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edh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edhw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博文

印度新德里火灾中的人机料法环

已有 2639 次阅读 2019-12-11 10: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发烟, 器具, 物料, 战法

每5分钟抬出1具遗体,无路逃生……印度“极恐怖”火灾已致43死,超50人伤

转自微信公众号 安全科学岛

通过当事人对火灾的叙述,可以部分还原当时的场景,并希冀从中找出有可能改进的部分。事后讨论建筑物及内部可燃物密集分布的先天不足并无意义,因为类似这样的情形可能还会有很多,意外点火源与可燃物的关系永远纠缠不清,如果都有条件提前改善,火灾似乎早就不再是个大问题。

1.附近居民阿里说:“大概早上4:15,我被叫声吵醒。声音来自工厂大楼四层,看到火光,但之后好像工人们自己把火扑灭了。”......但从之后的情况来看,火星并没有被完全扑灭,并演变成大火。

残火未被扑灭,重新复燃,也许是现场人员的失误,也许是现场灭火剂数量不足,而更大程度的可能是:观望者的视角所限,从头至尾,建筑内火灾始终就未曾熄灭。无论怎样,在随机突发的情况下,现场不具备足够的控制能力(由足量的灭火剂、相应的动力及扑救效率所构成)却是不争的事实。

2.消防员不得不挪开停在街上的十几辆自行车、三轮车,并连起近500米长的消防喷水管道。

消防人员架设水带,从远端输送灭火剂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人力,加之沿途物件的阻碍,救援过程又不可避免地陷入恶性循环。

3.住在事发大楼后面的亚斯明·贝格姆说,“我们用水桶和杯子朝大楼泼水,但水根本到不了二三楼的窗户。我们无能为力。”

“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也许距离不算远,但围观人员没有称手的器具,缺乏足够的用以投送灭火剂的动力,看得见却够不着,灭火剂无法到达起火区域甚至于边缘,远水难救近火。

4.据穆罕默德·纳西姆描述,被困在三四层的人把手伸出窗外大喊求救。“一个人说救救我,请做点什么吧!’另一个人说他家里有孩子,还有个人我曾在街上见过,我们认识。”纳西姆说。被救者之一,24岁的穆罕默德·穆斯塔法说,因为楼梯着火了,他找不到逃生路径。“为了能呼吸,我站在窗户旁边快一个多小时。”

烟雾袭来,高温炙烤,现场人员被困住无法逃生,在几近绝望的环境下,无论是被困者、旁观者还是救援者,均无计可施。

5.结束救援后,库玛以为他和他的团队救助了大部分的被困者。“我觉得伤亡人数大概在10人左右。但当我打开电视的时候,我几乎不敢相信我看到了什么。”报道称,医生表示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被困者吸入了大量的有毒烟雾,烧伤情况很少。

除去完全受困人员,不排除部分遇难人员也许只是情急之下忙于灭火,疏于留意逃生的退路,当风向火势突变,结局也未能幸免于难。

              

类似这样的加工厂、仓储加上宿舍,一旦夜间火起,其火灾风险级别之高,现场救援的混乱程度,不难想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唯一可能做到的就是降低人员伤亡,然而要想降低伤亡,就得减缓发烟速率;要减缓发烟速率,就得显著提高灭火剂的投送速率;要提高速率,就得有多股力量第一时间内外夹攻且同时发力:现场自动灭火系统、被困人员自发灭火突围、附近围观人员的助力响应,在内部人员暂时无法逃出的情况下,依靠上述几股力量共同迟滞发烟速度,人机料法环,都没有明显短板,如此,才能为消防队赢得宝贵时间,带来更多生还希望。

人,看似不缺;机,貌似未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大大小小的器具装备也乏善可陈;料,实际投送灭火剂数量及速率严重不足;法,没有人机料的支撑,谈不上得法,从而失去致命的效率;环,最为明显的短板,反过来则对前四项提出了更高要求。

偌大的一家工厂,相似的场所可能还有很多,意外出现的点火源防不胜防,若是每家每户都预备大量的灭火剂来杜绝自家财产损失,几乎是不现实的;然而退一步来讲,从延缓火势的角度,为人和机配备足够廉价的灭火剂(料),形成简单灵活实用的战法,即使在看似严苛的环境下,人机合力,也能创造条件有利于人员逃生,却是必要且可行的。

   消防问题的核心是灭火,灭火问题的核心则是灭火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0551-1209599.html

上一篇:对公路隧道火灾的补充思考
下一篇:家庭火灾不能等
收藏 IP: 117.136.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