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以枪械的标准衡量灭火设施

已有 2315 次阅读 2020-5-1 16:1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检验, 末端, 攻势, 人因

  枪械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用途,满足对武器的核心需求,切实考虑使用者特点,深度融合战场环境,使枪械的个体以及整体效能发挥至最优。建筑灭火设施作为首发应对火灾的“武器”,同样需要以类似的标准及眼光来进行检验与衡量。

  以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AK-47突击步枪为例,与老式的单发步枪相比,虽然射程不足,但火力异常猛烈,从而赋予了前线士兵以寡敌众的机会;同时,作为冲锋枪,AK-47又拥有较好的精度与较大的威力,它的弹药较轻,对成批运输和转移非常有利;其枪机的运动原理也被认为简单可靠,加之其体积适中、容易操作,哪怕在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下,AK的射击声从未中断。

           AK473.jpg

灭火设施的实战检验标准与枪械武器相比,有相似性,也有相异之处:

 1.作战对象在时间空间上的不确定

  AK无论用于进攻还是防守,交战范围和时间是大致明确的,枪械与弹药基本是随身携带,有备而战。而火灾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背景几乎是随机且无限的,这就导致设施及灭火剂的及时到位成为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视线可能受阻的建筑空间内,即便是短距离的足量输送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然而事实上,防火组织体系“末端”对突发火灾的响应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固定式灭火设施不可移动,移动式灭火器具既要数量又要速度,这也就足以解释为何实验场测试合格的设备一旦到了现场就可能成为摆设,道理很简单:因为实验场完全模拟不出火场环境那种广袤复杂的时空背景,机动性与灵活性欠缺,灭火剂无法及时到位,何以灭火?所以真正有效的灭火设施,或许应该跳过实验环节,直接大范围进入“火场”等待检验。

 2.进攻效率与可靠性

  作为武器装备,讲求就是射击速率与可靠性,火力猛就可以尽快控制战局,对设施结构尽量简单优化可以降低故障率,从而显著提高可靠性以及效率。只要攻势足够强大,自然就省掉了许多因“防守”所带来的麻烦,速战速决才能减少己方损失。

 3.操作流程简单化

  无论是设施的操作方式还是“弹药”的补给路径,都要充分结合人因工程学原理,当然这一切又是建立在“枪械”自身结构极简化的基础之上,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员操作灭火设施所能达到的效率,在该产品设计之初已基本注定。一把AK到了普通士兵手中,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搞定;而灭火设施到了一般人手里,要求几分钟内就必须立即“开火”,离开了极简化设计,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环境时间对设施的影响

   枪械几乎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且不时地会进行实弹射击,故完全不必担心关键时刻会“哑火”,而灭火设施可能十年八年才可能用上一回,长期处于停用状态,周边自然环境(温度、湿度、自然老化、人为损坏等)影响以及灭火剂的储存失效导致其可靠性极低,人们总希望用机械装置解决世上所有问题,却又总是事与愿违

 5.灭火设施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致命性武器,枪械设计的初衷就是对人体造成杀伤,灭火设施尽管也带有一些“武器”的属性,然而其唯一针对的目标是“火”,且为大量平民日常所使用,这与作战人员操控武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灭火设施本不该伤及人员,哪怕是极小的概率,都不可以接受,潜在的危险性反过来又必将影响到灭火设施的普及推广或实际沦为摆设。

       AK471.jpg

  枪械武器及灭火设施的设计都属于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去全盘考虑,若有一处细节考虑不周全,都可能导致效果严重打折。这5项因素相互间存在紧密的内部联系,相辅相成,如果仅仅只从某一项去增强或提升,一旦步入实战,往往还是见效甚微,灭火作战仍然极度困难,故而只能从核心部分去进行改良,甚至需要暂时“抛开”习惯性的主流认知。

    尼古拉斯凯奇在电影《战争之王》中有这么一段台词:“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动步枪,战士最喜爱的武器,由9磅金属和4英尺长的木头组成,它不会坏、卡壳、过热。就算被泥土和沙子覆盖,它还是可以正常开火,它的使用很简单,就算一个小孩子也会使用它,并且正在使用它。”

          AK472.jpg

      巍岳豪:AK-47 “枪王之王”的不老传说

    娱乐消防:台北拟修订火灾预防自治条例

    最韩国:韩国仓库火灾致38人死亡!恐有二次爆炸的危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231154.html

上一篇:灭火为什么这样难?
下一篇:灭火逃生四象限
收藏 IP: 117.174.170.*| 热度|

2 魏焱明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