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guo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guozhang

博文

为恶得福,善者有殃

已有 3247 次阅读 2022-2-11 02:23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再读《荀子》,在其中《尧问》篇中又看到这八个字“为恶得福,善者有殃”。仔细观察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某一瞬间你可能会觉得这八个字简直就是人间真理。

先举一个为恶得福的典型例子。冈村宁次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官,“三光”政策的推行者。按说这样的人应该和东条英机一样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得到他应有的惩罚。但事实是,冈村宁次被无罪释放。他回到日本后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还被台湾蒋介石聘为“革命实践研究院”的高级顾问。冈村宁次晚年也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写完回忆录后突发心脏病死去,时年八十二岁。他为啥没有被雷劈呢?

再举一个善者有殃的例子。北宋时有一个善良的人,自幼父母双亡,双腿残疾,穷困潦倒,爬行乞讨为生。尽管命运不好,他还经常做慈善。为了给乡亲们修一座桥,他在乞讨的同时还不忘捡石头。捡了好几年的石头堆成了山,终于可以修一座桥了。在建桥凿石头时,他被碎石子崩瞎了双眼。但他没有怨天尤人,继续把桥修好。桥建好后,有一天下暴雨,他经过他修的桥时,被闪电击中,尸体被洪水冲走。包拯经过此地,听闻此事,这个内心强悍的男人崩溃了,悲愤地写下六个字“宁为恶,勿为善”。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世界怎么了?

这么看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其实,善有善报,善有恶报,恶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四种情形都是普遍存在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对万物是不辨善恶一视同仁的。就像瘟疫传染,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坏人被感染的几率大,好人被感染的几率小。因此,善恶和福祸之间的逻辑不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如何回避“有殃”,顺利“得福”呢?这要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法则搬出来,这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找不出反例。适者之“适”是什么?是适合,是适应,是相对所处环境的舒服状态。生存法则是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也不是善者生存。如果是强者生存就不会有恐龙灭绝;如果是善者生存,就不会有善者有殃。谁适应环境,谁就得福,就这么简单。

与“适者生存”相提并论的还有四个字,叫“优胜劣汰”。那“优者生存”对不对呢?不对。这里的“优”要看是什么意义下的“优”,什么价值观下的“优”,什么规则下的“优”。因而,优胜劣汰中的“优者”还是适者。优者不适,依然会发生逆淘汰——劣胜优汰。这就是现实,和“善者有殃”是一个道理。

善良的人在诱惑中自律,在失落中自愈。善良是一种高贵,善良是一种信仰,善良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抛弃。无论何种社会环境下,善良都是一种应该坚守的价值观。

《论语》中有一句话:“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一个有节操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按价值观行事,他们不刻意去适应环境。环境适合就入世做事,环境恶劣就出世隐逸。这方面陶渊明做得很成功,我非常欣赏。像屈原那样,不适应环境,还要硬抗,难怪“有殃”。屈原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优者,但他们不是当时社会环境中的适者。按照特定环境下的规则(或者明规则,或者潜规则),选择“次优”(甚至最劣),淘汰“最优”才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常态现象。

所谓“成功”都是相对意义下的某种价值观的知行合一。一个人是否成功,是看他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价值观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或许,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得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2154-1324812.html

上一篇:大学科研管理不能舍本逐末
下一篇:读书本身就是目的
收藏 IP: 222.90.114.*| 热度|

4 尤明庆 杨正瓴 王桂颖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