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打造“哈医大记忆”的品牌文化,传唱“博学载医”的内涵,特以拍摄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基础学院老科学家的青春奋斗史、人生经历、感悟及对年青学子的寄语,以便为哈医大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影音资料。本人有幸入选,并于2024年1月最终杀青,完成了录制。
按照主持人金东英老师的采访提纲,对12个问题逐一作答,以期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留下一段终生难忘的回忆。
1.徐老师您好!您是哈医大十六期毕业生。除了大学,您的小学和初中也是在哈医大附小和附中读的。可以说,您在哈医大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可以跟我们谈谈你在哈医大的成长经历吗?(本人的回答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66856.html)
2.大学毕业,您们那届学生分配的时候,哈、齐、牡、佳四个大城市一个都没留。您在基层工作了九年,后来是什么样机缘,让您有机会重回哈医大?(本人的回答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1467104.html)
3.留校任教后,您觉得先前9年的基层临床经历,对后来教学工作有什么影响?(本人的回答见: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1467356)
《哈医大记忆》—徐长庆教授访谈(4)
医学史教研室 金东英 (2023.11)
4.徐老师,您曾14次被评为哈医大优秀教师,您负责的《病理生理学》课程也被评为哈医大的精品课程。在您众多的荣誉证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最耀眼的证书还有奖章,就是您2014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这个奖项的含金量极高,非常难获得。您能跟我们说说,您获得的这个奖项吗?
我在病生教研室开始做过几年教学秘书,后来做了9年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是王孝铭教授,他同时是哈医大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老师工作很忙,对我非常信任,甚至把他个人私章也交给了我。需要时,我盖章就好使。所以,在基础学院,我有实权的副主任。由于我能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我自己首先做到,在老师中威信比较高。经民主投票选举,我连续当了14年哈医大优秀教师。1997年12月,我接班做了教研室主任。从此以后,退出了哈医大优秀教师的推选。
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开始了从基层的推荐过程。当时我已经不是教研室主任,而是哈医大心脏病生研究室主任(延聘)。教研室副主任张力教授对我说:“徐老师,咱们教研室的人你老人家东西多,你报吧”。当年基础学院共有4位候选人,经过材料审核,现场汇报,学院领导和全体教研室主任投票,本人脱颖而出。学校又选了一遍,我成为哈医大唯一的候选人,并在省里和全国继续获得推荐,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全国优秀教师90%以上都是中小学老师,大学老师凤毛麟角。我业已退休,还能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为本人的教学生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看见教育部颁发的金光闪闪的奖章,心里十分高兴。
全国优秀教师是一个综合性奖项。之前,我曾获得过黑龙江教委先进教育工作者和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的称号,做过两届黑龙江省病理生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主编过5本全国性的教材,获省部级科研奖14项。
我们曾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和“基础-临床教学一条龙”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在全国首先开展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改革,建立可供科研和教学共同使用的专业化实验室。王孝铭教授把“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入了病理生理学规划教材,我也把有关实验引入实验教材。我们教研室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和资料保存。我主持编撰了3本哈医大病生教研室发展史的资料汇集《哈医大病生四十年》、《王孝铭教授从教50年》和《哈医大病理生理教研室建科50周年纪念文集》。
我十分感谢学校各级领导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我的同事和学生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荣誉属于他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