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岁这个年纪,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被认为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关节点。
在《新约圣经》中《马可福音》中有这样的句子:“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三十岁。”
最近重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头还是那句:“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时,离开了他的家乡和他家乡的湖,到山里去。他在那里安享他的智慧和孤独,十年不倦。”
我二十岁时读到这里时想,为什么尼采让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时开始他的故事?三十岁之前是不明白的。等到了查拉斯图特拉离开家乡的年纪重读此书,突然悟了。三十岁前,你把查拉图斯特拉当成别人,三十岁后查拉图斯特拉就是你。
三十岁就是这样的人生黄金分割点,一个男人作为真正的男人一个女人作为真正的女人开始面对人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的“立”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立”应该是通“位”,就是说三十岁,孔子找到了工作,就业了,开始了他的社会生活。我们现代人应该赋予这个“立”新的解释——物质生活上自力更生,精神生活上独立自主,而后者尤为重要。
三十岁的下一站就是四十岁,四十岁又是什么样子呢?在三十岁时或许没有资格评论四十岁,就像二十岁时读不懂查拉斯图特拉。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离开家到山里去,一待就是十年,然后下山。显然,此时的查拉图斯特拉是四十岁。这个时候查拉图斯特拉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查拉图斯特特拉如是说:“瞧!我对我的智慧感到厌烦,就像蜜蜂采集了过多的蜜,我需要有人伸手来接取智慧。我愿意赠送和分享,直到贫者以富有而幸福,智者以愚昧而快乐。”这比孔子的“四十而不惑”的境界还要高。
想起一个朋友三十岁时的一句感叹:“三十不惑,四十而立。”这种颠倒的说法显然带有自嘲、无奈和厌世的情绪。如果你在三十岁时仍然没有查拉斯图特拉那样“十年不倦”的心态和心智迎接四十岁,恐怕等到的是“四十不立”。四十不立尚不可怕,可怕的是“四十尚惑”。到了四十岁还没有活明白,不知道自己人生的价值何在,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人生非常可悲。
三十而不惑。笑一切悲剧,笑一切无聊。
2010年3月5日于西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