 精选

已有 5201 次阅读 2021-4-15 11:18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未来我们会生活在白色的天空下吗

■武夷山

(发表于2021年4月15日《中国科学报》)


2021年2月,美国克朗出版集团出版了普利策奖得主、作家Elizabeth Kolbert(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的新著,Under a White Sky:The Nature of the Future(本文作者译为“在白色天空下:未来之大自然”)。

2014年她的著作The Sixth Extinction:An Unnatural History(中文版为《大灭绝时代》。原标题直译过来则是“第六次灭绝:非自然的历史”)于2015年获普利策奖。2006年,她还出版了Field Notes from a Catastrophe:Man,Nature,and Climate Change(一场灾难的现场笔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一书。

《圣经·创世纪》说,上帝使人类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这本是上帝的预言,遗憾的是,它成了无可否认的事实。

人类在地球上的影响无所不在,以致出现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人类的改天换地活动已然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科尔伯特在新书中提出的问题是:人类造成这么大破坏之后,还能改变自然吗?不过这一次,“改变自然”的含义不是改天换地,不是“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而是拯救自然。

科尔伯特说,用另一只眼看待人类文明的话,可以把人类文明看成蔑视大自然的万年练习。

在《大灭绝时代》一书中,她探讨了人类的破坏能力如何改变了自然界。在新书中,她却认为,确实是人类的干预使得地球满目疮痍、岌岌可危,但是,若想拯救自然,又离不开大规模的干预。

科尔伯特在新书开篇讲的故事,涉及美国最重要的水系——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二者在芝加哥附近汇合。她写道,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是——或曰曾经是——独特的水生世界”。

为什么说“曾经是”呢?作者指出,20世纪初,美国有一个现在看来实属狂妄的工程项目:为使芝加哥河的城市污水不继续污染密歇根湖水,芝加哥河水流方向被强行倒转,通过一条运河向南汇入了密西西比河水系。这条运河使得来自南方的一些鱼类(如亚洲鲤鱼)侵入了伊利诺伊的湖泊,在那里横行无忌,而原本生活在湖里的一些动物(如斑马贻贝)则进入了密西西比河。

在南部的新奥尔良,生态情形也不妙,上升的海水淹没了密西西比三角洲,这也是20世纪当中人们试图驯服密西西比河的浩大工程项目的后果。

她写道,“如果特拉华或罗德岛失去密西西比三角洲那么大一块面积的话,那么美国就只剩49个州了。每过去一个半小时,路易斯安那州就要失去足球场大小的土地”。本书介绍了很多类似的属于人造灾难的故事。

为创作本书,科尔伯特走了很多地方,访谈了很多人。比如,她采访了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层变成“石头”封存的冰岛工程师;到加州东南部的莫哈维沙漠去,考察了生活在沙漠水坑里的沙漠鱼,也采访了努力保护沙漠鱼的生物学家;还采访了一些鸟类学家和昆虫学家,了解鸟类物种和昆虫物种数量迅速下降的因由。

她写道,“即使在一直被人们认为生命力顽强、不易灭绝的昆虫纲中,物种数量也在跌落”。这样的物种丧失过程发生在各地的生态系统中。

她考察最为仔细的是特别脆弱的珊瑚礁。现在澳大利亚科研人员正在试图培育一种“超级珊瑚”,它在变暖了的地球上也能生存。

她问道:我们和世界能从人为灾难中逃脱吗?她认为,地球工程(又称为气候工程)是可以考虑的解决方案。

例如,一些科学家提出向高空发射一个热气球,这个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产生冷却地球之效。

另有一个地球工程项目的设想是,在太阳光抵达大气层之前使其发生折射,从而抵消温室效应。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蓝色的天空会变成灰白的天空,这就是书名为什么叫“在白色天空下”的缘故。当然,反对地球工程方案的专家也大有人在。

有书评家指出,作者下的功夫很深,可以说本书的每一段都很有料。

《中国科学报》 (2021-04-15 第7版 书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82088.html

上一篇:一项有意思的行为实验
下一篇:2002年发表的“域外新书: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的不对称性的起源”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16 鲍海飞 杨学祥 张学文 陈新平 杨正瓴 晏成和 姚伟 籍利平 王安良 俞立平 黄永义 杜占池 李学宽 葛素红 孙颉 李月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