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呦呦获诺奖:俗人还得干俗人的活
冯兆东
2015-10-08
1.俗人还得干俗人的活吧?
屠呦呦的贡献是“应用型”的,而且这一成果的重要性是被实践和时间证明了的。正如袁隆平的贡献是“应用型”的一样,而且他的成果也是被实践和时间证明了的。他们(屠呦呦、袁隆平)这样的人无需再用SCI和IF等去衡量了,他们超俗了,他们比那些用SCI赢得“信誉”的人更高明和更值得尊敬。
但是,这绝不是说:大家都不去写文章,不去写SCI了,只等着“被实践和时间证明了”。“俗人们”还得继续干“俗人们”的活。况且,诺奖的历史证明,诺奖的成果都是那些“用智商、勤奋、机遇、发表”换来的。也就是说,统计地讲来,自然科学的诺奖历史并不能证明:发表与诺奖或其它科学成就没关系(发表的目的是让众多的同行参与,以便螺旋式地将科学向前推进)。
诺贝尔这个天才的发明家并没有接受过一流的教育。但是诺奖的自然科学奖还是多被接受过一流教育的人拿走了。不能因为有了一个“三无”的诺奖获得者,您就说:看来以后的诺奖和科学只能靠“三无”人员啦。这是简单的逻辑问题。
2.“举国力”的时代再来?
很高兴屠教授得诺奖了。但是,目前我们的欣喜只是体育性质的,就像赢了球一样。接下来的任务便是:(1)能否找到“可持续赢球”的方式?(2)能否找到“可持续赢球的方式”和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相协调的社会安排模式?显然,我们不能像60年代和70年代那样,为了某一件事而“举国力”去争取,例如,为了“赢球”而“举国力”是常见的事。难道除了“举国力赢球”外,其他方面不需要举国力吗?其他的没有被举国力的方面或许比“举国力赢球”更为重要呢。
现在的我们得认真总结屠呦呦教授成功的经验,而且还得继续学习(虚心地学习)西方近代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鼓励科学家坐穿冷板凳的科技体制,以便“获诺奖”等合理的科学事件将成为中国的常态。只有到了“获诺奖”等合理的科学事件成为“常态"的那一天,我们才敢夸口:我们有底气立于不败之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