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灭火逃生四象限

已有 2915 次阅读 2020-5-7 21:0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伤亡, 区间

灭火与逃生问题时常交织在一起,让火场人员难以兼顾,本文试图将以往的建筑火灾类型在象限图上予以划分,从而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关系。

             灭火逃生四象限.png

1.一象限:多发生于低层单体建筑,可燃物数量不多,或因存在有效隔断,无法形成蔓延,逃生非常容易。换句话说,这样的火就算不去灭,损失也不太大,更不会造成伤亡,故属于火灾威胁最小的一种情况。

日常生产生活中,一般由人为引发或是意外起火后能够被立即发现,周围环境简单,在起火后几分钟内就能够被迅速灭掉的火灾均属于此种类型,往往并未纳入火灾事后统计,可视为有惊无险。 

以往案例】家用小型电器及线路起火,一般厨房的油锅起火,电焊引发起火,短隧道内小型车辆火灾,露天停车场单车起火,宿舍火灾

2.二象限:一旦起火,蔓延迅速,同时可能伴随有爆炸、触电、泄漏、坍塌等风险,多见于工业火灾,如地下通廊,大型生产作业场所,加油站,加气站,然而因为场地开阔或与地面出口距离短,便于人员疏散,故实际所造成的伤亡数量极低或为零,更多的损失体现为设备财产。

以往案例】钢铁厂电缆隧道、化工企业场所、烟花爆竹店、大型商场商铺、地下车库、汽配城、古建筑、仓库等均出现过此类火灾。

3.三象限:常见于家庭火灾、九小场所以及高层建筑,其主要特点是火情发现严重滞后(或为夜间),且内部根本无法灭火自救(无灭火剂或数量不足),内部结构及周边环境复杂,通道有限受阻,人员明显被困(或因为行动不便无法逃生,如医院患者及失能人员),完全依赖于后续专业救援的速度,此类火灾死伤占比较大。

【以往案例】家庭及旅店火灾(部分为夜间、部分为高层)、餐饮店火灾、足浴店火灾、娱乐场所火灾、医疗机构火灾、地下矿井火灾等。

4.四象限:火灾发生区域与第二、三象限类似,初期灭火看似容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势扩展迅速,导致逃生退路被切断,一旦后续救援不力,伴随着次生灾害,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伤亡。(消防队的内攻救援也属于此种类型,当然消防队是出于救人之目的,主动置身于高风险。)

第四象限既不同于第二象限(一开始火势明显不受控),也不同于第三象限(人员被困住且无力自救),只因为时间推移导致火场形势急剧变化,并带来更多其它类型风险,所以火灾前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需要引起警惕。

【以往案例】国外公寓火灾,国内某售楼处火灾,商场火灾,KTV火灾,皮带通廊火灾,可燃液体灌装车间火灾,长距离公路隧道火灾等。

                             火球.jpg

尽管有了一个初步的划分,但在同一起火灾当中,由于起火时人员所处位置不同,获知火情的时间不同,应对处置方式不同,所以不同人员仍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象限区间。如在某一起高层建筑火灾中,位于底层及时获知火情且立即疏散的人员属于第二象限;位于起火点最远端被火势围困以致遇难的人员属于第三象限;位于起火点就近实施灭火的人员出现伤亡,则属于第四象限(也包括后期进入搜救的消防队员)。

即便是相同的火灾类型,当发生于不同时间地点,由于场所规模大小的不同,燃烧物数量不同,现场应急处置效果不同,也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区间,参照上述分析。

第一象限的火灾威胁最小,也较为常见;第二象限更多地体现为财产损失;第三、四象限更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其中第三象限几乎完全依赖于外部救援,第四象限更具有迷惑性,也更考验临时处置人员的智慧,需要引起足够警觉并随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每一起火灾,火场中每一个具体点位所面临的形势都可以在图中找到对应的点,并随时间连线为一条变化的轨迹,越靠近左下角越危险,越靠近右上角则越安全。

通过统计分析,将建筑火灾类型划分为四个象限区间,其目的在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出灭火与逃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由此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火灾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特点,更加清醒深刻地意识到特定环境场所的实际风险,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高层建筑.jpg               

火事杂谈:这是迄今为止把这事儿说得最清楚的一篇文章:放过小火的逻辑与危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232088.html

上一篇:以枪械的标准衡量灭火设施
下一篇:灭火逃生四象限2
收藏 IP: 218.88.87.*|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